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銳評|28分鐘賣了25萬本,網與書還有哪些新可能

2024-05-21文化

直播中28分鐘的推薦,讓【我與地壇】賣出了25.2萬本;4條推薦視訊,40年前的老書【畫魂】被加印了5次;【百年孤寂】被做成20多集動畫連續劇,網友直呼「名著恐懼癥被治好了」…… 近段時間,借助網路傳播,經典文學作品火爆出圈的案例不在少數,值得相關行業人士深度剖析。

傳統認知裏,「刷手機」與「讀名著」水火不容。 從接連不斷的彈窗、連結,到刺激強烈的視訊、直播,將人們的專註力切割得七零八碎。以至於有人說,千余字的文章已是不能承受之長,3分鐘已是最大閱讀續航。 但話說回來,「碎片閱讀」不等於「粉碎閱讀」,網路改變的只是閱讀習慣,並非消滅了閱讀行為。 從社交媒體上就可以看到,每到登高望遠卻失語詞窮之時,多少人都會痛心疾首,暗下多讀兩本書的決心;每當元宇宙、人工智慧等概念上新之際,多少人都想趕快買一本書充電,唯恐跟不上「學習型社會」的腳步……「不是不想讀,而是不知道怎麽讀、讀什麽」,恐怕是當下很多人「讀書少」的一大原因。

網路化生存是時代發展的大勢,與其極端地將網路與閱讀對立,不如想辦法利用網路,使其成為一把鑰匙,開啟人們對於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短視訊這種新的媒介形式,參與門檻低、傳播速度快、內容表現形式豐富,冷門小眾的佳作、晦澀難懂的名著,都可以被直觀、生動地呈現在使用者面前,從而將其轉化為閱讀新人群。另一方面,文學不能孤芳自賞,在讀者的關註與討論中,才能擁有長久的生命力。今天,不乏知名作家走進直播間,與網友交流讀書心得。網路所帶來的互動性,宛如一座橋梁,拉近了作者、出版社與讀者的聯系,進一步帶動圖書銷售,讓更多人重新愛上閱讀。種種現象表明,用好社交媒體上的各種傳播工具,創新書籍的「開啟方式」,網路與閱讀可以和諧共存,甚至相互成就。

透過互聯網,作者、知識、使用者,這些點連成了線,令名著好書被更多人看見、了解和獲得。但眾所周知,網路世界的內容已經過載,很多內容以強烈的感官刺激給人即時的快樂,讓人如嗑瓜子般停不下來。這就需要演算法主動推薦一些多元化、高品質的內容,幫助使用者看見更深邃嚴肅的內容。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前名著好書透過網路「破圈」的現象,是網路讀書類內容品質提升與演算法向善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也期待這樣的演算法推薦能夠套用於更多種類的網路內容上,讓每個網民在透過「刷刷刷」收獲快樂的同時,汲取更多智慧和營養。

「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是「十四五」時期的戰略目標。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便利,持續推動演算法向善,我們就不會在網路資訊的汪洋大海中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