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最富哲理的3首詩,充滿思辨的意趣,很值得一讀

2024-07-13文化

曾幾何時,西方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竟然說我們中國雖然擁有璀璨的文明史,但卻並沒有哲學。更令人無語的是,國內有不少人,居然也跟著隨聲附和。

自晚清以來,中國的文人,大多是跪著的。

如果中國有文人的話。

殊不知,與西方人不一樣,動不動就拿出一大堆著作來,而且每本都厚得讓人心慌。我們中國的先賢們就比較聰明了,與其寫那些又笨又厚的書,搞得讀的人痛苦寫的人也累,關鍵還沒多少人讀,倒不如寫成短小的故事、寓言或者詩歌什麽的。這樣不僅易於理解,也易於傳播。

畢竟寫出來沒人看,又為什麽寫呢?

所以,我們中國人的哲學,就在那些流傳下來的故事、寓言和詩歌裏面。尤其是詩歌,往往簡單幾個字中,卻蘊含著深奧的哲理,每每讀來都令人倍有感悟。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同樣一個事物,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無論怎麽去看、去聽、去想,都不可能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因為此時的你,本身就是這個事物的一部份,又怎麽可能全面呢?

除非有一天,你跳脫了出去。

所以,佛家才會說「不視,不聞,不想,不語,即不惑」。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跳脫出去,也才能在現世的生活中,不迷惑自我,更不迷惑眾生。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宋】楊萬裏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圍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

人生,就像詩中所說的「萬山圍子」,只要你一出生,其實就已經入了圍子。接下來的人生之路,是個什麽樣子呢?可不就是「一山放出一山攔」,一關過完又一關,而且還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細想一下,人這一輩子,不就是這樣?

所以,不要太急著下山,也不要畏懼艱難。把腳步放緩一些,讓日子從容一點,雖然一山過後又是一山,但這不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嗎?要不然,我們來這世間一遭,不就等於白來了。

蔽月山房

【明】王陽明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我們經常嘲笑「夜郎自大」,也看不起「井底之蛙」。殊不知,我們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其實就是自大的夜郎,井底的青蛙,只不過境地不同了而已。

就像王陽明12歲時,寫的這首詩。

人總是被自己的所知、所聞、所見給束縛了,卻往往並不覺得,反而認為自己的所知、所聞、所見是真實的。這就像與王陽明同時代的孩子,因為「山近月遠」便覺得「山大於月」,擱現在12歲左右的孩子身上,肯定不會這樣覺得。

然而這樣的認知,難道不是一種束縛?

本文為「索彥讀詩書」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各界先進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