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掬月春波漾

2024-03-29文化

雪消冰融春已至。朝暉下的花紅柳綠,渲染春的色彩;夜色中錯落有致的月華,卻蘊含春的心事,一波又一波,在文人筆下細細鋪陳開來。

月色中的正月孟春,生機萌動是主旋律。唐代詩人劉方平在【月夜】中寫道:「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前兩句寫景,但詩人寫月,不細描光影,不感嘆圓缺,只將半片月光調入夜色中,「半人家」三個字尤為絕妙,銀白色月輝只籠罩了莊戶農舍的一半,另一面依然坐落於黑暗中。如此著色,黑者更黑,白者更白,於光影中營造出沖擊視覺的藝術美。星鬥發生傾斜變化,既回應首句「更深」二字,也揭示出因玉輪西斜而導致月華半照。後一句「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尾句中「蟲聲新透」則暗指孟春驚蟄時節。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由蟲芥之微而曉寒暖之候。最後的「透」字彰顯冬去春來生機勃發的力度感。全詩立意新巧,星月西斜,夜深人靜,一感一聽,生趣盎然,洋溢著詩人對初春的贊頌。

月光下的二月仲春,和諧兼具宏偉大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這是唐代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描繪的仲春「花朝節」勝景。春潮上漲導致江水湧動,恍若奔海接天般托起一輪明月。流動的波濤分散了月華,整個江面沒有哪一處明月照不到。海水回潮的波光瀲灩和月照千江,短短四句就勾勒出海上生明月、流光溢彩的動態美。全詩一共三十六句,「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展現了思婦對配偶追求理想的包容和支持,一改前朝「怨婦詩」中只強調單方面的情思,展現出大氣格局。「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則透過明月的視角,揭示時間與壽命的關系,完全跳出對人類自身生命的關照,將視野放至廣袤的宇宙。詩人用春、江、花、月、夜五種元素,混合天文地理現象,譜寫出一首宏大壯麗的月光曲。

月華裏的三月季春,傷感中蘊含希望。宋人張先的【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描寫暮春夜色:「……送春春去幾時回……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這首詞是一首傷春之作。上片主要寫詞人的思想活動,是靜態的,感傷年華易逝,追憶青春時光;下片詞人即景生情,動態中極具空靈之美。夜幕降臨,獨自到小園排遣苦悶,濃雲遮蓋月色,正要遺憾而歸,此時,「雲破月來花弄影」,「破」「弄」二字,極其細致,靜態畫面生動起來:風吹雲破,月華散出,花影扶疏,影姿曼妙。一天將盡,意外感受到即將流逝的春意,憂傷中略帶幾分賞春偶得佳景的欣喜。其實,浩蕩東風歲歲有,春天也會年年到人間,人生的際遇亦如此,珍惜當下,對未來就永不喪失信心。全詞字句凝練,尤其是「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句,被後世譽為描摹晚春月色的神來之筆。

古人借月懷春,唐詩宋詞的感慨,句句都是這個季節的精魄。在文字的海洋中,我掬水捧月,春波蕩漾。

統籌:思維與智慧雜誌社編輯出版中心

編輯:小夏

稽核:余從

校對:小維

文章來源 :【思維與智慧】原創版

圖片:沐陽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