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秋,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麽?
廣東人的中秋節絕不只是「嫦娥」「蟾宮」,除了賞月、吃月餅,「粵式中秋」還有許多花樣玩法——各地都流傳著自己獨特又有趣的中秋傳說,且形成了頗具當地特色的中秋習俗,流傳至今。比如廣府的樹中秋、潮汕的燒瓦塔,還有吃糖雞、舞草龍、唱月姐歌……
如果你生在廣東,它們當是你最值得回味的童年記憶;如果你沒到過廣東,來體驗一回「粵式中秋」民俗絕對是件值得且有趣的事。
龍舞南粵
我們通常的認知,舞龍活動都是在過春節期間進行,但在廣東,中秋舞龍似乎格外常見,獨成一道風景。
◎火龍驅災
在廣州白雲區的江高鎮、均禾街、白雲湖街及周邊地區的「舞火龍」活動,據說源於元末,劉伯溫起義時,曾號召百姓以舞火龍驅趕元兵;另一傳說又認為來源於清鹹豐年間民間為驅除蝗蟲災害而點燃火龍起舞。
廣州白雲區民眾在舞火龍
如今人們是用麻繩或野藤條做「龍筋」,折榕樹枝紮成「龍身」,以榕樹葉做「龍鱗」,取榕樹根須做「龍須」,帶葉的榕樹枝作為「龍尾」,再用鐵條燒焊成龍頭、龍角的框架,用樹枝和樹葉裝飾,用手電筒做「龍眼」,用柚子或者木瓜做「龍珠」。
中秋當晚,龍身上每隔80厘米放置一盞點燃的油燈,再插滿點燃的香火,村民便開始燃放煙花、鞭炮,在祠堂前舞火龍,祝福驅災。
◎人龍祈福
湛江地區的「人龍」堪稱「東海一絕」。人龍舞將海島群眾娛龍、敬龍、祭海、尊祖、奉神等多種習俗融入其中,幾十名青壯年以人體相接,組成「長龍」,在鑼鼓震天、號角爭鳴中,動作穩健,步法流暢,隊形多變。
湛江人龍舞
據表演藝人口口相傳,人龍舞大約始於明末,被清軍大敗的明軍撤退到雷州半島和東海島,適逢中秋,地方百姓為鼓舞明軍士氣,編排了這個舞蹈,此後便流傳開來。
◎草龍求雨
在東莞市的企石、橫瀝、鳳崗等鎮,每逢中秋月圓時,當地人就會用稻草、竹、木片等紮制「草龍」,再以劍麻作龍須,手電筒作龍睛——稻草為「五谷之王」,農歷八月正好是秋收之際,此時廣東雨水相對較少,舞草龍主要是祈福求雨。
東莞民眾的草龍巡遊
草龍一般是在地塘( 或廣場 )表演或巡遊。先由村中長者行拜祭儀式,再以朱砂筆為龍點睛,入夜後,村中金鼓齊鳴,祠堂裏開始祭祖、拜龍,村民點燃線香後,插在草龍上。然後由青壯年舉起龍身舞動,瞬時火光飛舞,猶如金龍翻轉。
在舊俗中,舞龍者還故意只穿牛頭褲( 短褲 ),不穿上衣( 註:衣服一旦著火,燒傷更大 ),人們則會往舞龍者身上、腳下擲爆竹,讓舞龍者飛跑躲避,旁邊還安排有助龍舞者( 中途可與舞龍者互換休息的人 ),手拿大葵扇,為舞龍者遮擋爆竹,場面熱鬧歡騰。
火映明月
據清【南海續誌】引明末清初的【恭巖劄記】載:南漢國每當上元、中秋兩個時節,廣州人均燃燈祈禱,號曰「賽月燈」。廣東人過中秋點燈籠的習俗不僅歷史悠久,還玩出不少花樣,點燃的也不只是燈籠,還有各種香火,寓意日子「越燒越旺」。
◎ 樹中秋
頗有情趣的傳統民俗「樹中秋」大概於清代中期在廣府地區盛行起來——「樹」作「豎」,即將彩燈高豎起來的意思,廣府人也稱之為「豎中秋」。
樹中秋活動
彩燈是各家自己紮的,用竹條作架,外敷薄紙,內點蠟燭,下面再聯結一串小燈、銀鈴,又系上彩旗等,用繩系在竹竿上,高豎於屋檐、露台或樹上。入夜後,便見滿城燈火和明月爭輝。
◎燒瓦塔
清代流傳的【羊城竹枝詞】中雲:「中秋佳節近如何,餅餌家家饋送多,拜罷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可見吃香芋、田螺已成為嶺南人過中秋的習俗之一。在潮州,除了吃月餅、芋頭,還有拜月娘、燒瓦塔等習俗,起源可追溯到元代。
燒瓦塔祈福
瓦塔用廢磚瓦在曠地上砌成,大小高低不等。塔頂留孔洞,塔心裝柴草。點火後,撒松香助燃,便見火光直沖塔頂,再撒鹽,更有劈啪作響,如放鞭炮。
相傳這是當年漢人為了反抗元兵入侵,特在中秋之夜相約點燃瓦塔,共同行動,後來就演變為中秋的傳統活動之一。後人點火燒塔則有表達收獲的喜悅、祝願生活像塔中烈焰一樣紅紅火火之意。
◎舞火狗
在廣東惠州龍門藍田瑤鄉,中秋佳節有「舞火狗」的民俗。這既是舞蹈,同時又是一種特殊而神聖的儀式——藍田瑤族少女們的「成年禮」。這也是中國唯一留存的民族圖騰祭祀與少女成人禮相結合的古老民間宗教儀式。
相傳瑤族先祖是由狗哺奶長大,為了銘記狗作為「再生之母」的恩德,他們便於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夜舉行「舞火狗」活動。
瑤鄉少女舞火狗
當晚,未婚姑娘們會在手臂、腰部用山藤綁上黃姜葉,頭戴竹笠,並在上面插點燃的香火,扮演「火狗」,然後邊舞邊唱至村外小河邊,再將身上的黃姜葉、竹笠和香火統統扔到河裏,並用河水濯洗手腳、沐浴全身,以此祈福、祛邪。男青年們則在一旁燃放鞭炮。
據說,每個未婚姑娘要參加二到三次的「舞火狗」活動,方能宣示自己已成年,可以進入談婚論嫁的行列。
歌拜月姐
廣東多地都有農歷八月十五夜拜月娘的習俗。「月娘」又稱「月姐」,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指嫦娥。但據【山海經】記載,常羲又稱常儀,她生了十二個月亮,所以一年有十二個月,那麽「月娘」就有可能指的是月亮之母常羲。而在廣東韶關地區,對「月娘」的解釋卻還有一種說法——
◎唱月姐歌
韶關仁化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石塘古村流傳著不少獨具唐代宮廷韻味的「月姐歌」,在當地婦女間廣為傳唱。2009年,這些「月姐歌」已被列入廣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計畫名錄。
傳承人教小朋友唱月姐歌
「月姐歌」的傳說是這樣的:唐代宮女們為了宣泄心中的愁悶,常常用歌曲對著月亮傾訴衷腸。後來一個叫月蓮的宮女流落到民間,在仁化縣石塘村定居,便把宮中學到的一些曲調傳授給村中婦女們演唱,後來就演變成每年中秋節大家邊賞月邊演唱「月姐歌」的習俗。
「月姐歌」在婆媳、妯娌、母女、姐妹間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千年,以其獨特的方言、演唱形式、內容和獨有的唐朝宮廷韻味,成為客家民歌中一枝獨秀。演唱並無伴奏,多以合唱為主。演唱的同時還伴有遊戲環節。
☆ 記者手記 ☆
中國人的浪漫
與中秋相關的關鍵詞有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是「月亮」。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人們將月亮作為神明來崇拜。【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即指天子在春分祭日、秋分之夜祭月。這一儀式雖然屬於一種「官方行為」,只有象征皇權的天子才能參加,但在社會開放、經濟繁盛的唐代卻已在民間產生巨大影響。賞月這一風雅之舉在文人中盛行,後發展為中秋拜月的民俗,中秋節隨之而來。
古人望月,產生諸多聯想,遂編造出諸多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代代相傳,版本多樣,但無一不體現出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些神話故事豐富了中秋的內涵,也為中秋傳承至今創造了條件。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於2006年已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百年來,中秋節歷經層層演變,也被不同地域的人們在實用主義原則下,賦予了不同的象征意義,並行展出各具特色的儀式、習俗去紀念它。在南粵大地,當然不止這次列舉出來的這幾項中秋民俗,廣東人的中秋節俗豐富多樣,代表的都是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
時至今日,雖然在科學層面早已證明月球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但中國人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創造新的「神話」載入史冊——中國的月球探測器命名為「嫦娥」,中國首輛月球車名叫「玉兔」……
當月亮不再神秘,我們依然選擇去熱烈地唱頌它、祝福它,這便是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原文載於【羊城晚報】2024年09月17日A04版
文|記者 周欣怡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