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地域文化的守望者——讀陳硯發五卷本【讀平江】

2024-05-25文化

平江是一處山明水秀的神仙福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連雲、幕阜兩座大山,在南北對峙而立,汨羅江夾在兩座大山之間,從東向西貫穿全境。山上林木茂密,山下阡陌縱橫。雖屬山區,但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四季分明,百姓倉廩實而知禮儀。在沒有高速公路的年代,往南去長沙,往北上武漢,兩頭各要透過一條險峻的盤山公路。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平江成為一個精致而典型的農耕文化樂園。

歷代都有讀書人著詩文描述平江的勝景。到了二十一世紀初葉,卻有一位農家出身的本土學子陳硯發,用十余年之時日,以皓首窮經的決心和毅力,捧出五卷本【讀平江】。凡一百三十余萬言,對平江全方位、全像攝影般的描繪與解讀,堪稱一部平江的大百科全書,一座豐富翔實的農耕文化博物館!

【讀平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對山川地理的描繪,可謂盡善盡美。由於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境內眾多名山勝景,作者幾乎無一遺漏。而且以景記事,以景述人。比如黛屏源,樹木為大地著黛色,以河流為屏障,以井水為源頭,村裏男耕女織,怡然自樂,一處清新明麗的人間樂園。長壽街的「古樸典雅,青嵐環擁,汨水如帶,潺流交錯」;還有沿邊小鎮龍門的前世今生;以及雄關險隘,田園小溪,應收全收。通讀全書,一幅群山環抱,綠水縈繞的平江美景長卷,便鮮亮艷麗的出現在人們面前。

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對民俗文化的挖掘讓人耳目一新。民俗即是一個地方生活方式,反映一個地方的底色,最能引起人們長久的回憶。【平江木匠】【平江剃頭匠】,記述匠工們的行狀,行規,工作方式。他們的一招一式,都十分講究,傳承的是行業祖師爺的風範。【平江的煙茶】制作方式特殊,色香味特殊,享用的人群也特殊。因為煙茶只向有著強烈田園情懷的人展示其魅力,局外人難解個中滋味,更無法進入其所蘊含的那種絕妙佳境。至於【平江的情席】,菜品之豐富,儀式之講究,氣氛之莊重,那不是吃飯,而是一次禮儀盛典的體驗。而平江民間的祭祖、改墳,婚喪喜慶,都有著濃厚的禮樂文化的內涵。其流行的方式,既實在又周到,即便是細微末節,也決不敷衍,體現了「禮樂文化」最完善、最接近的本意的表達!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品對歷史秘辛的研究,盤根究底,可以說觸到了歷史的最深處,而且是獨此一家。【天嶽考】【皇壇考】,尋找人文始祖伏羲在平江的足跡;安史之亂後,六相隱平江,此中當然有故事;還有屈原、李白、杜甫與平江的不解之淵緣……這些秘聞經過陳硯發挖掘出來,人們就看到從遠古到今天,平江有著怎樣震古鑠今的動人風采!梅仙為什麽叫梅仙?是因為一名「邊部小吏」梅福,敢於指出朝廷的弊端而記載於史書經典【資治通鑒】。如此,梅福頭上便有著不凡的光環。他晚年隱居此處,地名故稱梅仙……總之,平江的一村一地,都有著厚重的歷史沈澱。先賢說,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當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大門口,回望平江曾經的歷史遺跡,一種出自內心的自豪與自信便油然而生!

這部作品對人文關懷的執著,也使人感觸到一種暖暖的歷史溫情。托田周家、清水淩家、三陽黃家,長慶李家……這些家族曾經的顯赫、還有他們歷經百年或數百年的興衰,促進了平江的繁榮興旺,並且開掘了縣域歷史的深度;李元度、余虎恩、蘇輿……這些精英在他們時代的作為,又極大的擴充套件了平江歷史的廣度。當歷史進入二十世紀的中葉,平江五十二位開國將軍,為共和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凡此種種,都是山川之幸,地輿之福!

陳硯發是一位地域文化的守望者。五卷本【讀平江】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作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大量的閱讀和研究。為了這部作品,陳硯發遍讀【尚書】【國語】【吳書】【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經典古籍,還包括了各種稗官野史,閑書雜記。他遠離外面那個喧囂的世界,甘於寂寞,在故紙堆裏艱難尋覓,在書籍的海洋裏披沙揀金,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所付出的艱辛是不言而喻的。當然,陳硯發也有別人難得的優勢。他曾經擔任過縣裏的主要職務。這樣,他有機會跑遍平江的山山水水,對縣境內的山川地理,風物人情,早已了然於心,這給他的研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再有,陳硯發早年以創作小說散文為主,而小說散文是語言的藝術。優美的文學語言,則是把讀者引進作品的入場卷。文字不過關,是作者自己把讀者拒之於門外。陳硯發的文學語言,具有明快靈動的特點。他後來改做學術研究。這樣子的結果,使得他的學術文章,一點也不呆板,沒有些微枯燥,充滿文學的光澤,如此,便極大的拉近了作品與讀者的距離。【讀平江】其所以流暢好讀,原因蓋出於此。

我是還差一個月滿十七歲的時候來到平江的,四十一歲離開。生命中最美好青春的年華,四分之一個世紀,是在平江的青山綠水中度過的。讀陳硯發的作品,因此感到特別熟悉,特別親切。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五卷本【讀平江】必將長久的顯示其文學和史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