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新民藝評|趙松:挽歌與解脫——【千裏江山圖】中的淩汶之死

2024-07-12文化

在【千裏江山圖】裏,隱蔽戰線工作者兼作家淩汶之死,是個謎。

在最後時刻,她道破了易君年的謊言。她應該知道,當時這樣做是極其危險的,而只要不去說破,就能規避危險,但她還是說了。她為什麽非如此不可呢?而按照此前情節發展,殺掉她,並非易君年的必然選項。

寫淩汶之死的【趟櫳門】長達21頁,是全書三十七章(算上後面那封信和兩份附錄材料)裏的篇幅之最。按順序,它是第二十章,剛好位居全書的中心。作者孫甘露把這最長一章留給作家淩汶,意味深長。在書中先後犧牲的十三位烈士裏,淩汶的戲份並不重——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開篇不久與同誌們被捕後冒失地托人帶信出去,就是她對已犧牲的丈夫龍冬那深切的愛與憂傷。她的隱蔽戰線工作經驗不多,但勇敢且信念堅定。她的作品寫得怎樣,書中並無提及,但令她的上級易君年詫異的,是她那不尋常的直覺,這是成為好作家的基本特質。表面上看,【趟櫳門】這章的行文依舊淡然凝練,但節奏上其實已明顯緩慢許多,氣氛也曖昧低沈了許多。憑著直覺,淩汶在獲悉龍冬可能還活著之後,透過刊載國民黨抓捕廣州隱蔽戰線工作者新聞的那份報紙,找到了龍冬最後出現的那個地方。

圖說:話劇版【千裏江山圖】中馬伊琍飾演淩汶

在跟易君年找到那幢房子的過程中,她的思維是散漫的。直到眼前場景跟易君年給她看過的那張旨在證明其身份的照片印象重合,她才忽然意識到易君年見過龍冬,而此前他說的一切皆是謊言。如果她是成熟的隱蔽戰線工作者,她就不會說破。然而她說了。「她在等他解釋,但他領著她下樓。她每下一階樓梯,就感覺自己又朝黑暗的水底沈下一截。」在這充分延宕的一章裏,對淩汶的死,作者只給了半行間接的文字:「他(易君年)想了一會兒,撕下一片門簾,擦了擦手上的血。」這個動作如此之輕,就像用針刺破迷霧中飄浮的氣泡,可是那近乎窒息的感覺和徹底的黑暗已是瞬間籠罩了一切。作者的高明之處,即在於極擅長以輕寫重、以淡寫濃。只是輕淡幾筆,在隱蔽戰線潛伏多時的易君年那冷酷殘忍的形象即已纖毫畢現。他殺害淩汶,當然與身份敗露有關,但更深層的動因,可能還在於他心裏清楚,淩汶是他永遠都無法企及的。他必須淪陷她,給她最後的黑暗。

圖說:中篇評彈【千裏江山圖】

這是全書的至暗之章,作者卻是用極盡簡凈的筆觸慢慢寫下的。在字裏行間,在越來越濃重的黑暗裏,淩汶就像一道不滅的微光。我猜,作者要寫的不僅僅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如何懷著些微的希望一步步走向黑暗的終點,他還要寫下一曲無聲的挽歌,獻給作家淩汶和她的那些同誌——它會一直縈繞著這部小說,直到終局,直至永遠,為了那些不朽的靈魂。

關於淩汶之死,還有一種可能,出自作者後來的解讀:淩汶並非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黑暗存在,而她之所以執意前行,走向那裏,去直面真相,也許是因為她想獲得徹底的解脫?(趙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