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簪花」的風還是吹到了溫州大學!戲從溫州來,向著世界去

2024-03-29文化

一城春色滿街花,最喜人間四月天。近段時間以來,簪花穿古裝在青年群體中火出圈,相關短視訊、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溫州大學在特色專業南戲和戲曲研究的「加持」下,校園裏的「簪花」風越刮越勁。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原生態的南戲或許早已不復存在,但古老戲曲文化卻世代相傳,以不同面貌、不同載體、不同形式在每一代人中沈澱為「活態記憶」。

源自甌越大地 專家領航推進南戲研究縱深發展

當悠悠甌江水從古城溫州溫柔地蜿蜒而過,甌越大地成為無數戲曲家們追根溯源的地方,因為中國戲曲之祖——南戲,就誕生在這片熱土上。南戲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種成熟的戲曲形式,是從古劇到近世戲曲轉變的關鍵環節。

進入溫州大學北校區人文樓尋訪,會看到「中國南戲藝術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傳統戲曲研究與傳承中心」等古色古香的研究機構牌匾,陳列室裏則珍藏著與南戲相關的「那些人」「那些物」。溫州大學與南戲的故事要從十多年前開始說起。2012年,溫大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使命,大力推進南戲研究的縱深發展,引進著名南戲研究學者——俞為民先生為特聘教授,專門成立南戲研究中心,開辟南戲文獻陳列室。為什麽選擇來到溫州、進入溫大鉆研南戲?俞為民「揭秘」道:「南戲發源於溫州,研究南戲對溫州大學的學科發展乃至溫州的戲劇研究,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俞為民與南戲打交道超過50年時間,他向喜愛南戲的年輕學子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研究南戲,最基礎的就是對古籍文獻進行校註、考證,然後還要從南戲的曲律、思想內容、藝術形式、劇本創作等方面入手,做一些研究。第三個階段,就是對南戲進行宏觀的總結,形成總論性的研究,比如南戲發展史、南戲通論等。」

傳承百年學脈 打造全省唯一A類文學研究基地

加強南戲研究,有助於提升甌越文化、浙江文化在全國的影響力,也有助於深化對中國戲曲史和文學史的理解。溫大戲曲研究傳承教師團隊擁有百年學脈傳承,現已形成以俞為民、王漢民、王誌毅、張真等知名學者為核心成員的教學研究團隊。

值得關註的是,溫大人文學院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創新提出「戲曲思政」的系統理念,將戲曲教育全面融入學生美育課程、學科競賽和社會實踐等。該學院已連續15年建設學生社團紅樓戲曲社,備受大學生們喜愛。戲曲社開展了送戲下鄉、「高山流水越相逢」溫州市非遺進校園、戲曲藝術進課堂等活動,引導學生傳承傳統戲曲文化。相關負責人透露,戲曲社曾承辦第二屆全國高校戲曲社團清音會,來自東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21所高校的戲曲社團參與演出,吸引了超100個學生社團線上觀看直播,以「年輕化、時尚化、科技化、國際化」的創新手法和表現手段進一步打響了「百戲之祖是南戲,南戲故裏在溫州」的文化品牌。

記者還了解到,溫大戲曲研究傳承教師團隊在日常教學中因材施教,根據在讀學生的興趣專長,量身客製培養計劃。比如該校2015級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林施望,他的本科專業為商務英語,俞為民便為他規劃了南戲域外傳播的研究方向,幫助林施望在攻讀碩士階段就完成了40萬字的譯著,助力南戲走向全世界。

俞為民(前排左二)

經過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溫大南戲研究結出累累碩果——2018年以來,該團隊指導的碩士研究生近60人,其中已畢業45人,近10人考取了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名校博士研究生,幾乎每屆都有學生獲得校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計畫。如今,溫大戲曲學術體系研究已在國內享有一定知名度,該校「浙江傳統戲曲研究與傳承中心」為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A類重點研究基地,是全省6個A類重點研究基地(含浙江大學)中唯一的文學類研究基地,極大提升溫州大學在南戲研究領域的地位,持續擦亮溫州「戲曲故裏」文化金名片。

註重科研轉化 推動甌越特色南戲文化破圈出海

除了培育英才、專註科研外,溫大戲曲研究傳承教師團隊還註重科研成果轉化,主動開展決策咨詢和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和助推文化強國和文化強省戰略。該校「浙江傳統戲曲研究與傳承中心」作為聯合策劃單位參與溫州市南戲文化園文化環境布置的規劃設計,為2023年央視戲曲春晚的前期錄制提供專業的學術指導及相關文獻資料;團隊還參與瑞安市南戲文化小鎮建設,與瑞安市文廣旅體局共商瑞安南戲小鎮發展規劃,探討「高則誠紀念堂」「【琵琶記】主題文化公園」等相關規劃設計方案,助力打造「高則誠故裏」文化名片。

2023年年底,溫州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實施「強城行動」三年計劃,要將溫州打造成新時代的文化高地。當千年文脈與城市現代文明不期而遇,兩者間將如何相得益彰、美美與共?俞為民表示,「南戲」和「戲曲」是溫州的重要文化標誌,溫州在文化建設上要做足「南戲」和「戲曲」的文章。「戲從溫州來,向著世界去,要大力宣傳‘溫州是南戲故裏’的理念,帶著溫州的戲走出去,助推‘國粹’成為‘國潮’,推動中華文化破圈出海。」俞為民充滿期待。其在南戲研究方面的真知灼見,從3000多條意見、建議中脫穎而出,被市委政研室與市政府研究室、市新聞傳媒中心聯合評定為「強城有我、共赴未來」問計於民活動的「金點子」之一。

溫州人、溫州戲、溫州情。900年前,溫州為中國戲曲史書寫開篇,奠定了中國戲曲的藝術體系與基本格局;900年後,作為當代中國戲曲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城市,溫州賡續文脈、守正創新,這是「南戲故裏」的文化使命,也成為了溫州大學必須要答好的時代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