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吉辰評【江督易主與晚清政治】|晚清政局的政治力學推導

2024-07-31文化

【江督易主與晚清政治】,韓策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8月,313頁,88元

清末譴責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中有這樣一句台詞:「這放爆竹是湖南的風氣,這裏湖南人住的多了,這風氣就傳染開了。」第十三回又寫道,一名督轅親兵「嘴裏打著湖南口音」和同伴說話。這兩回的舞台,是光緒十年(1884)左右的南京,「督轅」也就是兩江總督衙門。小說在此不經意間反映出這樣的時代現象:當時的兩江總督(以下簡稱江督)一職長期由湘系大員把持,江督駐節的南京因而成為湖南人士群聚之所。

對於湘人與江督之間的特殊關系,近人早有觀察。不過,關於這一現象的產生與消亡,一直缺乏足夠全面與深入的探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韓策先生近著【江督易主與晚清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一書,不但詳盡地闡釋了「湘人江督格局」問題的來龍去脈,並從這一問題入手,對江督選任與當時政局的密切聯系做了引人入勝的分析。

在前言中,作者開宗明義地介紹了本書的三項旨趣:

第一,希望透過「湘人江督格局」和「北洋下南洋」兩個概念和行程的探討,將道鹹以降三次大的權勢轉移揭示出來,為晚清政治格局的演變提供一條解釋線索。第二,在此基礎上,討論晚清的南北問題。第三,再進一步,嘗試突破內外輕重、督撫專政的爭議,從湘淮、南北、滿漢、中外、新舊的「同治」中,去理解晚清政治的特色及出路。(11頁)

竊以為,前述第一項旨趣可謂貫穿全書的「明線」。其中,前半部份「湘人江督格局」所占戲份尤重,全書六章之中,第一至第三章全部、第四與第五章之半基本上都在論述這一問題。第一章【從八旗到湘楚:道鹹之際東南的權勢轉移】可以算作「湘人江督格局」問題的「前史」。在清前期,江督人選與其他總督一樣,旗人占絕大多數。自嘉慶朝起,漢人江督的比例逐漸走高,並被作者視作「乾嘉變革」的表征之一。迨至道光朝,漢人江督的人數與任期已經超出了旗人。作者更指出,其時的江督人選出現了「湘楚漸盛」的局面。由書後附錄【清代兩江總督年表】可知,道光一朝的六位漢人江督中,湘楚人士陶澍(湘)、陳鑾(楚)、李星沅(湘)、陸建瀛(楚)竟占四席(284-285頁)。而且,其時江南地區巡撫、兩司中也多有湘楚人士,甚至兩度出現「江南督撫皆湖廣人」的局面(24-25、30頁)。這是以往研究者較少註意的。而在太平天國戰爭正酣之時,為了事權歸一,此前「七年作客」的曾國藩終在鹹豐十年(1860)出任江督。此後,湘系、湘軍勢力在兩江日漸生根發芽,使得朝廷在抉擇江督人選時顧慮更多。

前人往往簡單地將曾國藩督江看作是湘人獨占江督職位的開端,但情況並非如此。此後二十年間,湘人江督僅有兩人,而非湘籍者卻多達七人。自光緒六年(1880)劉坤一上任之後,湘人方才長期盤踞這一職位。第二章【從紛更到穩定:「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論述的便是這二十年間的局勢變化。首先,為了避免內輕外重的局面,朝廷不願曾國藩久任江督,因而先調其剿撚,又調任直隸總督,導致「七年三往返」。同治十一年(1872)曾國藩故後,朝廷傾向於選擇進士出身且「非湘非淮」的人物,如何璟、李宗羲、沈葆楨諸人。而在光緒五年(1879)沈葆楨去世之後,這一標準有所調整。軍功起家的湘系人物劉坤一坐上江督位子,反映出其時海防壓力下「防務為重」的考量。不過,劉坤一的資望勢力在湘系大員當中不算最為出挑,可見朝廷抑制湘系坐大的心思。他在江督任上僅一年有余,便因多人彈劾遭到罷免。接任的是另一湘系人物左宗棠,資望更在劉坤一之上,而且當時在軍機大臣任上與同僚齟齬叢生,外放江督,算是兩全其美之策。

左宗棠在江督任上不過兩年多,但其施政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一,他一反昔日曾國藩「裁湘留淮」的政策,以「安頓舊部」的心態大量增募湘軍,改變了兩江駐軍淮主湘輔的局面。其二,他呼叫了諸多湘系人物,主動投效者亦復不少。這使得湘人勢力在兩江地區大增。光緒十年左宗棠因病開缺之後,又一湘系大老曾國荃接任。作者指出,「不用曾國荃出任江督,實為最高層長期以來的秘策」(76頁),原因在於「實不願曾氏在其東南立功之地‘盤踞’」(69頁)。朝廷此次改變初衷,是因為當時中法開釁,形勢嚴峻,需要老成知兵大員坐鎮兩江重地。曾國荃上任之後,延續了左宗棠的政策,招納湘軍舊部,重用湘籍官員,使得湘系勢力在兩江大為膨脹。湘軍與哥老會的緊密聯系,更使得朝廷不得不慎重考慮,倘若選用非湘籍的江督,能否妥善彈壓地方。湘人江督格局就此進一步穩定。

順便一提,開頭提到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對這些情形亦有文學化的反映。書中第七回提及的那位「軍功出身」的「大帥」(江督),可看作是左、曾兩人的合體。此人念著身邊親兵「是共過患難的人,待他們極厚,真是算得言聽計從了」,折射出左、曾厚待湘軍舊部的做派。第十五、十六回提及會黨在南京大肆活動,甚至聲稱「他們這個會黨,聲勢也很大,內裏面戴紅頂的大員也不少呢」,道出了哥老會在兩江的根深蒂固。而第二、十六回中出場的一位「到南京見制台」的江蘇候補知縣,不僅「嘴裏打著湖南話」,而且會講外人聽不懂的切口,「一定也是會黨」。這些小說情節,可為本章的論述做一註腳。

第三章【從南北提衡到東南互保:湘人江督格局的維系】的視野更加開闊。「南北提衡」系化用李鴻章語,指湘系掌控的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與淮系把持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為清朝統治兩大重心。因此,這一章除江督外,也時時論及直督。其所涉時段,是光緒十六年(1890)曾國荃去世後的十年。湘系在該年遭受重創,除曾國荃之外,尚有彭玉麟、楊嶽斌、黃彭年、曾紀澤四位大員同年病故。在「楚材雕落」的背景下,劉坤一再任江督。他此次任期甚長,但在甲午戰時被任命為欽差大臣,一度離開本任。稍後,直隸總督李鴻章出任全權大臣,負責對日議和。戰後,劉、李兩人都面臨回任問題,而直督、江督人選「一線相連,有如常山之蛇,首尾相應」(111-112頁)。李鴻章希望照舊回任,但已成眾惡所歸,遭到諸多官員反對。當時頗有人提議由劉坤一接任直督,但劉氏更願意回到兩江,「畢竟江南是其老巢,且是財賦之區」,而直隸則棘手得多。以今日的流行詞形容,可以說江督是劉坤一的「舒適區」。

作者接下來指出,劉坤一與署理江督的張之洞展開爭奪,雙方甚至「不時向對方暗放冷箭」(120頁)。不過,筆者對這一論點略有保留。劉坤一一心回任兩江,應無疑義;但要說張之洞多麽希望真除江督,似無足夠核心的論據加以支持。而且,正如下一章提及的,光緒二十八年(1902)劉坤一去世的當天,張之洞即致電時任軍機大臣的姐夫鹿傳霖,預防性地力辭江督一職。作者將原因歸結為「彼時南洋地區的中外交涉極為復雜,頗難措置得當,而且朝廷在回鑾後有意裁抑東南互保的南洋勢力,故張之洞不願身陷旋渦」(179頁)。不過,當時的局勢與甲午戰後相比是否真的那樣懸殊,致使張之洞此時堅辭,彼時力求?在筆者看來,張之洞對湖廣總督一職恐怕也有「舒適區」的看法。

作者認為,中法戰爭之後,南洋湘系與北洋淮系的關系是比較良性的,「他們南北提衡,共同維護著清廷統治」(267頁)。但在甲午戰後,這種平衡被打破。長期坐鎮北洋的李鴻章在庚子事變之前一直沒有回任,而取代其生態席位的榮祿未能重建北洋這一政治重心。同一時期,政治色彩中立的理想調和人物張之洞雖有多次入樞機遇,但外部阻力重重,本人也無意願,使得中樞缺少充足的潤滑劑,朝廷內部的南北新舊走向決裂。所幸劉坤一在政爭中幾度化解危機,不僅維系了湘人江督格局,也令南洋湘系這一僅剩的政治重心得以穩定大局,東南互保即是典型表現。

東南互保固然避免了半壁江山陷入戰火,但畢竟是東南督撫的自主行動,因而引起了清廷的高度疑懼。不惟如此,劉坤一、張之洞還利用列強勢力幹預兩江、兩湖的人事。時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初,「兩江地區的一總督、三巡撫皆由湘人擔任,劉坤一為首的湘系在兩江地區的權勢達到高潮」(166頁)。於是,清廷開始著手壓制南洋勢力並重建北洋勢力。第四章【「北洋下南洋」的發軔與湘人江督格局的難以為繼】描寫的便是這一過程。其一,清廷將南洋戰力最強的自強軍調往北方,罷免或調動安徽巡撫王之春、江蘇巡撫聶緝椝與江西巡撫李興銳三名湘人,並命劉坤一進京覲見。其二,清廷試圖透過新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推行集權政策,控制南洋地區,作者將其概括為「北洋下南洋」。本書「明線」的後半部份就此浮現。另一方面,劉坤一去世之後,清廷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便令威望素著的張之洞署理。而張氏督江不過兩月,便因施政過於大手大腳招致當地官場反感,更被湘人群體視作觸碰己方禁臠而遭嫉恨。於是,朝廷任命當時湘系疆臣中的頭面人物雲貴總督魏光燾接手,湘人江督格局延續下來。但魏光燾能力平常,也缺乏洋務經驗,督江之後風評不佳。更難應付的,是「朝廷的集權舉措和袁世凱北洋勢力南下的持續沖擊」(191頁)。這便是下一章的主題。

在第五章【湘人江督格局的終結與北洋下南洋的形成】中,可以看到鮮明的勢力消長:「南北洋相對平衡的權力格局,一變而為南洋‘附屬’於北洋的局面」(194頁)。光緒三十年(1904),兵部侍郎、練兵處襄辦大臣鐵良南下考察,禦史周樹模借機奏參魏光燾。作者指出,此事背後是「練兵處內袁世凱、鐵良、徐世昌等人對魏光燾及東南湘系勢力的不滿」(199頁)。結果,魏光燾與署理閩浙總督李興銳對調。李氏也是湘軍出身,勉強維系了湘人江督格局,但到任一月有余便病故。鐵良回京之後,又在上奏中嚴厲指責兩江各省的練兵成效,導致魏光燾與前江西巡撫夏旹被罷免,同為湘人的浙江巡撫聶緝椝「本來也很危險,只是在瞿鴻禨極力關照,並得到奕劻照護的情況下,才保住了位子」(205頁)。不過,書中稍後又稱,「隨著鐵良南下……聶緝椝等湘系督撫或死或罷」(206-207頁),讀來難免令人疑惑。聶緝椝如何遭罷,下一章方才提及(233頁):他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六月遭禦史姚舒密奏參,由福州將軍崇善核查,九月奉旨開缺。此事背後有無鐵良等人的指使,尚須考證。

李興銳病故之後,出身淮系的山東巡撫周馥署理江督近兩年,大力推動了北洋下南洋的行程,如將南洋海軍交由北洋海軍統領葉祖珪指揮,裁撤大量江南湘軍,以北洋模式編練新軍,奏參不少湘籍官員,又從北洋調員委用。作者進而指出,南洋從此「在清朝政治版圖中的地位嚴重式微」(221頁),如居然需要北軍南下彈壓地方。北人主政江蘇的傳統,也延續到了民國初年。

第六章【江督之爭與丁未政潮的一個新解釋】試圖從北洋下南洋的角度出發,重新分析丁未政潮。本章的視角首先聚焦於中央,觀察庚子事變後湘人樞臣瞿鴻禨的崛起。作者指出,瞿鴻禨突破了南人樞臣幾乎都來自「太湖圈」的慣例,並在王文韶日漸老邁的情況下「繼承了南人的領袖地位」(228頁),也成為了湘系在朝中的主要支持者。他對北洋下南洋自然心懷不滿,在周馥署理江督前後曾試圖運動張之洞、張百熙出任江督而未果。光緒三十一年以降,湘系疆臣或死或罷,軍機處內南北勢力一消一長,瞿鴻禨愈發孤立。於是,與北洋畛域有別的實力派疆臣岑春煊成為他「潛在的盟友」(233頁)。作者接下來將視角轉向岑氏,詳細描述他與周馥、端方的兩次江督之爭,並認為他突然進京發動政潮與此事不成有關。由此,作者對清末政治史的熱點問題丁未政潮給出了新的解釋,並指出瞿、岑的失敗進一步削弱了南人勢力,加深了南北隔閡。不過有些可惜的是,作者沒有指明瞿、岑在這一過程中有無互動,是真正結盟還是各自為戰。另外,作者認為瞿、岑在政爭中敗北的一大原因是「攬權結黨,讓慈禧心生疑慮」(251頁),說服力似嫌不足。論「攬權結黨」,瞿、岑的政敵奕劻、袁世凱何嘗不是如此呢?

在結論中,作者首先總結了書中「明線」所體現的晚清東南的三次權勢轉移:從八旗到湘楚、湘人江督格局以及北洋下南洋。更重要的是,前面各章中若隱若現的兩條「暗線」也得到了集中闡發。其一是晚清的南北問題。作者對南北的理解不止於籍貫與地理之別,也包括經濟、文化與觀念,並認為「滿人與北人天然親近」,故「‘南北’實可包容‘滿漢’」(263頁)。基於這一定義,作者論述了晚清南北重心的不斷轉換與最終失衡,並將其與辛亥革命聯系起來,頗能予人啟發。其二是「同治」概念。正如高波先生所論,「同治」這一年號具有豐富的內涵,可以讓各方勢力「各自表述」(【晚清京師政治中「同治」話語的形成與變異】,【清史研究】2018年第4期)。作者揀出前文屢屢提及的「重心」一詞,提出了「有重心的同治」這一概念:「‘重心’的創立、平衡和轉換,就是‘同治’。‘同治’之中自然既有合作妥協,又有精英鬥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272頁),其要義在於「既有重心,又講平衡」(274頁)。竊以為,這樣充滿政治力學色彩的闡述,是本書在理論框架方面最精彩的部份。

若用政治史的一般話語形容,大約可以這樣理解「有重心的同治」:鑒於皇權衰微,缺乏實力與法統(八旗廢弛、幼主臨朝、皇帝無嗣),朝廷不得不著重依靠有力的政治集團(湘淮系)維持統治。為了避免某一政治集團過於強大,又必須令各個政治集團達成勢力均衡。當然,這樣的模式,不惟晚清獨有。譬如,以「共天下」(這一名詞與「同治」可謂異曲同工)為特點的東晉門閥政治,就與之頗有類似之處。正如田余慶先生所論,「只有皇權與士族共治天下,平衡和秩序才得以維持」,而且「要取得皇權與士族的平衡和士族之間的平衡」(【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282頁)。可見,若將視線放遠,「有重心的同治」與其他時段的政治史研究存在著廣闊的對話空間。

筆者閱讀本書最大的感受,一是格局博大宏闊:書中論述以江督選任為線索,涉及道鹹同光各朝的諸多重大政治事件,並頻頻與舊說切磋商榷,提出新見。當然,鑒於政治史的隱秘性,相關研究不易做到「難存二說」。作者的見解未必能被同行全部接受,但至少足以建立自成一家的體系。二是史料竭澤而漁:書後的征引文獻,可謂「夾袋搜羅海內空」,多有稀見或冷門史料,足見作者用功之勤。筆者初讀之時,幾度停下來用手機檢索或加購不曾寓目的書籍。三是考證心細如發:書中註腳多加按語,考訂史料文字,糾正系年之誤。第六章指出張之洞電報中的「壽州」(一般為壽州人孫家鼐之代稱)應系「嘉州」(指岑春煊,因岑參世稱岑嘉州)之誤(231頁),最令人佩服。若將本書的風格譬諸金庸小說中的武功,可謂既有降龍十八掌的大開大闔,又有分筋錯骨手的小巧功夫。

通讀全書之後,筆者也發現了少許「老虎打盹」式的筆誤,茲不揣冒昧,附列於後,以供再版時修訂:

第二十九頁,「福建將軍璧昌再次署理江督」,「福建將軍」應為福州將軍。第一百六十六頁「景星調任福建將軍」亦同。

第五十三頁,「以臨淮軍領袖袁甲三之侄袁寶慶領之」,「袁寶慶」應為袁保慶。

第八十四頁,「光緒六年(1890)曾國荃去世」,「光緒六年」應為光緒十六年。

第一百零四頁,「亦當委以(督辦軍機處)會辦之任」,「督辦軍機處」應為督辦軍務處。

第一百二十六頁,「前廣東布政使遊智簡放廣西布政使」,「遊智」應為遊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