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第2556篇(隨筆)【凡事莫與人「爭」】

2024-03-29文化

人生有兩境:一為追求,二為釋然。

人生中的許多物,是無需爭的,是你的,終究屬於你。不是你的,即使暫時擁有,也會以其他方式失去。唯有不爭,方能心安。

不是有那麽句話嗎:不與同窗比長短,不為同僚爭高下。這句話不僅道出了生存法則,也說透了立世的原則立場。

人生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要走的道路和生活節奏,凡此種種,不可不必去和別人比較。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在別人身上,還不如專註於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有些人活得很累,處處與他人叫勁、爭鋒,久而久之,讓自己身處困境而難以解困。這種境地,完全是因為他們處處與人爭所致。其實,人際之間應和諧相處,只要你不敵視別人,別人也不會與你為敵。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很在理: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說話,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學閉嘴。與人叫勁也好,爭鋒也罷,往往都來自於微小的事情,既消耗了時間,又浪費了好心情,還非常容易造成無法挽回的糟糕局面。原本是爭辯、爭論,最後變為爭吵。爭吵就像撓癢癢,你越撓,就越癢。有的時候,閉上嘴巴,平息頭腦,反而更能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充實自己內心的力量。

【道德經】裏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有智慧的人,是從來不屑與人爭辯的。

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特別喜歡和人爭,無論是崗位、評先、升職、晉職稱等等,都要去爭爭,即便自己不符合條件也要叫上一把勁,還有那些不論對方是什麽樣的人,無論談些什麽,他都得懟上幾句,不懟幾句,仿佛他就不存在似的。其結果是消耗了自己大把時間、感情去做些毫無意義的爭執。

其實,爭論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辯,不爭辯不代表理虧,反而是內心無愧,不屑與之相爭。和智慧的人爭辯,我們能從爭辯中學知識,其樂無窮。而面對有偏見的人、糊塗的人、不同層次的人,說話不對等,雙方都爭吵不到一起去,風馬牛不相及,只能損心耗力。

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就要懶一些,不去招惹,不拉低自己的段位。

生活中,不要和所有人競爭,不要擔心別人做得比你好。你只需集中精力打破你每天的記錄便可。

陶淵明放棄了五鬥米的富足,選擇了隱居田園,盡管失去了物質上的滿足,但他獲得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與恬靜。李白失去了升遷的難得機會,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消沈。相反,他在苦悶中立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宏圖遠誌。

也不要說什麽與世無爭,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沒有半點交集,有交集,就會有觀點,有觀點,就會有立場,有立場,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就會有爭執,這是人類絕對無法回避的事情!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無需過分執著於沿途的風景,更無需與他人爭鋒。在旅途中,我們應該學會欣賞、體驗和感悟,讓心靈得到滋養和成長。

一一寫於2024年3月28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