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關於讀書的一點記述——讀歷史類書籍所感

2024-01-26文化

前幾日寫了一篇關於自己近些年讀書的記述,今天在此基礎上,再向大家分享一篇,主要寫我近幾年讀歷史類書籍的一點淺顯的感悟,和大家交流學習,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我上學的時候,幾乎沒有正經學過歷史,導致我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對歷史感興趣,可謂後知後覺。小學上的是村小,歷史讀物是學校發的【人與社會】,裏面內容有人類從猿到人的演化,鉆木取火等,因為不用考試,老師也不怎麽重視,於是沒怎麽開過課。

初中歷史有課本,同樣不考試,所以整個初中三年,歷史課幾乎也沒上過,歷史老師一度是空缺的,我記憶中數學老師代理過幾節歷史課,再後來我們鎮子上某位公職人員的妻子,師範畢業,號稱是學音樂的,來校任教,給我們上過幾節歷史課,那位女老師上課用蚊子一般的語調照著課本念書,估計自己也很難受。

高一學歷史,只是為了會考,所以對於我們這些註定要學理科的人來說,歷史課也就不那麽重要了,老師上課的壓力也不大,課堂氛圍極其融洽,你好我好大家好,會考結束後就和歷史說拜拜了。一直到工作以後,我才發現自己對歷史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回想上學的時候幾乎沒學過歷史,簡直是細思極恐。有個細節,或許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命運的細節,就是高二分文理科的時候,我有點想學文科,那時候因為厭學,原本引以為傲的理科已經日漸力不從心了,但是哥哥覺得文科參加高考不好擇校,不好選專業,將來不好就業,所以我就很輕易地被說服,選擇了理科。所以,人太順從、太聽話往往並不是好事,因此,我在和兒子的交流中,不會刻意地讓他聽我的話,為什麽非要聽我的話呢?我的話很可能是錯誤的,沒有人能完全正確,這是一個很樸素的道理。毛姆曾說過:「人類之所以進步,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話接前文,從我的經驗,我的「歷史」中,可以引申出一點,長江後浪推前浪,不要再擔心00後如何不守規矩,如何不結婚生子,如何「躺平」。每一代人都需要重新奮鬥,這是必然的,只是奮鬥的方式不同而已,奮鬥不一定是起早貪黑、二牛擡杠,不一定是996、007。00後已經步入職場,將來必定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我們要做的就是放下偏見,向00後學習,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他們的技能。前幾年看到一個說法,說90後是中國歷史上心理最健全的一代人,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00後應該比90後更加的心理健全,我接觸的00後就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很多事物的看法很是通透,相比之下,我們80後很多都是在懵懵懂懂中上學、進入職場、進入婚姻,一路摸著石頭過河,現如今還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還不是家裏的頂梁柱嗎?所以,從歷史中,我學到了一點,除了學習前人的經驗,除了「向上社交」,也要「向下社交」,多向年輕人學習,比如對於AI等先進技術的套用,00後將來一定用得更好。

「讀史使人明智」。我不確定讀歷史是否讓我明了智,即便只是出於愛好,能堅持讀下去,享受讀歷史這件事情,就足夠了。借用黑格爾的名言「人類從歷史上得到的唯一經驗,就是人類從未從歷史上得到任何經驗」。可不就是這樣嗎?太陽底下無新事,前人走過的路,我們一直在走,前人踩過的坑,我們一直在踩,前人犯過的錯,我們一直在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