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沒想到,一計「杯酒釋兵權」竟成就了宋詞的輝煌

2024-06-09文化

曾幾何時,在唐詩的江湖裏,詞這種小門小派被人不屑一顧。畢竟,它起源於胡夷裏巷,只被當作取樂的一種技藝而已。

但是,音樂的魅力誰也無法阻擋,所以,總會有一些詩人,耐不住心性,偶爾填上兩首詞以盡興。

這就使得詞的生命力悄悄地蔓延生長,像小草一樣生生不息。

為什麽?夏墨在【踏月萬裏:大宋詞人的俠骨】這本書中提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突破了詩歌格律的限制,更自由地釋放了人們的創作欲。

正如王國維所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終於,中唐時期,開始有越來越多文人不再去卷唐詩,而是開始認真地填詞。詞,也終於正式成為一體,登上了大雅之堂。

不過,詞真正大放異彩的時期當然還是在宋朝。你可能想不到,這離不開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推波助瀾。

想當年,他坐上皇位之後,為了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在一次宴會上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另選了一些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史稱「杯酒釋兵權」。

從此,宋朝的國策也走上了重文輕武的道路,這讓讀書人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連窮人家的孩子,也有了透過讀書來改變自己命運的可能。

於是,宋朝出現了以往朝代所沒有的一種景象,那就是:優秀的文官紮堆兒地冒頭,在吟詠風月之時,也開始在政壇呼風喚雨。即使是武官們,也有很多在叱咤風雲的同時,也常常會以詞寄情、以詞托思。

品讀他們的詞,讓我們品讀到一種風骨,品讀出一段人生,更品讀了一個時代的波詭雲譎。

在【踏月萬裏:大宋詞人的俠骨】這本書裏,範仲淹、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蘇轍等宦海沈浮的故事固然生動有趣,但是更打動我的是在南宋風雨飄搖之時,面對大金的入侵和欺辱,幾個「殺場欲點兵」的錚錚鐵漢。

「怒發沖冠、憑欄處」的嶽飛、「鐵馬兵河入夢來」的陸遊、「孤舟燈火,今夕知何處」的張孝祥,還有「醉裏挑燈看劍」的辛棄疾。

每一段故事都是蕩氣回腸,每一個歸宿都讓人不禁淚濕衣襟。

南宋啊!那個讓人恨鐵不成鋼的朝代,興在文,敗也在文矣。畢竟,那麽多的文藝皇帝終究無法支撐起一個朝代的重量。

不知,那個想要守住皇權的趙匡胤,在泉下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