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李剛田 | 潛虛半腹與峻拔一角

2024-01-13文化

關註 ▲書藝公社▲ 與萬千書壇精英,

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


來源 | 中國書畫報

作者 | 李剛田

分享 l 書藝公社(ID:shufaorg)



「一元復始」這方印邊款中刻道:「一元復始,永珍更新,(時)壬午春節刻之。此印章法得魏碑峻拔一角之妙,非復漢法之雍容舒和。剛田記。」此中提到「峻拔一角」這個詞,出自隋僧智果的【心成頌】,這是一篇較早研究字法結構美規律的文章。文章中「潛虛半腹」與「峻拔一角」二語為相鄰的一組,二者相互對立,又相互支撐,共同構成字法結構的勢態之美。這種對立統一的美,在魏碑中表現得最為充分,所以魏碑最具勢態,降至唐楷,則淡化了這種對比中的美,而以端莊、虛和之美代之。從藝術形式上看,唐楷將生機勃勃的魏碑模式化,魏碑結構不主故常的變數、出人意料的天趣在唐楷中被馴化了,康有為所以崇魏碑卑唐楷的原因正在於此,他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楷:「專講結構,幾若算子。截鶴續鳧,整齊過甚……澆淳散樸,古意已漓。」贊美魏碑:「筆氣渾厚,意態跳宕,長短大小,各因其體,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變化於整齊之中,藏奇崛於方平之內,皆極精彩。作字工夫,斯為第一,可謂人巧極而天工錯矣。」這話說得有些絕對,但站在藝術創作立場上看,是很有見地的。

潛虛半腹,指一種虛和、雍容之美,具體在漢碑、漢印的形質中,其點畫的平直、排疊最能體現這種美。這種相對不變的平直、重復在單調之中表現著漢代藝術的深刻性,表現了先民對自然樸素美的追求,在這種不變與單調之中,展示出一種恢宏大度。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隸與漢摹印篆的潛虛半腹所表現出的虛和之美,合於儒家中正沖和的審美理想。但只有這種平直排疊的單調,只有不變而沒有變化在其中調整,將會陷入板滯之中,雖合於文人虛和自然的審美,但缺少藝術形式的變化,故少神采而難以動人,所以,聰明的古人便以峻拔一角與之相對應、相調和。在隸書中,如果說平直排疊的橫畫最能體現潛虛半腹之美、表現隸書的靜態,而豎、折的微妙向背屈曲,撇、捺的左右波拂分展,則展示著飛動之勢。在魏碑中,其結構的不變是平直穩定的潛虛半腹,其變化是錯落欹側的峻拔一角,無平直之態則失穩重、失古厚,無錯落之勢則失生動、乏神采。故潛虛半腹與峻拔一角的辯證,是靜與動、單純與變化的矛盾統一。


一元復始

(附邊款)


「一元復始」這方印款中所說的魏碑之妙,是指從魏碑結構規律中得到啟示,所說非復漢法,指勢態上脫開了漢印的平正均衡,但仍是漢篆。篆法結構基本上不去破壞漢篆的平直排疊,點畫之間多為平行,這是漢隸及漢篆的基本特點,但整體的勢態上是向左側,故形成右邊的騰揚之勢。全印左重右輕,左實右虛,左靜右動,形成峻拔一角之美。無平直則失漢印之醇厚古意,無峻拔則失神采飛動,合平直與峻拔為一體,此為不變之中求變,以不變為本,以變為標,以不變為體,以變為用,一印之中,變與不變,難分難解。

初學篆刻,老輩告訴我們要宗法漢式,這當然很重要,但在獨立創作中,解脫漢式的模鑄力則更重要。可以說不入漢印就不懂篆刻,而不出漢印模式便不懂創作。


圖文綜合來源出版社, 分享此文旨在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之目的。 和萬千書壇精英,一起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 原文不代表書藝公社觀點、立場以及價值判斷。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與書藝公社聯系。

歡|迎|聯|系

文章投稿,請聯系: xshufa

活動報道,請聯系: shiyu798

加入書藝公社社群,請聯系: xshufa

商務、市場合作,請聯系: shiyu798

瀏覽結束記得關註@書藝公社

及時收看更多有價值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