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劉禹錫「莫道桑榆晚」中的「桑榆」到底何意?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2024-06-02文化

情緒低落的時候,我總是喜歡讀一讀劉禹錫的詩歌,收獲一點小小的振奮。

劉禹錫被後人稱為「詩豪」,他的詩有哲人的意誌和詩人的熱情,極具藝術張力,如: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等,具有傲視憂患、迎接苦難、超越苦難的情懷。

在劉禹錫的詩中,還有一句我非常喜歡——「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句詩被參照的頻率非常高。那麽,詩中的「桑榆」該如何理解呢?

還是先說說劉禹錫這句詩的由來和出處吧。

政治見解和詩歌風格相似,並稱「劉白」的劉禹錫和白居易是彼此難得的知音。但二人經歷坎坷,天各一方。

公元826年,二人在揚州第一次見面。公元836年,劉禹錫和白居易都居住在洛陽,兩個人一唱一和,相得益彰。遺憾的是,此時的他們都已經白發蒼蒼。

白居易寫【詠老贈夢得】,向劉禹錫吐槽年老的不便: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餘。

這首詩大意是說老年生活比較可憐,身體不好,也沒有人憐惜。

劉禹錫收到後,馬上寫詩一首安慰白居易:

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接著白居易的話題,開篇則說:「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對白居易的觀點表示認同,並進一步贊同說,人老了,身體消瘦了,衣帶常常緊縮了,頭發稀疏了,帽子便自動偏斜了,為了愛惜眼睛而廢棄書籍不讀了,經常請醫生調理、治療,是為了延年益壽。

這些話,與白居易詩中的嘆老傷老並無二致。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劉禹錫並沒有停留在傷老嘆老的俗見上,而是提升一步說,人老並不是壞事,老有所長,閱歷增多、經驗豐富、為人沈穩……的的確確,老也不是一無是處啊。

更令人極其振奮的是,劉禹錫又寫出了一句千古名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提出了對人老的全新的看法:

第一,不要看夕照短暫,它形成的晚霞還能映滿天空。

第二,雖然老年時光被「安排」在了人生的最後階段,但它卻能展現出人生其他階段所沒有的光彩。

第三,既然黃昏的微霞尚能滿天,老年人也能讓幸福的光彩照亮了老年生活的各個方面。

詩中透露出的積極樂觀、豁達大度的人生觀,千百年來,不知激勵過多少讀者。

當然,在這句詩中還有一個難點:「桑榆」該如何來解釋呢?

有人說,就是桑樹和榆樹啊!

這話只對了一半。

古人植桑樹和榆樹,是借以謀生、養老、傳子孫。因此家宅周圍必有桑榆。

古人的房屋比較矮小,太陽落山時映襯在天空的唯有桑榆,而有太陽落在桑榆樹下的說法。後人以桑榆比喻人生事業、家鄉、故裏。

另外,據朱熹【詩集傳】在【桑柔】篇中註釋:「桑之為物,其葉最盛,然及其采之也,一朝而盡,無黃落之漸。」

也就是說,盡管桑葉繁茂,但是為養蠶所用,一朝就采光了,桑樹沒有像其他樹木一樣慢慢地掉光樹葉。

古代文人見此情此景,感時傷懷,聯系到人生的倏忽而逝,便容易滋生出感傷之心。後來,多用「桑榆」來比喻「人之暮秋、人生暮年」。

劉禹錫在詩中正是用到的,正是這個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