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往年放假回家都是我請客,今年我不想回家了,母親:全家都等著你

2024-06-14文化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李青的記憶中,每每假日的到來,總是家中歡聲笑語的時刻。作為家中的獨子,李青已經習慣在這種時刻扮演著宴席的主宰者。從春節到中秋,不論是合家團圓的除夕宴,還是鄰裏共享的端午粽,每一次家族聚會的背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媽媽李華總是這樣告訴親戚們,「青青從小就懂事,現在能這麽孝順,我們一家都靠他了。」而李青也覺得這是作為兒子應盡的義務,拿出自己的積蓄來讓家人享受這短暫的團聚之時。不過,這背後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除了他,恐怕沒人能真正感同身受。

「兒子,又到端午了,今年你打算怎麽安排?」李華早早就打來電話,期待地詢問。李青看著手頭緊張的工程報告,微微感到有些力不從心。這幾年的忙碌讓他已經沒那麽多時間和精力來籌劃家族的每一次聚會了。

「媽,今年我工作挺忙的,不然……我們簡單點搞?」李青試探性地提出。

電話那頭的李華沈默了一會,語氣中透著失望,「簡單點是什麽意思?是不是又不回來了?」

「不是,」李青忙解釋,「我回來,但可能沒那麽多時間準備,也……也許不會像以前那麽豐盛。」

「你看著辦吧,家裏人都知道你忙。」盡管這樣回應,李華的聲音裏還是有掩藏不住的期待。

掛了電話,李青嘆了口氣,這些年來,他雖然一直在盡孝道,但這份責任時常讓他感到重若千鈞。在外面為生活打拼不容易,每逢節日聚會時又常常要提心吊膽地計算著開銷。這種壓力讓本應溫馨的家庭團聚,慢慢被些許矛盾的情感所覆蓋。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李青看著忙前忙後的媽媽,心裏有些無奈。李華總是能找到讓他幫忙的理由,不是「去幫忙提水果」,就是「去樓下等待送菜的叔叔」。李青知道,這些都是媽媽幫他準備好的下台階,畢竟作為家中獨子的他,擔負起聚餐費用幾乎成了不成文的規矩。

但今年,李青真的有些力不從心了。他也想有一次輕松自在的假期,不用操心這麽多事。李青在心裏盤算著,或授權以請大家去外面吃飯,這樣就算貴一些,至少可以減輕他籌備的壓力。不過,這個提議放在心裏,他還是猶豫未決。

家族中的長輩們,習慣了這樣的模式,他的改變會不會讓他們失望?他要如何打破這個固有的模式,而又不影響這個家的和諧?

李青在策劃今年的聚餐時,更多的不是期待,而是關於如何讓聚會不失其樂,同時又能減輕自己負擔的憂慮。這樣的重擔讓李青疲憊不堪,但他清楚,這個家需要他,他也不能辜負了媽媽的期待。不過,這份沈甸甸的家庭傳統,他真的渴望能夠有所改變。

家族的重擔經常壓得李青喘不過氣來,他無數次的想要將這份沈甸甸的包袱放下,但每次回到家中,看到那些期待他大手筆的眼神,他總是心軟了。

「青青,你今年會回來舉辦端午宴會嗎?」媽媽李華在一次晚餐時試探性地問。

李青放下碗筷,有些猶豫,但還是點了點頭:「回來是肯定的,宴會麽……就簡單一點吧。」

李華眨了眨眼,有些不解:「簡單一點是……」

李青深吸了一口氣:「媽,我覺得我們不需要每次聚會都弄得那麽隆重,大家聚在一起開心就好。其實我……我也累了。」

李華楞了一下,似乎從未想過這位總是操辦家宴的兒子會有這樣的感受。她稍顯抱歉地說:「哎,媽媽沒有想那麽多,你如果覺得累了,我們就簡單些。」

聚會的準備過程中,李青嘗試著改變往年的模式。他決定將家宴搬到了戶外,希望能夠有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漸漸地,隨著聚會日期的臨近,他開始擔憂這次改變會不會引起家族中長輩的不滿。

「青青,有沒有買那個……」媽媽的聲音傳來,李青忙不叠地回答。

「媽,這次我們試試看別的方式吧。」李青試圖說服李華。

家宴的前一天,李青坐在沙發上,頭靠在媽媽的膝蓋旁,李華輕撫著他的頭發。「你看,你這麽大了,媽媽以前總覺得你應該懂事,結果沒想到你也有你的難處。」

聚會當天,家族中的每個人都被環境所困擾。長輩們固執地認為宴會應該繼續豪華且傳統的模式,但李青任然堅持他的決定。

「這……這不太一樣吧。」 伯伯不滿地說。

李青輕笑:「伯伯,試試新的方式也不錯。放輕松些,我們出來是為了開心,對吧?」

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輕風搖曳的桌布上,李青看著漸漸放松下來的各位親戚,吐出了一口長久以來的郁悶。雖然這次宴會沒有那麽華麗,但家人之間的笑聲和親切的交談讓他感覺到,家的溫暖並不需要繁復的裝飾。

宴會結束後,李華將李青叫到一旁:「兒子,媽媽其實很欣賞你這次的安排,省了不少事,大家也一樣開心。」

李青釋然地笑了,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媽媽,我只是想讓我們的聚會更加輕松自在,沒有那麽多的拘束。」

李華擁抱了李青,輕聲說:「你做得很好,媽媽以後會尊重你的決定。」

夜幕下,這個簡單卻意味深長的改變,讓李青首次真實地感受到,對於這個家的傳統,他終於有了說不的權利。

聚會結束後,家族成員漸漸散去,只留下李青和李華兩個人坐在客廳裏。李青眼神閃爍,顯得有些遲疑不決。短暫的沈默之後,他開口了,「媽,其實我今年想……想說不來辦這個家宴。」

「不來?」李華驚愕地看著兒子,「你是說……今年你不想回家了?」李華的聲音裏充滿了不可置信和一絲悲傷。

李青沈默了一會兒,終於鼓起勇氣,「媽,你知道的,每次這種聚餐,我都全權負責。但是,這樣下去我真的太累了,我也需要休息。」

李華楞住了,過了好一會,才緩緩地說:「可是……全家都在等著你,他們都盼望著你回來。」

李青看著媽媽,眼神堅定,「我知道,我也不想讓大家失望。但是,我也要照顧自己,我……不能總是遷就。」

李華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濕潤,寂靜片刻後,她輕聲說:「那……那你打算怎麽辦?」

李青凝重地說:「我們能不能改變一下?比如說,大家分攤或者輪流主辦。這樣,我就不用獨自承擔這麽大的壓力。」

「分攤?輪流?」李華顯然還在逐漸消化兒子的話,「我……我去和大家說說吧,不過,你知道,他們可能不會很容易接受。」

「媽,我也不想一來就提出這種要求。但是,我真的不行了。」李青的眼神裏充滿了乞求。

對話中,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股窒息的氣氛。這場長久以來的心靈對峙,終於到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刻。李華心疼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她終於意識到這麽多年無聲的期待,給李青帶來了多少不言而喻的壓力。

「好吧,我……我試一試。」李華雖然心裏滿是不舍,但她還是答應了。

她真心希望能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讓兒子不再有那麽重的負擔,同時又能照顧到家族的感情。

隨後的日子裏,李華開始和家族中的長輩交流,把李青的想法和困境講了出來。久經世事的長輩們雖有難以接受之處,但考慮到李青的身體和精神壓力,開始慢慢妥協。

這一決定成為了家族中一個歷史性的改變。這不僅僅是一個家族聚會的革新,更是兩代人在價值觀和家庭責任方面的一次徹底對話。

「好孩子,你做的對。我們一家都支持你。」李華把手放在李青的手上,溫柔地說。

這次家族重逢,雖然不再由李青一人承擔,但家人之間的感情卻沒有因此變淡,反而因為這次真誠的交流而變得更加穩固。每個人臉上的笑容中都充滿了新的意義,那是對家族未來和諧共存的期望和信心。

聚餐的瓶頸終究被李青的決心打破。隨著家族成員一次次的討論,李華和長輩們終於意識到,家庭聚會的模式必須隨時代而改變,以適應每個人的實際情況。

改變永遠不容易,但是當這個家族中的每一個人都開始嘗試理解與適應時,一切變得可能。李青不再是聚餐的唯一負責人,其他家族成員也開始主動參與到籌備中。他們開始分享責任,輪流承擔起籌辦家宴的任務。

「兒子,伯伯他們都說年紀大了,有時候接受新鮮事物慢一點,你別放在心上。」李華在一次周末的午後,溫柔地對李青說。

李青笑了,他看著媽媽那慈愛的眼神,內心深處湧起一股暖流,「媽,我知道了,我不會介意的。」他的話語間不再有那份責任的沈重,反而更多了一份家的溫馨。

李華拍了拍兒子的手背,又說:「從今以後,家裏的事兒,我們一起商量著來。你的意見,媽媽都支持。」

聚餐不再是李青一人的任務,它變成了家族共同參與的時刻。大家輪流主辦,不僅分擔了壓力,也讓聚餐變得更有意義和歡樂。每一次的聚會,每一個人都能帶來自己的拿手菜,大家的笑聲、閑談和歡樂聲此起彼伏。

即便是節日,李青也可以選擇陪伴父母,或者去追求自己的小確幸。他終於可以享受到那種久違的輕松與自由,不再背負沈重的家族責任。

彼此之間的關系,在這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愈發和諧,李青也在逐漸找回了家庭的溫暖。他不僅僅是李華眼中勤勞的兒子,更是家族中值得尊重和支持的獨立個體。

隨著時間的流逝,家族的聚會成了一個溫馨的標簽,不再是李青不能擺脫的負累。今夜的月色依舊明亮,但聚餐的壓力早已隨風而去。李青和親人們的笑容在月光下更加燦爛,這是屬於他們共同擁有的幸福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