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四聖試禪心,沙僧的反應為啥最大?我想起了張愛玲的【色戒】

2024-01-02文化

西遊記:四聖試禪心,沙僧的反應為啥最大?我想起了張愛玲的【色戒】!

文/姜子說書

沙僧急去取來與師父看時,卻是八句頌子雲:「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西遊記】故事裏,觀世音菩薩為了考驗取經團隊,請了黎山老母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四人化作一個寡母和三個少女,上演了一場坐山招夫,考驗物件恰是唐僧師徒四人,個個都有份。

那婦人道:「因是先夫無子,即把他們當兒子看養,小時也曾教他讀些儒書,也都曉得些吟詩作對。雖然居住山莊,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類,料想也配得過列位長老,若肯放開懷抱,長發留頭,與舍下做個家長,穿綾著錦,勝強如那瓦缽緇衣,雪鞋雲笠!」

豬八戒自然是貪戀這般富貴和美色,只是唐僧雖說是呆呆掙掙,便似雷驚的孩子,最後還是堅持取經,選擇見性明心返故鄉。這黎山老母卻不似其他女子,專盯著唐僧招贅,見這老師父不許,退而求其次,便說只留下他一個徒弟也可。

那婦人聞言大怒道:「這潑和尚無禮!我若不看你東土遠來,就該叱出。我倒是個真心實意,要把家緣招贅汝等,你倒反將言語傷我。你就是受了戒,發了願,永不還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個。你怎麽這般執法?」

於是乎,唐僧推大徒弟孫悟空,行者推二師弟豬悟能,唐三藏又推三師弟沙悟凈,齊天大聖只是一句「我從小兒不曉得幹那般事」便把自己摘了個幹凈,他早就知道眼前這四人乃是菩薩化身,豬八戒則半推半就來了句「從長計較」,沙和尚的反應就大了。

沙僧道:「你看師父說的話。弟子蒙菩薩勸化,受了戒行,等候師父。自蒙師父收了我,又承教誨,跟著師父還不上兩月,更不曾進得半分功果,怎敢圖此富貴!寧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幹此欺心之事。」

【西遊記】故事裏,孫悟空小名「六耳獼猴」,應一個「嗔」字,俗稱六識之「耳聽怒」,面對這種事,他純粹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

孫大聖心中明白,微微的笑道:「怎麽說?」長老道:「你看我們睡在那裏耶!」行者道:「這松林下落得快活,但不知那呆子在那裏受罪哩。」長老道:「那個受罪?」行者笑道:「昨日這家子娘女們,不知是哪裏菩薩,在此顯化我等,想是半夜裏去了,只苦了豬八戒受罪。」

【西遊記】故事裏,豬八戒至始至終,都沒能改了他的心性愚頑,一味懞直,但西天如來佛祖也不過指望他當個凈壇使者。因為豬八戒隱喻貪嗔癡三毒之中的貪念。

「有頑心,色情未泯」,於豬八戒而已,不過是一念之間,就好比他調戲完蜘蛛精,絲毫不影響他穿起褲子就舉起釘耙不認人,倒沒有半點憐香惜玉之心,這色心,一時半會之間也就戒了。

呆子不容說,丟了釘鈀,脫了皂錦直裰,撲的跳下水來,水上盤了一會,又盤在水底,都盤倒了,喘噓噓的,精神倦怠。八戒卻才跳將上來,現了本相,穿了直裰,執著釘鈀喝道:「我是那個?你把我當鮎魚精哩!」呆子一味粗夯,顯手段,那有憐香惜玉之心,舉著鈀,不分好歹,敢上前亂築。

若說豬悟能戒不了的,倒是五葷三厭,所以,他的肚子永遠都是消不了的,便是孫悟空威脅要打他,也無濟於事,因為豬八戒隱喻的是身口業。凈壇使者之名,對應的也是身口業。

這呆子念動咒語,把頭搖了幾搖,叫「變!」真個變過頭來,就也象女孩兒面目,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象。行者笑道:「再變變!」八戒道:「憑你打了罷!變不過來,奈何?」

張愛玲寫過一篇【色戒】,意思是說:「色易戒,情難防。」因為貪欲色念,只是一時沖動罷了,潑一盆冷水,也就澆滅了。但若是動了情,那一顆水晶玻璃玲瓏心,若是打碎了,可怎地好?直似那卷簾大將打碎了琉璃盞,每日只好受那萬箭穿心之苦。

怪物告道:「菩薩,恕我之罪,待我訴告。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卷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余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沒奈何,饑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不期今日無知,沖撞了大慈菩薩。」

那年蟠桃會,女兒節,可意的人兒風風流流眼前過,卻辜負了卿卿懷抱枕上書。卷珠簾,蹙蛾眉,酒醉心兒碎,打破了琉璃盞中醋壇子。玉皇怒,朱顏改,當年分桃之情,化作今日欺君罪。

怎奈何,婆娑世界說堪忍,流沙苦海永沈淪。多心經,多情人,五蘊皆空看不破,去哪裏找尋那堅定的選擇,不過是夢幻泡影人生。黃婆赤子,奈何橋上孟婆湯,斷腸人在天涯,喝它個地久天長,忘卻余生不了情。

魔障迷心只是癡,八百裏流沙萬丈洪。東連沙磧,兩抵諸番;南達烏戈,北通韃靼。仙槎難到此,蓮葉莫能浮。余生若沾了一個情字,仙佛也枉然。那句寧死也要往西天去,大抵是照見了自己那張晦氣色臉。紅孩兒呀,終究還是去當善財童子有前途。

富貴迷人眼,美色動人心,卻也只是皮肉之歡,若有不生不滅的佛音,瞬間便頓悟,立地可成佛,誠然不過是以貪止貪罷了。怎敵得繼子蔭孫的夙願,三生三世的情緣,執念在心,便是金箍五個,見肉生根,越抹越痛,也不過是徒生煩惱,哪肯放下?四聖試禪心,凡塵俗念最難消。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