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萬花筒】播出38年:王醫生與嬌媽都已經去世,83歲的阿昌仍健在

2024-06-12文化

一個晴朗的午後,83歲高齡的魯牛一個人坐在陽台上,望著被暖陽包圍的街道,眼中充滿了回憶和思念。作為一名資深的戲劇演員,他的一生經歷了無數的起伏。

魯牛在1941年的上海出生,恰逢抗戰時期,童年就經歷戰火洗禮。全家為躲避戰亂,遷徙至廣州定居。在這片熱土上,魯牛開始了他的事業生涯。

盡管家境貧寒,但他刻苦自律,勤懇好學,終於在話劇舞台上展現出了才華。

轉眼間,1986年的那個夏天就來臨了。魯牛,當時45歲,加入了廣東電視台一部名為【萬花筒】的電視劇的拍攝工作。劇組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大家相互關愛有加,就像一家人一般,在拍攝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魯牛在劇中所飾演的阿昌一角,是一位誠實善良、辦事認真的老板,他的正能量形象深受觀眾的喜愛。

誰也沒想到,這部原本並沒有很起眼的短劇在後來卻能紅遍全省,成為廣東觀眾心目中的經典之作。即便現在已經過去了38年,每次重溫【萬花筒】,魯牛內心總是激動萬分。

那些在劇組辛勤工作的日子,與導演、演員們密切交流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在眼前,歷歷在目。

1986年,電視劇【萬花筒】在廣東電視珠江台開始每周一集的曝光傳播,而這是四年長的拍攝過程圓滿完成而形成的。總計共有300多集的制作。

這部劇剛一露面就備受觀眾的關註和喜愛,很快就在全省掀起了熱潮。

【萬花筒】之所以獨具特色,首先在於它緊密地跟蹤廣東本土最新的熱點新聞和民生百態,生動地反映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

劇中的情節讓觀眾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仿佛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同時,它的市民化藝術語言,富有幽默感的表現手法,娓娓道來一些社會現象,起到了「針砭時弊、倡導文明」的作用。

除了【萬花筒】,廣東電視台在當年還誕生了許多優秀的節目和電視劇,如【萬紫千紅】、【蝦球傳】、【搖錢樹】、【公關小姐】、【630新聞】、【情滿珠江】、【冷暖兩心知】等,堪稱黃金時代。

這些節目塑造了無數經典人物,陪伴著幾代廣東人從童年走向成熟,為大家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特別是【萬花筒】,描繪的是街坊鄰裏之間的小事情小狗。有讓人哭笑不得的有趣情節和引人深思的社會寓意。劇中,阿昌夫婦為了5毫錢的事情狹路相逢,阿昆作為"街坊騙子"卻做了些小善事,阿輝拼命賺錢想要出人頭地......每一個形象都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正是這種接地氣的生活化表現,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共鳴和喜愛,讓【萬花筒】成為廣東經典之作。

然而,時光飛逝,38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當年的劇組陣容如今只剩下魯牛一人尚在人世,而其他7位主要演員有4人已經離世,另3人也已年事已高。

其中,孔憲珠老先生可以說是劇組的重量級戲骨。1923年出生於廣州,在拍攝【萬花筒】時已經年逾六旬。他在劇中飾演勝伯一角,是一個可愛、風趣、熱心、積極向上的老人,深受觀眾喜愛。

除了這部劇,孔老先生還在【絕響】、【情滿珠江】、【紅色警戒】等多部影視作品中留下了精彩演繹可惜的是,這位戲齡長達六七十年的資深演員於12年前與世長辭,永遠地離開了舞台。

陳碧姬女士,是在【萬花筒】中飾演嬌媽的角色,劇中她飾演的嬌媽雖然有些自私、迷信,但對自己的子女非常溺愛。陳女士將嬌媽的性格特點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

令人痛心的是,就在去年,這位來自佛山的老戲骨離開了我們,享年85歲。

蔣智文先生,不只是【萬花筒】的演員,還是整個制作團隊的要員。曾在廣東省佛山市話劇團擔任團長的他,可以說是劇組的主心骨。

然而,不幸的是,蔣老先生已於多年前離開人世,這無疑為【萬花筒】的離世陣容又添一份悲痛。

又一位離世的主要演員是吳元標先生,他在劇中飾演了王醫生一角,這個角色的性格與【七十二家房客】中的金醫生極為相似,謙遜、嚴謹、行醫投身。

吳老先生不僅在粵劇界成就卓越,在影視界和講古界也有極高的造詣,可惜於2018年與世長辭,享年80歲,錯過了【萬花筒】的完整大結局。

電視劇【萬花筒】中的角色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比如由陳祥生先生飾演的阿輝,他是一個積極向上、踏實肯幹、對生活充滿熱情的正能量青年。

阿輝雖然只是經營一家小本生意,未能大富大貴,但他堅韌不拔、敢於拼搏、善良待人的品質使他成為了那個年代年輕人的楷模。

林星雲先生飾演的阿昆在劇中展現出了相當明顯的「反面」特征。阿昆是從農村來的,常常表現得極其不踏實,吹牛撒謊是他的拿手好戲。

他還經常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與街坊鄰裏的關系也常常緊張然而,劇中的阿昆並沒有被塑造得過於負面,反而增添了一些喜劇色彩,讓人看後忍俊不禁。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關曼莉女士飾演的阿冰。對於這個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有些"殘酷"的角色,觀眾既愛又恨,愛她的精彩演技,恨她的"不要臉"行徑。

有趣的是,年輕時的關曼莉女士其實長相頗為出眾,是一位小美人,與劇中的形象判若兩人,讓人頗感意外。

據悉,關女士曾是知名歌手錢瑩的"奶奶",換句話來說就是黃俊淇的母親。不過這個說法的可信度仍待商榷。

還有一個花絮,在當年拍攝期間,阿冰的"勾搭"戲份實在太多,以至於劇組的男演員們見到關女士時,常常會開玩笑地喊"冰姐,你又要勾引我了!"整個劇組的氣氛十分歡樂融洽。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廣東地區的鄉土劇如【冷暖兩心知】、【首富人家】風靡一時,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進入新世紀後,一系列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如【外劇】、【七十二家房客】更是奠定了廣東在電視劇制作方面的高品質和高口碑。

其中,【外劇】是一部幾乎橫掃全國、久鐫經典的巨作,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與它齊名的還有兩部廣東本土劇集——【七十二家房客】和【萬花筒】。

這兩部劇在廣東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幾乎等同於【外劇】,可見其魅力非凡。

然而,【外劇】有所不同,它有完整的大結局,但【七十二家房客】和【萬花筒】這兩部劇至今尚未能拍攝完成,處於"未完待續"的狀態。這讓無數廣東觀眾感到遺憾,因為他們可能永遠無法看到心愛劇集的最終章節。

曾幾何時,觀眾們對這兩部劇能否有一個圓滿結尾抱有一線希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主創們紛紛老去,傳奇劇組的重現已漸行漸遠,只能讓人永遠地留下遺憾和惋惜了。

歲月荏苒,廣東電視台的【萬花筒】已經播出了整整38個年頭,當年那個孕育了許多經典藝術作品的藝術殿堂如今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這部制作精良、描繪普通百姓生活的優秀劇作卻永遠活在廣東觀眾的記憶之中。

【萬花筒】這本書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經典人物形象,並透過幽默詼諧的筆觸,真實地記錄了那個年代廣東人民質樸、純真的生活狀態以及獨特的地方特色。

盡管它的故事線並不圓滿完整,但在廣東這片熱土上,它已經成為了永恒的經典之作它見證了一代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這種追求是孜孜不倦的。

這部劇集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一部普通電視劇,成為了廣東人民心中一段難以磨滅的集體記憶,同時也被譽為一件難得的文化瑰寶。

在觀眾們的心中,這部劇集始終如鉆石般閃耀,其獨特的光芒一直未曾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