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白馬寺(二)主要建築文物 古佛 元代夾纻造像金 宋 元 明 清建築文物

2024-04-16文化

白馬寺白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釋迦牟尼佛舍利、中華古佛、元代夾纻幹漆造像等。

現今的白馬寺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白馬寺現存建築以明代重修後建築形制為主體,寺院南北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 主要有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及清涼台上的毗盧閣等 ;在其兩側, 還有鐘鼓樓、二僧墓、門頭堂、雲水堂、客堂、祖堂、禪堂、齋堂等。

山門

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公尺處,有一座齊雲塔,又名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中國第一古塔,建立於東漢,金代重修。

齊雲塔

白馬寺山門外的二匹石馬是宋代遺物。

石馬

(一)山門

建於明代,大門匾額即為當時鑲嵌。山門為磚石混建拱券三門洞,頂皆作單檐歇山式, 覆之灰色筒瓦。寺院的山門俗稱大門,佛家又稱其為三門,意為「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願門。白馬寺山門的三個門洞, 象征著「三解脫門。

山門

在山門的東側,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於元至順四年(1333年)手書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

(二)鐘鼓樓

山門東西兩側分設鐘樓和鼓樓。東樓懸鐘,西樓架鼓。晨鐘暮鼓乃寺院號令,提醒僧眾精進修行的同時,也播撒著吉祥和如意。

鼓樓

鐘樓

鐘樓

山門東側鐘樓初建於元代,明代重修。現今的鐘樓建於1991年,為方形歇山頂雙重檐兩層樓閣式建築。鐘樓原有的大鐘是由明代黃錦(他曾出資建了東關大石橋)等鑄於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高1.65公尺,重2500斤。據史載: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杵擊,鐘聲四野傳響,遠聞數裏,經久不息。更妙的是,此鐘可與遠在25裏外的洛陽城鐘樓上的大鐘形成共鳴,使得"洛陽兩古鐘,東西相和鳴"。故"馬寺鐘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白馬寺每年一度的「馬寺鐘聲」活動,是人類祈福、辭舊迎新的特殊象征。

(三)二僧墓

白馬寺山門內大院東西兩側各有一墓,就是著名的「二僧墓」。這兩座墓葬的主人都是來漢講法的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高僧相繼圓寂於白馬寺。立有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墓碑。「騰蘭墓」也是白馬寺六景之一。

(四)天王殿

依中軸線前行,天王殿是寺內的第一重大殿。天王殿殿內正中置木雕佛龕,貼金雕龍,富麗堂皇。龕頂和四周共雕有五十多條不同姿態的龍,雕工精細,活靈活現,為清代的上乘木雕藝術品。佛龕內供奉彌勒佛,像高約1公尺,面帶笑容,赤腳打坐,是一尊明代的"夾纻幹漆"造像。殿內兩側,分塑四大天王造像,是一組清代的泥塑造像。

(五)大佛殿

第二重殿大佛殿系明代重建。殿內正中須彌座上供奉塑像七尊,正中主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與左脅侍文殊菩薩、右脅侍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尊",為明代泥塑造大佛。大佛殿內面北而坐的為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又稱"南海觀音"。觀音左腿盤在蓮花座上,右腿下垂在蓮蓬上,背對大佛,故稱"倒坐觀音"。"問觀音何以倒坐,嘆世人不肯回頭"。

清涼台

接引殿

觀音殿

大佛殿

天王殿

(六)大雄殿

第三重殿大雄殿,元代重建,明清時重修。 殿內三尊主佛:中間是釋迦佛,左邊藥師佛,右邊阿彌陀佛。 該殿的三尊主佛、二位天將、十八羅漢,皆為元代「夾苧幹漆」造像作品,這是稀有罕見的一組傳世文物瑰寶。夾苧幹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裹裱,然後揭出泥胎,制成塑像。夾苧幹漆造像,歷史悠久,盛於隋唐,宋後則漸漸失傳,存世造像極為罕見。大殿後是接引殿,再往後就是白馬寺內最後的佛殿毗盧閣。

(七)接引殿

接引殿內供奉三尊立像。正中主尊阿彌陀佛,為"無量光""無量壽",像高約3.5公尺。他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眾生狀,左手指向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左右側分別為其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這裏的一佛二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均為清代泥塑造像。

(八)清涼台上的毗盧閣

毗盧閣初建於唐朝,在清涼台上。清涼台由青磚砌成,相傳原為漢明帝劉莊幼時避暑和讀書的處所,後來改為天竺高僧下榻和譯經之處。

毗盧閣後壁鑲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經】。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由攝摩騰、竺法蘭轉譯。

從最後一重殿可進入西側的泰國佛殿苑、緬甸佛塔苑、印度佛殿苑。

白馬寺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其殿閣宏偉、莊嚴,佛像生動傳神,你若來洛陽,值得專程來此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