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書法:王獻之臨終前的這幅字,超越了父親!

2024-02-21文化

王獻之【地黃湯帖】,又名 【新婦地黃湯帖】,現存墨跡是唐人墓本(又傳為米芾臨本)。【地黃湯帖】用筆外拓,筆畫圓腴而縱逸,極富節奏感。起始「 新婦」兩個字寫得古樸凝重, 「服」字以後,漸漸放開,到第二行已很灑脫,筆畫連綿流暢,提按一任自然,縱放自如,充滿韻律感。此帖點畫精謹,用筆一絲不茍,是研習行書須精心探究的法帖之一。

根據有關的歷史事件推斷,此帖當寫於東晉太元十一年(386),是王獻之生平最後一幅作品,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王獻之到唐太宗的近三百年裏,王獻之在書壇的地位,一度超越其父親王羲之,成為那段時期備受百姓喜歡、多位帝王推崇的的「書聖」,而【地黃湯帖】也成為歷代臨學的經典之作。

原文:

新婦服地黃湯來,似減。

眠食尚未佳,憂懸不去心。

君等前所論事,想必及。

謝生未還,可爾?

進退不可解,吾當書問也。

譯文:我愛人服用地黃湯以來,病情似乎有所減輕,但睡眠和飲食仍然不好,我的憂慮無法消除。你們先前所討論之事,想必已經談到了。謝生沒有回來,這是為何?他進退無常,實在令人費解,我要寫信去詢問他。

單字解析

王獻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瑯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外戚大臣、書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簡文帝司馬昱女婿、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嶽父。

少負盛名,才華過人。得到宰相謝安賞識,歷任本州主簿、秘書郎、司徒左長史、吳興太守,累遷中書令(號稱"大令")等職,先後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為妻,嫁女於太子司馬德文(晉安帝)。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時年四十三歲 。無子,過繼侄子王靜之為嗣。晉安帝繼位,憑借女兒王神愛成為皇後,獲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號為"憲"。

王獻之精習書法,與其父王羲之並稱"二王",擁有"小聖"之稱,正如李誌敏評價:"王獻之和父親王羲之今草大成,高韻深情,百代服膺"。 與張芝、鐘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張懷瓘的【書詁】評為"第一等"。 善於作畫,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評為"中品下"。

王獻之一生的書法藝術並不守舊,且與父不同,字身喜帶長形。王獻之家學淵源,學習勤奮。其詩文書法,為東晉後起之秀。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不亞於父親王羲之,父子合稱二王。

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誌,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於神智"。他的用筆,從"內拓"轉為"外拓"。

他的草書,更是為人稱道。俞焯曾說:"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傳世草書墨寶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等,皆為唐摹本,他的【鴨頭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絹本。清代吳其貞在【書畫記】裏對此帖推崇備至,認為:"(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清朝乾隆皇帝將它收入【三希帖】,視為"國寶"。

王獻之學書和他的父親一樣,不局限於學一門一體,而是窮通各家。所以能在"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終於取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書跡有宋米芾臨的【中秋帖】等。

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巨子。父親王羲之的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筆法基礎。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采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謝安曾問他:"你的書法與令尊大人相比,怎樣?"王獻之道:"當然不同,各有所長。"謝安道:"旁人評價不是這樣。"王獻之道:"旁人哪裏知道?"

他還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位,由於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

王獻之的楷書父子聞名之世,唐宋以下的書家們,寫楷嚴整俊美,媚俏的筆調。他們父子倆的楷筆,真可是千古不朽,萬世流傳,有不可磨滅的吸重力。桓玄很喜愛他們父子的書法,做了兩個書袋,分別裝著他們父子二人的字畫,放在左右欣賞。

由晉末至梁代的一個半世紀,他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其父王羲之。梁書畫家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說:"張芝驚奇,鐘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將四賢並稱。而宋齊之間書學地位最高者則一度推王獻之。獻之從父學書,天資極高,敏於革新,轉師張芝,而創上下相連的草書,媚妍甚至超過其父,窮微入聖,與其父同稱"二王"。梁陶弘景【與梁武帝論書啟】雲:"比世皆尚子敬書","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於逸少亦然"。當時幾乎成了王獻之的天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揚王羲之而貶抑王獻之,一些書法評論家才開始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比不上他的父親王羲之。但是北宋書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獻之學習。現代著名學者、書法家胡小石更認為張旭、懷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獻之草書發展而成的。

張懷瓘在【書估】中評其書法為第一等, 並評其真書第四、行書第二、章草第一、草書第三,與其飛白書都為神品,他的八分書則被列為能品。庾肩吾【書品】將王獻之的書法定為上中品,而盛熙明在【法書考】中則將其書法列為上品。

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數量遠遠沒有王羲之那麽豐富。因唐太宗貶獻之而不購求其書作,內府的王獻之書跡"僅有存焉"。宋初的書法,並舉"二王",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十卷,這就是著名的【淳化閣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賜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單著錄王獻之書帖的有七十三件,經後人考證為偽作或他人所書者達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雅好王獻之書法,【宣和書譜】所收的王獻之書跡增至八十余件。但這些墨跡本絕大多數沒有保存下來,僅存的墨跡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歷代刻帖還保留著一些真跡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