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炳靈寺石窟:中西方藝術的交匯點

2024-06-19文化

炳靈寺,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35公裏處的小積石山中,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2月,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崖壁上,為世界文化遺產,屬敦煌研究院管理。炳靈寺石窟開鑿於西晉初年(約3世紀),正式建立於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最早稱為唐述窟。唐朝稱龍興寺,宋朝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後稱炳靈寺。2014年6月炳靈寺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炳靈寺石窟有上下四層,存有窟龕183個,共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溝西岸長約200公尺,高60公尺的崖面上。石窟以位於懸崖高處的唐代「自然大佛」(171窟)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

歷史沿革

名稱演變

西漢前此地域為羌人聚居地,北魏前此窟稱「唐述窟」。「唐述」為羌語「鬼窟」的音譯。唐代改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巖寺,明朝永樂年後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

開鑿保護

據釋道世【法苑珠林】文獻記載,炳靈寺石窟的開鑿歷史可上溯到「晉泰始年」,即公元265年。此後,炳靈寺石窟不斷開鑿、營建、修葺、擴建,其間包括吐蕃王朝時期、確斯羅藏族政權時期及其後藏傳佛教的長期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形成了僅次於敦煌石窟寺的具有藏漢兩種風格的著名石窟寺。

11世紀時,西夏與宋交戰,西夏下令毀橋,絲綢之路改道,顯赫一時的炳靈寺從此冷落了下來。15世紀,藏傳佛教進入炳靈寺,到了清代的康乾時期,藏傳佛教達到鼎盛,炳靈寺的佛教活動進入了一個新的復興時期。此時香火鼎盛,僧眾多達3000人。

晚清開始,炳靈寺石窟所在的河州地區民族矛盾日趨加劇,先後發生了乾隆四十六年、同治七年和十三年、光緒二十一年、民國十七年的社會動亂,給炳靈寺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中,第128,第147等大型洞窟被人為炸毀,大佛前的九層樓閣,木結構窟檐等寺院建築被付之一炬,一些精美的佛教石雕造像成了斷頭殘臂、身首異處。此後,寺院僧人紛紛逃離,佛事活動被迫停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組織中央美術學院、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三個單位抽調13名專家、學者、技工,組成「炳靈寺石窟勘察團」,對炳靈寺石窟作了為期一周的細致全面的勘察和了解:攝影、臨摹、測繪、洞窟內容調查等,並首次對石窟下寺區洞窟初步編號,共編124個窟龕。

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甘肅省炳靈寺石窟圖片展覽」,展出了炳靈寺石窟勘察團在考察中臨摹的繪畫和拍攝的照片共173件,時任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的鄭振鐸先生親自為展覽撰寫了【炳靈寺石窟概述】。

1955年5月,永靖縣炳靈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對有價值的洞窟一一進行編號,結束了炳靈寺石窟長期無人管理的年代。至此,使這千年石窟和勝境,重照寰宇。1961年3月4日,國務院正式公布炳靈寺石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3年4月至5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與炳靈寺文物保管所對炳靈寺石窟進行第二次勘察,第一次登上了最高的169窟,發現了窟內保存眾多的西秦時期的造像和壁畫,並在第6龕發現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書造像題記。

1967年修築石堤護衛窟群。1982年架起了溝通大寺溝兩岸的拱形水泥大橋。1999年國家又花巨資進行了石窟維修加固和滲水治理工程。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杜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炳靈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重點石窟

第169窟

第169窟是炳靈寺規模最大、時代最早、內容最豐富的洞窟,是炳靈寺石窟的精華所在。它坐落於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原為一個天然石洞。寬26.75公尺,高15公尺,深19公尺。窟內現存佛龕24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佛龕為第6、第7龕。第6龕位於窟內北壁,是一個平面半圓形的三瓣蓮式的背屏龕。龕內塑一佛二菩薩像,佛像造型生動,表情豐富。前額寬而圓,雙眉細而彎,兩眼大而長,鼻梁高嘴唇薄,神情莊重,外著半披肩袈裟,結跏跌坐於蓮花台上。衣紋線條自然流暢,富於動感。菩薩高發髻,而部表情,與佛像基本相同,披肩長發,佩有鈴形耳飾;上身袒露,戴項圈、臂形耳飾;上身袒露,戴項圈、臂釧和手環,下面穿一大裙,左手下垂握巾帶,右手亦握巾帶於胸前,站在半圓形覆蓮台上。佛、菩薩的面部、胸部及四肢部份,塗以白色,眉、眼、耳以墨線勾勒,衣裙施以彩繪。佛與菩薩背、項光也施彩繪。佛的圓形背、項光外圍均繪有火焰紋。背光內繪伎樂,左、右各五個,均高髻,上身袒露,下身著裙,雙足裸露,分別持箜篌,擊腰鼓,奏排簫,姿態各異。佛像左上方墨書題有「無量壽佛」四個字,南側菩薩右上方墨書「觀世音菩薩」,北側菩薩右上方墨書「得大勢至菩薩」。龕內北壁大勢至菩薩上方彩繪十方佛,上、下兩排,均高肉髻、圓臉,著通肩大衣、禪定印、結跏趺坐。佛的面部塗白色,眉、眼、鼻、嘴均以墨線勾勒。

第126窟

第126窟開鑿於北魏,平面方形、低壇基、穹窿頂窟。高3公尺、深2.9公尺。龕內正壁雕並坐二佛及二菩薩。佛均半結跏跌坐於方座上,通高2.04公尺。佛像豐頤大耳,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橫置膝上。菩薩分列兩側。北壁雕交腳菩薩及二菩薩。交腳菩薩頭戴三花冠,發髻高聳,面型清臒,身材修長。右手上揚,手心向前,施無畏印。左手橫於腰前,手心向上,結與願印,腳置方座上。全窟共有雕像112尊。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風格,極其珍貴,並有延昌二年(公元513年)造窟題記。

第6窟

第6窟始建於北周,平面長方形、低壇基、平頂窟,高2公尺,深1.9公尺。南北兩壁雕菩薩立像各一尊,戴三花冠,面型清秀,發髻高聳,袒上身,穿長裙。頭頂兩側,各雕一身高肉髻、寬臉、豐腴、著寬大袈裟的立佛。龕頂前側雕摩尼寶珠,菩薩兩側壁上雕一供養天。窟內南壁還刻有一線刻象雄舞圖。壁畫完整而珍貴。

第3窟

第3窟建立於唐代,明代重繪。平面方形、平頂窟,高3.5公尺、深3.1公尺。窟內正中鑿一四坡頂方塔,塔高2.23公尺,塔身仿木構建築,四壁彩繪西方凈土變,內容為阿彌陀佛講經和大勢至、觀音二菩薩迎接信眾往生的情景。其上角繪寶樹,樹上有飛鳥、孔雀等。塔正面開門,門額上書「南無阿彌陀佛」。塔外壁彩繪佛、菩薩、供養人等像。

建築歷史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歷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為「炳靈寺」。炳靈寺分為上寺、下寺、洞溝三部份,有窟龕212個、石雕像694座、壁畫1500平方米,石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

保護狀況

炳靈寺以石雕著名,但因地質結構易風化和潮濕,許多窟龕造像褪色風化嚴重。新中國成立後,炳靈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建了防洪大堤和水泥雕欄橋。然而,20世紀60年代的文革浩劫和歷史上的戰亂對其造成了嚴重破壞。劉家峽水庫的修建使部份石窟長埋水下,保護工作一直在進行。

主要景點

炳靈寺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其中以下寺最為壯觀。位於甘肅省永靖縣城西南35千米的小積石山中,是研究中國佛教、建築和藝術的重要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