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再論「五帝」與「五色帝」

2024-03-06文化

再論「五帝」與「五色帝」

傳統觀念中的正史以司馬遷【史記】為首,【史記】又以【五帝本紀】開篇。

「三皇五帝」是我們習稱的上古帝王。「三皇」在司馬遷看來屬於傳說,因而沒有正式列題。【史記·五帝本紀】以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為「五帝」。

第一, 「五帝」名單的多個版本,「五帝先後說」還是「五帝同期說」

正如【五帝本紀】篇末——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

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

……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

【史記】中的「五帝」概念也並非司馬遷首創,而是借鑒了【春秋左傳】【國語】【世本】【大戴禮記】【孔子家語】等文獻資料的說法。司馬遷這裏沒有提及更為重要的【管子·封禪】。因為五帝就是從【封禪】「十二帝」中截取中間一段形成的。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昔無懷氏封泰山,禪雲雲;伏羲封泰山,禪雲雲;

神農封泰山,禪雲雲;炎帝封泰山,禪雲雲;

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顓頊封泰山,禪雲雲;

帝嚳封泰山,禪雲雲;

堯封泰山,禪雲雲;

舜封泰山,禪雲雲;

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雲雲;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很明顯,十二帝中,如不計黃帝之前的四位帝王和舜之後的三位帝王,中間恰好就是「五帝」。

這裏順帶說一下神農氏非炎帝這個話題。之前筆者有一篇關於「炎帝」的文章,主要是說透過對【五帝本紀】裏神農氏和炎帝的解讀,可以得到二者並非同一人的結論。【管子·封禪】「十二帝」中,神農氏列第三,炎帝列第四,顯然不是同一人,這個證據更為直接。看來,【五帝本紀】裏有關神農氏和炎帝的敘述,也是參考了【管子·封禪】這一篇的。司馬遷之所以在文末贊文不言,大概由於當時尊儒風頭正勁,而【管子】並非儒書,故而不提。

司馬遷 畫像

其實,對於「五帝」的解釋,還有另外不同的版本。

比如【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紀】即以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為「五帝」。至於這二者誰先誰後,誰抄錄了誰,歷來聚訟不休。就目前學界的看法,應為【月令】在先,【十二紀】予以分割而分歸十二月。

孔安國【尚書序】以為「五帝」即 少昊、顓頊、高辛、唐、虞 。

顯然,【五帝本紀】的這種觀念是以黃帝為首的萬世一系,其後的四帝都是黃帝的後世子孫,而炎帝、少昊、太暤等其他族系則被排除在外。所以,這種關於「五帝」的觀念是縱向的,其實就是「黃帝族五帝」,可以稱為「五帝先後說」。

明人所作 五帝像

這「五帝」在時代上長達千年左右,其實為帝者大概有三五十位,五帝不過是其中文治武功特出的「雄主」罷了,並非像司馬遷說的他們真的前後相繼。其實稍微考察,就會發現,他們的輩分是粗疏甚至混亂的。所以對於這種觀念,客觀一點要以傳說來看待。

顯然,司馬遷忽略了另外一種說法,即以【逸周書·嘗麥解】為代表的「五帝同期說」。即言黃帝、赤(炎)帝、蚩尤、少昊,另一帝或為顓頊(同時而稍晚,見【大荒東經】「少昊孺帝顓頊」)。

逸周書 ,其實就是周書、周史記,也沒有逸,只是為了與【尚書·周書】區別而已

1972年發現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言黃帝勝東、南、西、北四方的青、赤、白、黑四帝,顯然也反映了「五帝同期說」的觀念。

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 1972年發現

第二,帝、上帝、天帝之起源

「帝」,殷商甲骨金文習見,會意字,以祭台之形作抽象動詞會祭神,即「禘」之本字;亦作抽象名詞,指權能廣大的至上神,亦常稱「上帝」,「上」亦可指「上帝」。商末開始稱某些先王為「帝」,如帝甲、帝乙、帝丁,更出現了美稱「文武帝」、「文武帝乙」。

「上帝」一詞於傳世周代經典文獻如【詩經】、【周易】、【尚書】等書之中均常見。

周人建立「天」、「上天」的人格化、神格化觀念,因而帝也被稱為「天帝」甚至「天」,王稱「天子」,不像殷商蔔辭中用「上子」。

殷商甲骨文中的「天」指人頭頂的「天靈蓋」,並無抽象甚至人格化的涵義,當然沒有「天帝」、「上天」這樣的神格化概念。周代殷商遺民也繼續沿用商代「上帝」的概念,但隨著「天帝」、「上天」等概念的興盛而日漸式微。

近代西方基督教傳來,「上帝」被用來轉譯基督教裏創造世界的至上神。以致於當今社會很多人誤認為「上帝」這個詞是舶來品。其實這個詞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只是到了明清甚至近代,這個詞有了新的用法和義項而已。

殷商甲骨文 上帝 孟世凱【甲骨學辭典】72頁

而周人之王無論生死從不稱為「帝」,大不了死後「在帝左右」。

可見在周人的觀念裏,帝是地位尊崇的神靈。因而對於遠古聖王,多以「帝」號。

秦繼承了周故來的土地、人民及觀念。秦人也認為先公去世升天之後「在帝左右」。

只是在夷滅諸侯及周王室之後,秦王嬴政認為自己的功德蓋過了三皇五帝,因而自稱「始皇帝」。

第三,「五帝」之祀或來自古蜀開明帝(三星堆)祭祀「五色帝」

關於古代帝王的祭祀傳統,【史記】參考了大量前代文獻,進行了追本溯源。其中關於祭祀「五色帝」的內容主要有,

【史記·封禪書】: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為諸侯。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一雲。……

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

其後百余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

以上關於秦國祭祀白帝、青帝、黃帝、炎帝的內容當出於【秦記】。直到劉邦入關才補足了祭祀黑帝,從而形成了漢代祭祀「五色帝」的完整習俗。

「五帝」、「五色帝」這兩個概念均不見於殷商西周時期的甲骨金文材料。殷商西周時期,中央王朝及北方主要諸侯國都是不祭祀「五帝」或「五色帝」的。

對於「五色帝」的祭祀,最早開始於春秋初期的秦國。最早祭祀的倒不是「黃帝」,而是「白帝」。根據【左傳】【山海經】等先秦文獻我們知道,白帝就是少昊。

但是少昊當時活動於海岱地區,對應考古上的大汶口文化首領,不知何故成了西方之神。秦人最初也應在海岱地區,作為殷商的死黨,在周滅商甚至周公東征「殘奄」就是攻克秦人老巢商奄(曲阜,亦曾作過商都,商遷都秦族居此)之後,秦族被周人流放到了「西陲」,就是今甘肅隴南西漢水流域的禮縣、西和縣一帶。必須註意的是,這裏在西秦嶺以南,屬於長江流域。可見周人的想法就是,將秦族流放到秦嶺以南長江流域這個偏僻蠻荒的犄角旮旯,限制其發展以示懲罰。

但是後來西周遭犬戎之禍,秦人東征勤王有功封侯,秦族從此越過了西秦嶺而進入黃河流域。周王室東遷,關中故地荒廢,理論上王室已經將這塊傷心地賜予了秦國。秦人趁機向東發展,襄公伐戎至岐而死,繼任的文公「逾隴」,開始正式進入關中平原。隨後歷代持續向東發展,後經商鞅變法而強大,開始對東方諸侯進行蠶食鯨吞,最終消滅六國及周王室,統一華夏。

秦統一 示意圖

在實力強大的諸侯國裏,秦的位置最靠西,因而最初祭祀西方之神「白帝」,後來隨著秦國的東移,有囊括四海、包舉宇內的野心之後,開始祭祀東方的青帝(大概就是太暤)以及中土的黃帝及南方的炎帝。

戰國鄒衍大張五行說,到了秦代及楚漢相爭之際,五行觀念深入人心,劉邦進入關中之後,又在白、青、炎、黃四帝之後補齊了黑帝。五色帝祭祀才算齊備。

那麽秦人祭祀「五色帝」尤其是白帝的緣由又是什麽呢?

第四,「五色帝」祭祀起源及其反映的歷史事實與文化傳統

文獻中的線索來自蜀地古代地方誌【蜀王本紀】和【華陽國誌】以及上古全國地圖冊及地方誌組譯雛形【山海經】,考古上的證據就是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及金沙遺址。

本號此前釋出了關於「三星堆」即【山海經】開明的幾篇專文,認為中原「五帝」觀念可能來自古蜀(三星堆)祭祀「五色帝」的傳統。

【山海經】全書有「五色帝」中的黃帝、白帝與炎帝,並未有青帝和黑帝。

【華陽國誌·蜀誌】言古蜀開明帝時期「始立宗廟,未有謚列,但以五色為主,故其廟稱青、赤、黑、黃、白帝也。」 說明炎(赤)帝、黃帝等「五帝」之號及祭祀習俗發源於商周之際的三星堆古蜀國開明帝時期。周成王四年即公元前1039年的【逸周書·嘗麥解】也反映了這樣的觀念。

秦襄、宣、靈公立畤祭祀白帝、青帝、黃帝,應該也是基於這種觀念。

【左傳】【國語】等書有載,田齊威王自命為黃帝之後(戰國金文【陳後因齊敦銘】),至五行說大張,「五帝」觀念遂深入人心。然而「五帝」者誰,中原文獻各不相同。其根源或者就在於,這是來自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化祭祀傳統。

前文已經說明司馬遷所稱「五帝」概念,最早應來自【管子·封禪】所言的「十二帝」中間的五位帝王。當然【管子】一書的創作時代比較復雜,一些篇目或許真是春秋時代的管仲本人所作,但是有些篇目明顯是戰國甚至秦代漢初後人所作。

如果【封禪】篇為春秋管仲時期作品,那麽就是目前所知最早包含「五帝」的歷史文獻。

三星堆古蜀文化祭祀「五色帝」也並非沒有來由,其文化開始時代與黃帝時代接近,尤其是古蜀營盤山遺址、寶墩文化及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源頭馬家窯文化(筆者認為與顓頊高度相關),亦與同期稍早的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陜西楊官寨遺址有文化上的共通性,因而筆者認為「五帝」、「五色帝」時代即為考古反映的距今5300年前之際,這種觀念與習俗是當時天下形勢的記錄與反映,並非虛構的想象、神話。

三星堆 部份 青銅頭像

三星堆誇張的青銅人像造型,在5300年前的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即發現了風格十分相似的殘陶人像,現存陜西歷史博物館。而楊官寨遺址,筆者認為即炎帝之都邑。

陜西高陵楊官寨 大眼睛 殘陶頭像

陜西歷史博物館存

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出土的大眼睛殘陶人像

三星堆風格並非前無來者,而是有跡可循

「五色帝」的雕像(主)被蜀王開明帝祭祀,這些雕像應為木主,或許即考古發現的三星堆青銅人像,或許當時塗了顏色?總之是五個一組,需要考古發掘整理者留意。當然木主五帝像很可能當時已被燒毀。考古發現三星堆木箱灰燼有朱砂,或即木主神像(炎帝、赤帝)所塗。

至今仍存的川劇絕活「變臉」,應為「五色帝」祭祀傳統在非物質文化領域的孑遺。

川劇變臉臉譜,是三星堆古蜀祭祀五色帝文化的孑遺

後來五行學說大行,五帝不僅與五色對應,還與五方、五季、五味、五谷、五牲等等概念形成對應系統。青帝則被認為在東方,【左傳】言春秋時期東方的確有幾個太暤後裔的小國。但這並不能說明太暤最初在東方。在東方的其實是少昊。古代部族的長途遷徙是十分常見的,夏、商、周、秦、楚,概莫能外。因而與五方對應之說明顯有附會的成分,比如原本在東方的少暤甚至被安排到了西方。因此,對於這種說法不必拘泥。

第五,「五帝」概念來自「五色帝」與獨尊黃帝

綜上,【史記·五帝本紀】所言「五帝」最早文獻出處應為【管子·封禪】「十二帝」,將文獻與考古發現結合來看,「五色帝」的祭祀傳統應來自三星堆古蜀文化,是指黃帝與其同時代的另外四個雄主炎帝、少昊、蚩尤以及較早的太暤或較晚的顓頊之合稱。

自從田齊自命為黃帝之後,黃帝的地位日漸凸顯。五行五方之中,黃帝居中,在最尊位,因而有了「土德之瑞」。在農耕民族的基本認識中,土地是最重要的資源,五行之中,金木水火皆在土上,土是最基本要素,因而「黃帝」成為最重要、最尊貴之古代帝王。

漢武帝尊儒之後,儒家主要宣揚周公、孔子的「周禮」觀念,對於嫡親血脈的重視與推崇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五色帝」的概念就被「黃帝系五帝」取代。前文已述,其實是截取了【管子·封禪】「十二帝」的中間部份。

黃帝系「五帝」觀念從【管子·封禪】發端,經過【世本】【大戴禮記】等書的宣揚傳播,直到漢代中期司馬遷作【史記·五帝本紀】,甚至到【漢書古今人表】予以最終確認,加之各朝各代官方的正式祭祀,遂成為正統觀念,並成為影響2000多年的主流歷史觀念,一直延續至今。

我們不光要祭黃,還要搞清楚,軒轅並非黃帝

歡迎關註「字耕農」,開啟歷史考古新思路!

(作者聲明原創,所有權利保留。本號繪制的地圖、拍攝的照片同樣屬於作品範疇。來自網路的配圖,僅為最佳化自媒體讀者視覺體驗,不屬於本作品範疇,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