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展現量37.6萬閱讀量4.8萬,引來罵聲一片

2024-01-27文化

頭條推出「我來嘮家常」活動後,我覺得有很多身邊的小故事來寫,寫也寫不完的感覺。

1月20日我想在「那些鄰裏日常」話題下寫一個我鄰居的故事,寫著寫著就像拉了閘的水一樣停不下來了,寫成了文章【體制內的夫妻倆,育一獨生女兒,退休後生活不再風光】,展現量37.6萬閱讀量4.8萬,評論量182,分享量119,收藏量111,目前收益220.02元。

體制內的夫妻倆,育一獨生女兒,退休後生活不再風光

文章釋出6天以來,謾罵迎面而來,有的人說整篇文章都充滿著幸災樂禍的語氣;有的人說文章中的「我」就是眼紅人家,看見人家女兒不能生育就說風涼話;有的人說這個「我」這一輩子都比不過他們家,發現人家女兒不會生,突然覺得揚眉吐氣了;還有的人說文不對題,和體制內無關……

我突然覺得很委曲,我本來就是講了一個身邊的故事,我的鄰居是一個很好的人,其實在她的丈夫還是局長的時候,她對大家都很隨和,沒有高高在上,鄰裏關系和睦,而且他們兩夫妻都是知識分子,她的丈夫是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生,她自己是高中生,招工招進去單位的。這麽好的家庭,人生中年,要兒女、孫子孫女承歡膝下的時候,留下這麽個遺憾,鄰居們是為她感覺到可惜。

其實在我們身邊的60後、70後很多都是響應國家號召生了一個子女的,在放開二胎政策後,因為年齡和各自的身體原因,沒有生下二胎,我有四、五個同學在放開二胎政策後,很想生二胎,但身體不允許沒有懷上,也只有一個孩子,這不能不說是生育政策上的一大敗筆。

當然也有很多人感同身受分享身邊類似的情況,友友們說:

「我也是只生一女,現在怎麽做工作都不想結婚,如有二個最起碼還有點希望,獨生子女政策是我們六十、七十年代們的痛。」

「生活不易,60-70年代的生活更不易,有社會原因,也有個人原因。」

「我們這裏在體制內的只有一個女兒出嫁後要女兒生一個男孩子跟母親姓!一個男兒子跟父姓但嶽父嶽母跟他買房買車(基本都這樣)這樣不會斷香火。」

「我們家也一個獨生女,三十多了不婚不戀,我都不敢回老家見親朋好友,問起來好尷尬。」

「60年代人的遺憾!更可憐的是那些失獨的家庭。」

「人生活法很多,沒有小孩做丁克的和不婚族不也一樣很快樂幸福嗎,換一種思維去生活,別那麽執著不能生非要去生,那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

「我是87年的,我也不能生育先天的,所以我年齡挺大才結的婚,直接找的二婚,頭婚的我不嫁,他有一兒一女,兒子大了女兒讀小學,他對我很好很心疼我,孩子們也不排斥,反正我也比較用心對他們吧,感覺還好,以後有機會了自己再抱一個,沒機會的話也沒有辦法,我還有一個親外甥女,反正就這樣吧。」

這些都是真實的生活,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故事,沒有對與錯之分,也沒有幸福與不幸福之分。每個家庭都有缺憾,但是有缺憾的家庭不一定就是不幸福的,活得精彩才是幸福。

不管有多少罵聲,我還是堅持走我自己的路,「記錄我的生活,講述身邊的故事」,不輟筆耕,在頭條寫下真實的自我!

體制內的夫妻倆,育一獨生女兒,退休後生活不再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