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2024年哪天入梅,哪天出梅?老話「入梅有三怕」,3怕具體指啥?

2024-05-24文化

2024年哪天入梅,哪天出梅?老話「入梅有三怕」,3怕具體指啥?

5月份已經接近尾聲了,再有一個星期就進入6月份了,按往年的觀察,每年到了6月到7月之間,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將迎來一段陰雨連連的天氣。由於這段時間正好是江南地區梅子黃熟的時候,因此,從古代開始,人們就把這段時間降下來的雨稱為「梅雨」或者「黃梅雨」。

例如,在中國晉代的時候就有「 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 」的講法。另外,在南朝梁元帝寫的【纂要】中也有「 梅熟而雨曰梅雨 」的記載。

梅雨對於人們的生活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連續的陰雨天氣會讓空氣變得潮濕,衣物和家具容易發黴,並且,高溫潮濕的天氣會使病菌和細菌繁殖加快,毒蟲更加活躍。此外,梅雨季節裏雨水很多,有時候還會引發山體滑坡、建築倒塌、河道積水泛濫等自然災害。

老話說「 芒後逢壬立梅,至後逢壬梅斷 」,這裏說的「 」指的是芒種節氣,「 」指的是夏至節氣,而「壬」是古時候幹支歷法中十天幹的第九位。意思是說,芒種節氣後遇到第一個「 壬日 「就入梅了,到了夏至後的第一個「 壬日 」就出梅了。

今年的芒種節氣是在6月5日這天,芒種後的第一個逢壬的日子是在6月7日, 這一天是壬寅日,按照傳統說法,就是「入梅」的日子。

今年的夏至節氣是在6月21日,夏至後的第一個「壬日」是在6月27日,這天是「壬戌日」,按照傳統說法,就是「出梅「的日子。

按照古人的判斷方法,今年「入梅」到「出梅」正好是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是古時候氣候狀況,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按現在的天氣狀況,實際上,江南地區、長江下遊地區、江淮地區「入梅」、「出梅」時間存在顯著的跨度。

例如,江南地區最早,通常在6月初就入梅了,而江淮地區最晚,要到6月中旬才開始入梅。同樣,出沒梅時間也是依次後推。但是,不論是古人的判斷方法,還是現在的推算,入梅到出梅基本上都是一個月,這點是一致的,足以說明,古人總結的還是非常準確的。

其實,這裏說的「3怕」指的是害怕出現3種天氣,下面具體來看:

入梅日第一怕:「怕降雨」

老話說,「 雨打黃梅頭,四十五天無日頭 」,意思是說,如果入梅這天出現降雨的話,那麽就預示後期會是有很長一段陰雨天氣,這樣非常不利於農作物生長。並且,還可能會導致淹水出現,是農民最不願看到的一種天氣。

入梅第二怕:「怕冰雹」

芒種是「夏收、夏種、夏管」的階段,是農事大忙時節,像農諺「 家家忙農事,田間無閑人 」說的就是這個時候。

如果這個時候出現強對流冰雹天氣,顯然對農作物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往往會給農民帶來較大的損失。像農諺「 入梅見雹子,農民急跳腳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有入梅日怕冰雹的說法。

入梅第三怕:「怕降溫」

從氣象學上講,梅雨是冷、暖氣團相持的產物,在梅雨初期,冷氣團占上風,於是天氣濕涼,被稱為「 黃梅寒 或者「冷水黃梅 」。像農諺「 吃了端午棕,還要凍三凍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時候,按理來說,溫度應該已經顯著升高了,這時候冷空氣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的話,那麽顯然對農作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在民間還有「 黃梅頭裏穿棉衣,大雨傾盆到田裏 」的民諺,意味著還會有大水發生,對農作生長不利。因此,有了入梅日怕降溫的說法。

總的來說,入梅這天主要是怕出現以上3種天氣。您認為古人總結的有道理嗎?期待您的評論!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