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梅花樹下藏金銀

2024-05-05文化

上海松江府有一人,姓韓,名漱山,為人富而好禮,見義勇為,在鄉裏有善人之名。

相傳,韓家致富頗為傳奇,足可諷刺世間。

韓漱山生在貧苦人家,父親在秀野橋西開了一家小店,依靠裁縫手藝,為人制作衣服。

韓翁手藝雖微賤,而好善不倦。

某年歲尾,天降大雪,韓翁工作到子夜分時,正欲上床就寢,忽聽門外有嘆息聲,遂秉燭夜視。

開啟屋門,門外有一人倚門而坐。

韓翁詢問此人何故到此,客人應曰:我是上海某店中夥計,從乍浦收帳回來,天色已晚,覓船不得,周圍也無旅店,故此想在門口將就一晚。

韓翁駭然曰:君既是收賬回家,囊中必有金銀,何能露宿門外?即使無金銀,冰天雪地,酷寒殺人,何能將就?我家雖狹小,尚可蔽風雪。

說完,延請客人入屋。

韓翁見客人衣服鞋襪盡數濕透,瑟瑟發抖,遂取出自己過年所穿新服,令其更衣。

客人更換新衣後,韓翁為其溫酒設饌,寬慰曰:這件衣服,是我店中售賣的成衣,你拿去禦寒,不要嫌棄就好。

當時,客人被風雪所傷,饑寒交迫,身體幾乎難以自持,得韓翁殷勤款待,遂感謝不絕於口。

食畢,韓翁為其鋪床,取出被褥,令客人一解困乏。

天明後,風雪愈大,船不能行,韓翁復留客於家,勸客人風雪停息後再走。

韓翁復為客人設酒宴,款待之,面無厭色。

當晚,客人謂韓翁曰:感恩君長高義,無以為報。聽說本縣米價甚低,若能將米運到上海售賣,必能獲利。我收賬回來,囊中有余銀,今日借君三百兩紋銀,請君作此貿易。

韓翁聽罷,正色辭之,客人唯唯,點頭稱是,遂不再提起。

次日,風息雪停,韓翁為客人雇船,送客人上船行路。

待纜繩解開,客人於船上曰:昨晚,我所說三百兩紋銀,已放在床鋪下,君回家自取之。元宵節時,我在小店恭候大駕。

韓翁聞言錯愕,欲歸還,船已揚帆而去。

不得已,韓翁歸家取視,床鋪下果有客銀三百兩,姑且取之。

正月裏,韓翁以紋銀買米趕赴上海,打聽路人,問訊至米行店,恰好遇見客人從店中出。

客人一見韓翁,撫掌笑曰:君真乃誠信之人也!

韓翁告訴客人,買米若幹鬥,現已運抵上海,可以卸貨。

客人拉著韓翁去見米行店主,對主人言道:眼前君子,便是去年我收賬猝遇風雪蒙其救助者,今日運米至矣!

主人聞言謝曰:此夥計,攜帶金銀露宿,若非先生相助,幾遭不測。今日復能運米如期而至,見財不貪,見利不取,君之高行,有古仁人之風。

韓翁聞言,作揖遜謝,愧不敢當。

主人命人開啟正廳,延請韓翁入內,設酒宴,待之以上賓之禮。

席散後,主人命前客陪韓翁出遊,待遊玩歸,韓翁隨身行李已被取來,遂留宿齋中。

次日晨起,韓翁將買米賬目交付前客,囑咐前客搬運糧米上岸,打算回家。

前客笑曰:米事已處置妥當,請君小住幾日,莫動歸思。昨日,與君出遊,大慰平生。

韓翁居停上海數日,米行主人復設酒宴款待,延之上座,謂翁曰:君所運之米已售罄,獲利甚多,此功有君一半勞苦,應瓜分金銀乃可。再有,請君不辭勞苦,代為販運糧米,所得利潤與君平分,不知尊意如何?

主人說罷,隨手拿出一錠巨金置於韓翁面前,開言道:此一錠金,乃君應得,切莫推辭。

韓翁意欲不受,主人強之,翁不得已而受之。

韓翁謂米行主人曰:既蒙委任,敢不效力,然我亦有所請,不知是否可行?

主人曰:願聞其詳!

韓翁曰:我聽說行善必昌,今日既受金銀,我意欲從中拿出二成,周濟貧苦,若遇某地有善舉,也想盡力為之。但我生在貧寒之家,欲作此事,金銀出自於公,必得公準許,而後方敢行之。

主人聽完,許諾韓翁盡管去作,隨即取出兩千紋銀贈予韓翁。

自此,韓翁行善不遺余力,而所運米糧,獲利甚厚。

不到數年,韓翁資財稍寬,遂在秀南橋附近買下一座老宅,宅主將宅院一切舊物悉數賣給韓翁,此老宅就是韓翁新家了。

親眷將移居老宅,韓翁先行入內打掃,方便親眷定居。

正打掃時,韓翁見一破爛賬桌,賬桌上有許多字紙,因愛惜字紙,韓翁不忍字紙遭人踐踏,於是一邊收拾,一邊生起火爐,且閱且焚,俾使字紙化為灰燼。

未料想,韓翁正燒紙時,見廢紙當中有一舊冊,類似日記本,上寫道:如欲銀用,在梅樹下。

韓翁驚異,而環顧宅院,院中並無梅樹,以為是戲謔之語,遂將舊冊放置一旁,權且勿焚。

宅院後,有小樓數楹,扶梯腐朽敗壞,須拆除重新制作扶梯,方可使用。

韓翁出身清貧,習勞已久,於是手持掃帚打掃扶梯,忽見院墻側有一株畫梅樹,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恍然憶起舊冊有言:如欲銀用,在梅樹下。

韓翁心知,此梅樹下必藏有金銀,遂在黃昏後,率家人秉燭挖掘。

梅樹下平鋪石板,用手搖之,石板松動。

竭力翻起石板,石板下整齊排放四大缸,缸中裝滿黃白之物,黃者金,白者銀,遂成巨富。

韓翁自此為善益力,其子韓漱山秉承家訓,遇善必為,不以小善而忽之,況大善乎?

韓漱山之子叫韓洛卿,如今已中舉,余子余孫,學問斐然,概善報未有涯也!

西歸老人評曰:

汪先生到上海松江府遊覽時,對韓翁一事知之甚詳。

韓翁讀書不多,日常說話作事必由衷心,出言必真,作事無偽,這是他的為人。

對於樂善好施一事,韓翁無絲毫勉強,皆出於一體至誠,大有饑溺由己氣象。

什麽叫饑溺由己?

見人饑寒,如同自己饑寒,見人溺水,如同自己溺水,感同身受,欲行救助,就是饑溺由己。

善行義舉,能作到饑溺由己境界,大為不易,韓翁稱得上天賦異稟。

讀【了凡四訓】,袁了凡遇雲谷禪師教授,自此改過遷善。

袁了凡最初行善,行得很勉強,他得用功過格監督,逼迫自己日日斷惡修善。

之後,袁了凡漸入境界,看得開,放得下,從有求到無求,行善時再無一絲掛礙,完全出於一體至誠。

袁了凡至誠行善是修出來的,其間經歷了一段曲折,而韓翁則不然,他不需要歷練,生下來就會,生下來就能體悟到至誠之意。

子曰,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對於斷惡修善一事,袁了凡從學而知,韓翁似乎是生而知之,不必經由學也!

通讀本篇故事,韓翁先遇貴人相助,再得四缸金銀,好像致富很容易,果真容易麽?

講一個故事中的小細節,諸位細心體悟。

客人棲息韓翁門外,韓翁延之入內,取出自己過年穿的好衣重裘,令客人更衣。

韓翁是窮苦出身,平常穿衣縫縫補補,能湊合且湊合,絕無好衣可穿。

過年時,韓翁制作了一件新衣,這件新衣韓翁舍不得穿,可猝遇客人,他把新衣給客人披上了。

說明什麽?

對待陌生客人,超過自己!

韓翁擔心客人不好意思更換新衣,於是撒謊道:這件衣服,是我店中售賣的成衣,你拿去禦寒,不要嫌棄就好。

假如客人得知新衣是韓翁過年時所穿,讓客人情何以堪?

所以,韓翁不得不撒謊,謊稱是店中成衣,無關緊要,請客人更衣禦寒。

只此一件事,便能知曉,韓翁待人出於至誠,能切身體悟客人饑寒之苦。

經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觀韓翁亦復如是。

如謂其不然,我敢斷言,99%的世人即使能請客人入屋,能令客人更衣,而所更之衣絕不是自己舍不得穿的新衣,多屬舊衣,是這樣吧?

新衣舊衣皆能禦寒,不同之處在於,新衣有敬客誠意,而舊衣沒有。

既無誠意,如何能稱一體至誠?

韓翁致富,事上容易,心地上不容易,多數人心地不如韓翁,即使有些善行義舉,可仍未達到韓翁一體至誠境界。

小善人尚且不及,何況惡人?那些見客人倚息自家門外,反將客人驅走令覓住所之人,自不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