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起於刀筆】:漢代刀筆吏如何影響中國藝術發展的走向?

2024-03-15文化

漢代的掾史,是行政機構中屬吏的統稱,大都充當秘書、助手與參謀的角色,以公文撰寫謄抄、輔助長吏行政、溝通官民聯系等為職守。 他們隨身攜帶筆和刀,以筆寫字,以刀削改,因此也被稱為「刀筆吏」。 作為漢代官吏和知識分子中規模最大的群體,兩漢掾史的藝術創作,代表著漢代藝術的普遍狀態和水平,恰是中古時期藝術發展最重要也最易被忽略的主體。

冠上插筆,腰間佩刀——漢代刀筆吏形象

2024年1月,江蘇師範大學周珩幫副教授的【起於刀筆:漢代掾史藝術創作】出版,清華大學言恭達教授在序言中說道:「書刀和毛筆是簡牘時代知識分子的工具,也是知識生產、人文創造的象征。在此意義上, ‘起於刀筆’意味著對早期藝術創作文化原境、人文意義的揭示,也暗含對歷史上有名或無名藝術家的尊重,更是立足中國古代藝術史的視野,對諸門類藝術並生關系的表達,對兩漢掾史四百多年間無聲、持續而厚重的精神勞動及其歷史貢獻的肯定。

以下為序言全文。

得益於考古新發現,中國藝術史,尤其是早期藝術史的很多篇章,正在變得豐厚。近幾十年來,有關這些新發現的文化型別、作品斷代、形式風格、材料技術、藝術群體等的研究,已經取得不少成果,然而,要將它轉化為一部完整的、可以與魏晉六朝緊密銜接的「中國早期藝術史」,依然任重道遠。這不僅是因為新的材料與問題持續湧現,出土材料、傳世文獻與已有成果間的往復求證仍需深入,而且因為,現有藝術史學科體系,還面臨兩個挑戰:其一,已經嚴重西化的學術思維和學科話語,不斷加劇對材料、問題和現象的學科肢解,即便以「跨學科」加持,其實質,仍然是現代學科的分化路徑,既不能融通以達歷史真相,也難逃西方中心主義視角的作祟。其二,禮樂制度是中國早期藝術發生發展的內核,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底色,與之相關的王官百工、創作行為、造物觀念、藝術思想等,往往溢位自「美的藝術」發展而來的學科概念與範疇, 當我們面對巨量「無名氏」的實用性「作品」,以型別、分期、分區來敘述時,往往會遺失其內核,淡化作品背後「人」的行為模式及其異同,導致作品意義闡釋趨於表層化或扁平化。

上述兩大挑戰,都指向中國藝術史體系的歷史溯源與現代建構問題。其關鍵,是基於禮樂文化原境,整體而動態地考察中國早期藝術的各類現象,尋繹其源流與內理,進而觀照魏晉及其後的藝術發展,從物件及其文化原境出發,實作理論的建構,而不是從既有理論出發的按圖索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古人治學用力較多的文獻校理、職官考述、史地考辨、編年、目錄等,既是治學者必資參用的方法,也是早期藝術史研究得以暢行的一個個橋基。

與魏晉及以後相比,先秦、兩漢的文學藝術具有濃厚的王官制度色彩。傅斯年先生就曾說,中國文學發端於官,佐助政治的官文,一度為名篇之大端,以至魏晉六朝仍有綿延,而官文的作者,正是與王官密切的「史掾」 (包括先秦史臣,秦漢、魏晉的掾史)。史掾、清客、退隱、江湖客,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四類職業或角色,四者各具特征,又彼此出入或交錯,構成「四角形的關系」:史掾和隱士皆為士階層,區別在於官宦之進出;清客和江湖客多屬方士,區別在於有無府主 (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第45—51頁) 。 毋庸置疑,這個判斷同樣適用於中國早期藝術,不僅甲骨、金文、音樂、簡牘、碑刻、璽印等大宗材料出自四類文人,而且,各類器物、建築等,往往也由其主成或監理。所不同的是,先秦和秦漢時期的藝術家,除了四類文人,還有官屬的百工及民間的工匠,百工為各級史臣統領,民間工匠又和方士一樣可進出官府。這樣,我們可以把傅先生所說「四角」關系,引申為彼此交錯的「六角」關系,而先秦史臣和秦漢掾史,無疑是早期文學藝術最重要的一個創作群體。

目前,先秦史臣、秦代掾史的史料有限,且斷續不一,而兩漢掾史不僅史傳有載,見於出土簡牘、石刻、璽印的也日益豐富,各型別間又可互補。故將兩漢掾史作為研究物件,聚焦其藝術創作問題,就是一個合理的選擇,特別是,它能從三個方面推進中國藝術史的研究:首先,這一視角基於早期藝術的王官制度底色,透過勾勒早期文人群體(或知識階層)的藝術創作,可追溯藝術制度、觀念、形式、功能等,如何被禮樂文化形塑、層積與更新,找到先秦、秦漢、魏晉藝術傳統相沿而成的內核;其次,在文學藝術諸門類互動並生的語境中,盡可能貫通傳世文獻和出土材料,將已經打散或肢解的各門類藝術作品,與其共有的「作者」聯系起來,整體地闡述一個群體的創作素養、創作風貌及觀念取向,還原「藝術創作」的原初意義;再次,以相互交錯的「六角」關系為視野,考察掾史與中樞公卿、地方長吏、各級官工、隱逸方士、民間工匠等的社會文化關系,依據不同的創作情境,闡述其協作模式與特征,更為清晰地勾勒漢代藝術創作的層次與維度。

這樣,兩漢掾史的藝術創作,便在漢代王官與師儒、個體與群體、時代與地域等多視域下展開,這一特殊群體藝術生產的日常化、制度性和穩定性,以及內在於漢代審美意識變遷的個性自在與遊藝風氣,也便得到彰顯。借此, 我們才能理解漢代掾史實務工作背後存真求美的努力,如何托舉起漢代藝術的豐碑大碣,如何在傳承先秦禮樂文化的同時,流化為魏晉時期「返樸歸真」「澄懷觀道」的審美理念和生活理想。

入讀東南大學以前,珩幫博士便已沈浸漢晉簡牘、敦煌西域文書有年,對漢唐之間官吏戍卒、知識階層、僧侶群體的相關藝術現象有所關註,在河西走廊、天山西陲的生活和工作經歷,又加深了他的歷史體驗,促動思考視野的拓展,因此,可以敏銳地抓住上述問題,並將其呈現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他格外註意簡牘、碑刻材料的考古復原與斷代研究,用一年多的時間整理漢史、漢簡、漢刻中的掾史案例,力圖避免空泛臆說。他將漢代掾史藝術創作的情境與模式,區分為日用、主事、雅作三大類,使現象和問題的闡述落到實處,避免了隨意或無效比較,同時又能辯證分析,前後觀瞻,將其視為中國古代知識階層藝術創作的三個基本模式,不僅凸顯了漢代掾史藝術創作的歷史承啟意義,也為我們理解中國古代文人藝術創作的源流提供了新思路。

古代史籍多以「刀筆吏」蔑稱掾史,近現代研究者又多持精英意識,致使這一重要群體被長期忽視。 因此,研究漢代掾史的藝術創作,也是對早期藝術史模糊地帶的一次勘察,是從「邊緣」凝視「中心」、從「底層」求證「精英」的一個努力。 珩幫博士的研究表明,漢代藝術的發展,乃至其後藝術傳統的形塑,都與這個被忽視的大多數人有關。 書刀和毛筆是簡牘時代知識分子的工具,也是知識生產、人文創造的象征。在此意義上,「起於刀筆」意味著對早期藝術創作文化原境、人文意義的揭示,也暗含對歷史上有名或無名藝術家的尊重,更是立足中國古代藝術史的視野,對諸門類藝術並生關系的表達,對兩漢掾史四百多年間無聲、持續而厚重的精神勞動及其歷史貢獻的肯定。

承前啟後的兩漢藝術波瀾壯闊。它的歷史場景中,既有留名巨匠,也有無名掾史,還有失載頗多的工匠;既有文學、繪畫、書法、印章、雕塑和器物,還有形式多樣的樂舞和建築;既有中國藝術內在精神的包容開創,還有人倫日用的多彩篇章,以及區域、主體、門類間的互動關聯。如今,我們只能憑借部份遺存遙思追懷,實作民族藝術精神的古今交接。當然,這也正是藝術史研究的意義所在。隨著新出材料和後續研究的推進,模糊地帶亦將逐步清晰,為中國藝術史的書寫築牢橋基。珩幫博士感念在茲,勤於厚積,耕耘篤實,我堅信,他能在相關領域或論題上取得更豐厚的成果。

是為序。

壬寅立秋於抱雲堂

詳解漢代中下層官吏 如何進行藝術創作

如何影響中國藝術發展的行程

【起於刀筆:漢代掾史藝術創作】

周珩幫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6399-5

9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以任職於兩漢中樞各部、王侯屬國、各州郡縣鄉,由長吏辟用的掾史屬佐為物件,借助簡牘、碑銘、詩賦、箴頌、畫像石、畫像磚、墓室壁畫及藝術論著等,研究這一主體職司文藝、依仁遊藝的各種藝術活動和現象,從藝術創作角度考察他們與公卿長吏、儒林學士的關系,探析其創作模式、情境和特征,從而確認兩漢掾史之於中國古代藝術主體分化、藝術創造力提升、門類藝術衍生、經典作品累積、藝術風格演繹、藝術觀念承啟、藝術流派形成等諸方面的影響或意義。

作者簡介

周珩幫,1979年生,甘肅高台人,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文藝理論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中國藝術史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 錄

序(言恭達)

緒 論

第一章 漢代掾史藝術創作的制度源流

第一節 漢代掾史的職官源流

第二節 漢代職官制度中的掾史

第三節 漢代掾史與藝術傳統的沿革

第二章 文牘奏記與書法印章的日用

第一節 文書的型別、生成與體式

第二節 邊塞掾史文案勞頓的五種觀察

第三節 掾史文案取用的書體與風格

第四節 檔簽封與官私印章

第三章 贊勛述己與碑祠刊立的主事

第一節 紀頌師長功德的碑刻

第二節 掾史稱述自身的碑刻

第三節 工史協作與書刻風格

第四節 屬吏身份與影像呈現

第四章 修身問學與音樂詩文的雅作

第一節 漢代掾史藝術修養的分層

第二節 漢代掾史的音樂詩文修養

第三節 漢代掾史的藝術理論著述

第四節 才藝世家與藝術流派的形成

第五章 漢代掾史的司藝、遊藝及影響

第一節 兩漢掾史與士的關系

第二節 漢代掾史的司藝與遊藝

第三節 漢代掾史司藝與遊藝的影響

結 論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出處

內頁欣賞

【預售】【著者周珩幫先生上款+簽名鈐印】起於刀筆:漢代掾史藝術創作


(統籌:一北;編輯: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