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為什麽中國古代缺乏對民俗的記錄?

2024-07-26文化

中國古代很多朝代缺乏對民俗的記錄,尤其是一些史書裏面沒有對民俗的詳細描寫。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中國古代沒有系統的人類學研究、社會學研究和民俗學研究,有的只是儒家籠統的修齊治平觀念,有的是知識分子對勞動人民一種主觀化的想象,而不是真實地去勞動,去體驗,更不是去搜集民間的資料來研究民俗學。如果有的話,也就不至於讓當代民俗學者那麽費勁研究了。當代的民族學者們要借鑒西方傳教士的一些調查資料,看到中國古代民俗學的一些內容。也許傳教士的記載僅僅出於興趣,來搜集整理和研究中國的民俗文化。但傳教士們大多接受過專門的社會科學訓練,調查資料較為完整系統。只不過這些資料大多塵封在歐洲和美國的檔案室或圖書館,由於語言的障礙、資料查閱的難度以及工作量巨大,很少有學者去系統性梳理傳教士的中國民俗學研究成果。如果有學者能夠有幸查閱到這些資料,或許會覆寫現有的民俗學現狀。

在中國古代,皇帝自稱天子,強調君權神授的正當性,同時推行法律,推行被覆寫的儒家道德以及迷信思想。史書記載的東西都是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東西,而且記載的是帝王將相的家世,卻不是民俗文化。在史學家眼裏,帝王將相始終都是歷史的主流,而作為被統治階級的人民,只能是細枝末流,並不構成什麽文化現象,也不構成改變歷史的力量。於是,在記載歷史的時候,史學家們做出了選擇,主要記述帝王將相的歷史,而對於民間老百姓的歷史往往一筆帶過,至於民俗學的記載就更是乏善可陳了。民間的讀書人大多受了科舉制度的毒害,要透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成為官員,享受一輩子的榮華富貴,而不會顧及民俗文化,甚至覺得民俗文化比較粗鄙,根本構不成文化,只能算是一種民俗,也就沒必要記錄了。他們重視的是寫道德文章,適應科舉考試的需要,適應官場的需要,而寫民俗學的文章,只能算是偶爾為之,戲筆為之,卻不能當成吃飯的營生,也不能獲得榮華富貴,甚至不被史學界看中,不能流傳下去,也就沒必要記載了。即便是一些地方縣誌,也往往記錄一些官員們的行為,記錄貞潔烈婦的行為,卻不會對民俗有深入的描述。

人們對民俗的理解比較膚淺,會認為民俗就是老百姓約定俗成的一種風俗,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某種習慣,就好像節日文化一樣,到了某個節日,人們就會慶祝一下,該吃什麽美食就吃什麽美食,該舉行什麽遊行活動就舉行什麽遊行活動,沒必要記錄,也沒必要宣揚,一切都是約定俗成的,何必要記錄呢?其實這種理解很片面,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的誤解誤讀,也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的消失。並不是人們約定俗成的民俗文化就一定能夠源遠流長,就一定能夠代代傳承。很多民俗文化在傳承的過程走向了偏頗的境地,甚至直接被改變了,消失了,也就不叫民俗文化了。過端午節,北方人、南方人都吃粽子,但南方人喜歡賽龍舟,北方人就不賽龍舟;南方一些人要吃鹹鴨蛋,喝雄黃酒,北方人就不吃這些,只是吃粽子。南北文化的不同,造成了民俗文化的不同。需要有一些記錄傳承下去,才能讓民俗文化發揚光大,而不是被覆寫,甚至逐漸消失。看看現在資本覆寫的節日文化成了什麽樣子,就知道怎麽回事了。當每一個節日都被資本改造成了購物節,民俗文化的風格就完全變了。

在古代,民俗文化缺少記錄。權貴們不屑於記錄,認為民俗文化根本就不叫文化,沒必要大書特書,沒必要做詳細記錄。即便有【東京夢華錄】中幾百種宋代的小吃記錄,也僅僅算是一種記錄,而對於民俗的詳細描寫,卻缺少細節。至於明清時期的民俗史書,記載民俗的章節更少,民間野史筆記記錄的也比較少,出現的時候也僅僅是為了人物或情節的出場做鋪墊,卻缺少專門的記述。權貴們不屑於記述民俗文化,老百姓也不善於記述,因為絕大多數老百姓都不讀書,不識字,沒有文化,根本就不懂得什麽叫做記述,也不懂得民俗文化傳承的意義。他們不理解什麽叫做民俗,也不理解什麽叫做文化,只是按照一定的風俗習慣去生活,哪怕不知道什麽意義,也要盲從。而當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的時候,看到了很多優秀的民俗文化,大為驚詫,而當地人卻不以為然。或許,民俗文化缺少功利內容,讓很多人敬而遠之。如果民俗文化能夠賺錢,那麽古代人早就重視和記述民俗文化的細節了。

中國古代缺乏對民俗文化的記錄,究其實還是權力至上的觀念導致的。權力系統的官員們不重視民俗文化,老百姓也就不重視民俗文化了。在如此觀念的引導之下,史官們更不會詳細記述民俗文化,即便野史筆記有一些記錄,也是當成一種奇聞異事或者是敘事鋪墊來出現的,也就沒有深入研究的可能了。如果古人善於記述民俗文化,那麽現在人們的精神生活會更加豐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