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月
還記得小時候,每每走進書店,撫摸一本本帶著油墨香的新書時,內心難以抑制的喜悅嗎?
在互聯網愈加普及的今天,人們有了更多的閱讀方式,那種令人喜出望外、觸及靈魂的閱讀反而離我們越來越遠。
在這個時代,無論於現實空間或是賽博空間中,「開啟一本書」已然有了更厚重的意涵:我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被書寫的知識,是對閱讀儀式感的執著,更是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是的,幸好還有閱讀。不管什麽時代總要有人讀書,不乏讀者詢問我們的出版計劃,小北也想為熱情的讀者帶來一些與眾不同。
這一次的北大社9-10月新書,相信每一本書都不負期待。
歷 史
什麽是情感史
一本簡明、易懂的當代情感史指南
[美]芭芭拉·H.羅森宛恩
[意]瑞卡多·克莉絲蒂亞尼 著
孫一萍 譯
盡管歷史學家很早就開始探討歷史人物的感受,但直到最近二十年,他們才找到系統化處理這一話題的方式,即情感史的研究。情感史已然成為當代史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它顛覆了許多傳統的史學觀念,也帶來更多反思。
本書是由兩位情感史研究先驅合著的簡明導論。全書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情感史的緣起、理論、方法、意義,並穿插了諸多生動有趣的案例。不僅說明了情感史的基本研究物件和流派,還討論了情感史與神經醫學、心理學、文學、藝術等學科的廣泛交叉和套用。任何對情感的歷史感興趣的人,都將發現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引人入勝的入門指南。
深入闡釋中國古代都城禮制文明
展現中華文明發展演變的獨特軌跡
高崇文 著
中國古代城市文明是一種禮制性的城市文明,它既是物象的行政規劃形式,又是政治和意識的體現,構成了中國古代城市禮制文明的顯著特色。從史前時代到東漢,都城逐漸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儀中心,都城的禮制建築不僅體現了當時的建築水平胡規劃形式,更重要的是蘊含著豐富的禮制思想,是禮儀制度、政治制度、等級觀念、意識形態等多方面的反映。
本書運用考古型別學、聚落考古等方法,結合甲骨文、金文、古代文獻及考古發掘資料,對中國古代早期禮制遺存進行系統梳理,研究聚落的形成、聚落的社會形態,都市的形成、都市的社會形態,由聚落到都市的演變,並闡述從新石器時代晚期氏族部落聯盟性質神權國家的出現,到夏商周三代強勢宗族性質禮制國家的形成,再到秦漢時期統一集權帝國確立的全過程,深入探討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深遠影響,揭示了中華文明發展演變的獨特軌跡。
萬古斯文
萬古流淌的中華歷史文化長河
馮天瑜 何曉明 周積明 著
中國文化是世界四大原生文化之一,也只有中國文化如滔滔「江河萬古長流,綿延至今」。本書從地理環境、經濟土壤、社會結構、自身特質、國際條件等諸多方面,將中國文化的輝煌一一寫來,讓現代人了解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增添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是一本大家名家撰寫中國文化歷史長河的優秀之作,今天的讀者可以跟隨本書,走進中華文明的燦爛之時。它既是一本中華文化的悠悠歷史,也是中國文化的精要常識。
藝 術
披圖可鑒
——傳統繪畫中的影像敘事
影像之中回顧歷史,丹青筆下見證中國
朱萬章 著
本書聚焦於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故實畫這一領域,探討分析對經典故實題材內容的描繪方式是如何在歷代繪畫中得以形成演變的。在書中,作者圍繞伯夷叔齊采薇、伏生授經、謝安東山故事、蕭翼賺蘭亭、盧仝烹茶、郭子儀、東坡笠屐、鹿八個在歷代繪畫中頻繁出現的經典故實,探討各個故實的描繪手法演變以及在社會中的認知觀念。本書將使用國家博物館和北京畫院的高畫質藏圖進行描述。
戲劇理論的起源
戲劇與哲學相結合的新實踐方式
[美]馬丁·普科納 著
張飛龍 譯
馬丁·普科納在【戲劇理論的起源】一書中,探討了戲劇與哲學之間的密切聯系。旨在建立戲劇與哲學之間的新關系,挑戰傳統觀點,並提出戲劇與哲學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論點。
第一章是柏拉圖對話的詩學。第二章是蘇格拉底戲劇簡史。第三章是現代蘇格拉底戲劇。第四章是戲劇哲學。第五章是新柏拉圖主義戲劇部份。結語部份是戲劇柏拉圖主義,強調戲劇與哲學結合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戲劇柏拉圖主義的概念,這是一種新的哲學和戲劇實踐方式,旨在透過戲劇來探索和表達更深層次的哲學真理。
「天堂」如何降臨「人間」
「人間」如何祈望「天堂」
[英]T.J. 克拉克 著
吳晶瑩 譯
「人間天堂」的觀念始終縈繞於人類的想象之中。本書中,T. J.克拉克憑借對繪畫細節的敏銳洞察和令人敬畏的文化涵養,透過追溯喬托、勃魯蓋爾、普桑、委羅內塞和畢加索的重要作品,探究繪畫如何以其自身的語言特性,來展現「人間天堂」在不同時空的流轉。
作為新藝術史領域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克拉克並未放棄對藝術本體的重視,並嘗試將影像與文本、當下與過往、現實與理想,彼此融匯於一種散文式書寫,靈巧別致,傾向鮮明,所論議題已然遠遠超越於上帝的國度。可以說,這是一次對「天堂」如何降臨「人間」的觀照,也是一次對「人間」如何祈望「天堂」的詠嘆。
文 學
詩歌與歷史的互讀
歷史與小說的互滲
歷史與文化的互融
張月 著
海外漢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份。目前學界對漢學史、海外漢學家以及古代文學作家的海外接受等方面進行了豐富的研究。與當下關註點不同,本書聚焦於一種特定的文學現象,即古代文學中的文史互動,包括詩歌與歷史的互讀、歷史與小說的互滲、歷史與文化的互融等專題,涉及文史領域的重要體裁如詠史詩,經典作品如【三國演義】,重大事件如荊軻刺秦,並收錄了與柯馬丁、錢南秀、艾朗諾三位教授的對談。本書在搜集英語世界的大量研究成果(大部份是新世紀以來、尚未被譯成中文的論著)的基礎上,結合海外漢學的發展,闡述漢學家對中國古代文史互動的最新研究方法和視角,拋磚引玉,以期促進古代文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和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傳播。
戴錦華教授代表作
【浮出歷史地表】姐妹篇
解讀80年代女性文學與女性文化
戴錦華 著
【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的續篇,分析了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有代表性的女作家與作品(論及張潔、宗璞、諶容、張抗抗、王安憶、鐵凝、劉索拉、殘雪、池莉等十余位作家),在微觀的文本細讀和宏觀的語境分析之間尋求平衡,突出這一時期世界語境內的中國經驗和女性生命經驗的獨特表達,呈現了女性寫作的「花木蘭式境遇」——化妝為超越性別的「人」而寫作的追求,在撞擊男性文化與寫作規範的同時,難免與女性成為文化、話語主體的機遇失之交臂——以及多位女作家尋求超越這一境遇的嘗試。本次精裝版修訂全書文獻,增加了少量註釋。
哲 學
文明互鑒
—— 古代中西印哲學比較研究
介紹中西印傳統哲學的小型百科全書
姚衛群 著
本書是對古代西方(希臘等歐洲)哲學、印度哲學、中國哲學的比較研究,對古代中西印哲學史上一系列基礎性的思想概念和理論範疇,進行了梳理和對比分析。作者透過剖析古代印度、中國、西方哲學思想中最基本且具代表性的思想觀念和理論範疇,全面展示了三大哲學傳統在各個哲學領域的豐富內容,並由此分析了三大傳統在同一哲學主題下的相同處與不同點。全書語言精煉,史料豐富,可以看作是一部介紹中西印傳統哲學的小型百科全書,對於全面了解三大哲學傳統的基本觀念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社 科
西方傳播學名著導讀
傳播學包羅永珍的知識地圖
胡翼青 主編
傳播在個人與社會之間扮演著聯結者的角色,不了解傳播,就無法理解人與社會。傳播理論的體系龐大而駁雜,不僅歷史起點晦暗,而且邊界含混不清。與其掛一漏萬地概括傳播研究的歷史與結構,還不如在名家名著的星叢中感受和體驗傳播理論的脈絡。本書遴選了西方傳播研究領域的35部經典著作,涵蓋美國實證主義傳播學、法蘭克福學派傳播研究、傳播政治經濟學、英美文化研究等重要理論流派,透過導讀的方式讓讀者全面感受傳播理論開放的知識圖譜。
馬克思國家治理思想
與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
助力當前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實踐
劉軍 著
本書運用歷史分期法,梳理、概括和全面闡發了馬克思早、中、晚期著作中的國家理論和國家治理思想,進而系統闡釋了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架構和重要內容,尤其是馬克思國家理論及其國家治理思想在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機制。
馬克思國家理論如何超越時空局限,以什麽樣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機制指導當代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這是本書重點突破的問題。本書從馬克思國家理論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結合當代中國國家治理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分析如何積極推進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教 育
數位經濟原理與案例
從理論到實踐,全面解鎖數位經濟
姚國章 著
本書透過對數位經濟發展原理的梳理和典型案例的剖析,為全面把握數位經濟發展要義提供針對性的學習參考。全書共包含十一章,分別是緒論、數位技術解析、大數據與數位經濟、數位資產、數位化治理、平台經濟、智慧制造、服務業數位經濟、文化數位經濟、典型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數位經濟綜合案例。每一章都包含深入淺出的理論分析和系統全面的案例解析。
本書適合用作各類高等院校數位經濟類相關課程的專業教材,也可以用作相關人員的培訓教材, 對從事數位經濟技術研發的專業人士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當代知識論導論
國內最系統的知識論導論
徐向東 著
人類自古以來就致力於探索自我及所處的世界,因此知識論(或認識論)自然成為了哲學領域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在哲學史上,幾乎所有重要的哲學家都把認識論問題看作自己的核心關註之一,而在當代分析哲學中,知識論更是占據了核心地位,成為所有學習和研究哲學的學生的必修課目。概言之,知識論所要研究的是人類認知的各個評價性維度及其形而上學基礎,以及我們用來賦予認知狀態的語言。在這個意義上,知識論一方面與形而上學、心靈哲學、語言哲學等核心的哲學領域具有內在聯系,另一方面也與認知科學和人工智慧等新興學科相聯系,並且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後者的基礎。本書旨在從分析哲學的角度全面介紹知識論中的主要論題和核心爭論,包括但不限於:知識的本質和來源、知識的價值、知識與信念、知識與辯護、認知規範性、自然主義與懷疑論、先驗知識以及當代知識論所關註的一些特殊論題。
本書具有三大特點:第一,在國內的同類出版物中,它所涵蓋的論題最為廣泛和全面;第二,本書不僅介紹知識論中的核心論題,更旨在為知識論的研究提供一個必要的基礎,因此,可作為哲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低年級研究生的教材來使用;第三,知識論所關註的問題及其邏輯發展取決於深入細致的哲學分析和論證,本書盡量避免未經分析論證的概括和總結,並力圖使各個章節之間具有一定的邏輯聯系。此外,在結構設計上,本書可與國際上重要的知識論文集配套使用。
北大公開課:
北大才齋講堂精選 · 經濟與管理
對話北大名師 洞察經濟脈動
王博 主編
北大才齋講堂是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持開設的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學科素養課程,邀請校內著名專家學者授課,他們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經驗,分別從學科架構、學術素養、學科前瞻和學科套用研究等方面,解讀學科奧妙,分享研究心得。本書根據才齋講堂系列學術演講的內容整理修訂而成,主講人分別是:黃益平、海聞、張國有、孫祁祥、蔡洪濱、張誌學、林毅夫、姚洋、劉偉。本書內容涵蓋數位技術如何改變金融、中國經濟未來二十年、戰略家的戰略思維:未來及對未來的管理、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風險探源、經濟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企業執行的環境與戰略、從西潮到東風、如何看待中國的公平問題、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克服等主題。
分享北京大學優秀教師
教學智慧和實踐經驗的視窗
王博 主編
教學是大學的中心工作,是完成立德樹人核心使命的根基,高品質的大學教學始終依賴於為「卓越的教與學」不竭探索的教師群體。
百年培嘉木,無言下成蹊。他們,是北京大學歷屆教學成就獎和教學卓越獎獲得者,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們發現,這些既為「經師」亦為「人師」的「大先生」們,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法都充滿呼應與共鳴。
本書對這些卓越的教學智慧進行了立體式、全方位的生動展現,希望在這些「大先生」的經驗之上生成能夠源源不斷湧現育人楷模的教師成長生態,讓「好老師」成為更多學生的一生幸遇。本書不僅有極強的實踐指導作用,也為理論研究工作提供了生動鮮活的素材。
中國人文大義
中國人文研究與普及的奠基之作
馮天瑜 著
「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是文化的核心,何為中國文化,繞不過何為中國人文。本書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依托數十年的研究成果,飽含反思與哲思,講述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核心中國人文的傳奇,以圖文溯源歷史、尋脈人文。本書聚焦中國人文傳統及特質,中國人文數千年,經歷了聞所未聞的互鑒與融合,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軸心。從人文傳統到當今日常,從中國精神到西方人文,在這本小書的敘述中,人文精神與物質文明並駕齊驅,中國人文的特質漸為清晰。本書短小的篇幅,卻打通中西、溝通古今,可謂中國人文研究與普及的奠基之作。
法 律
企業合規的本土路徑
針對企業合規問題的可操作性方案
李奮飛 著
企業合規大規模嵌入中國的法治體系,是從刑事司法領域開始的。其以檢察機關推動的企業合規改革為主要依托,以不起訴等從寬追究刑事責任的方法激勵和督促企業開展合規整改,去除經營和管理中的違法犯罪基因,從而達到使企業依法依規經營的效果。為解決合規監管難題,檢察機關還探索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合規監管模式。作為「協商性司法」的升級和延伸,企業合規改革的推行,意味著中國在確立針對自然人的「診療性司法」之後,又接納了一種針對組織體的「診療性司法」,並將對刑事訴訟理論和刑事訴訟立法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書在具體展開企業合規改革的適用條件、制度模式、疑難爭議問題的基礎上,對辯護人如何在合規案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在遵循訴訟規律的基礎上擴充套件刑事訴訟全流程的合規實踐等熱點問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分享新書中你最感興趣的那本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其中圖書一本
-End-
願每本新書都不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