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齏字怎麽讀?是什麽意思?「斷齏畫粥」是什麽意思?有什麽故事?

2024-04-09文化

大家好,今天分享斷齏畫粥的齏字,本篇是關於「齏」字的學習筆記。

斷齏畫粥 拼音 duàn jī huà zhōu 指食物粗簡微薄。形容貧苦力學。

「斷齏畫粥」這個成語源自宋代釋文瑩的【湘山野錄】中「範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是關於範仲淹的故事。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年輕時因家境貧寒,在長白山的僧舍中讀書。為了節省糧食,他將煮好的粥放置過夜,粥凝固後用刀切成四塊,每天早晚各取兩塊食用。而「斷齏」則是指他將少量的切碎蔬菜(如韭菜、蒜等)作為配粥的佐料,簡單而節儉地度過每一天。

這個故事傳達了範仲淹在貧困中依然堅持學習和自律的精神。他透過「斷齏畫粥」的方式,不僅體現了生活的節儉,更象征了他淡泊明誌、不為物質所累的高尚品質。這個成語後來被用來形容那些生活簡樸、勤奮學習的人,以及那種在艱苦環境中仍保持樂觀和堅持的態度。

所以,我們要明白:真正的幸福和滿足並不取決於物質的豐富,而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

齏字讀音 jī 筆畫為15,部首為齊 ,繁體為齏,屬於上下結構的漢字。

「齏」字的本義指的是搗碎的姜、蒜、韭菜等調料,這些食材在古代廚房中被細細切碎,用作調味。這個字形象地描繪了食材被切割成細小碎片的過程,體現了烹飪中對細節的註重和對味道的追求。

在【說文解字】中,「齏」被解釋為「也」,即切碎的意思。 這個字的形象和含義,都與食物的加工和人們的生活習慣緊密相關。

【康熙字典】中關於「齏」字的解釋為:

齏,【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箋西切,音賫。【說文】也。 又膾酢也。【周禮·天官·醢人註】凡酰醬所和細切為齏。一曰搗辛物為之。辛物,姜蒜之類。 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亦作䪠。

如圖:

從【康熙字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

「齏」字的讀音在【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箋西切,這些是古代的反切法,讀作 jī 。含義主要與食物的加工有關。

【周禮·天官·醢人註】中提到「凡酰醬所和細切為齏」,這裏的「酰醬」是指醋和醬油等調料,與食物細切混合在一起就成為了「齏」。

同時,這個註釋還提到「一曰搗辛物為之」,意味著「齏」也可以透過搗碎辛香料(如姜蒜)來制作。

「亦作䪠」表示「齏」字還有其他的寫法。

齏字字源演變如下圖:

齏字異體字如下圖:

總而言之:「齏」(jī)字表示搗碎的姜、蒜或韭菜等,用於描述食物的細碎狀態。

今天的學習筆記就寫到這啦,這就是我們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希望我學的這些,對大家有所幫助,不妥之處,請指正!一起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