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宣傳長城文化要分辨對錯觀點一一錯考錯說的【寧夏古長城】一書

2024-06-09文化

宣傳長城文化要分辨對錯觀點

一一錯考錯說的【寧夏古長城】一書

(寧夏)周興華

【按語】:

一個地方的所謂「文化落後」,不是本地文化資源的落後,而是管文化的一些官員的文化落後!

寧夏地處黃河兩岸的綠洲地帶,大漠南北交流的古道要沖,中西交通的絲路樞紐。寧夏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境內歷代長城遍布。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歷代著名專家研究、史地名著論述、專業期刊登載與田野踏勘,寧夏境內遺存有西周、戰國秦、秦皇、漢武、隋代、宋代、金代乃至清朝修築的長城。經現代研究者、關註者實地調查,至今尚有遺跡可尋可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長城專家」,特別是寧夏一些控制話語權的「文化官僚」「學官」「磚家」,將其對寧夏長城的各種錯說作為「官方認定」的研究結論上報國家文物管理部門,而其上司中的主管人員或「專家」,對寧夏長城既沒研究,又無實地調查,缺乏理應具備的分辨學術對錯的文獻知識與學術常識。於是,下屬報上來的錯說,上司就將這些錯說「審批」下達為「官方認定」的紅表頭檔!有關方面唯「文化官僚」或「官方認定」是從,封殺真知卓見,容不得質疑批判,推陳出新,將寧夏長城研究糟塌的面目全非!

【寧夏古長城】與2014年再版的【寧夏古長城】一書錯說亂編,糟蹋垮了寧夏長城文化,波及甘肅等長城研究遭殃!

2019年新版【辭海】等著作對甘肅、寧夏、內蒙古秦長城撥亂反正已經五年了,寧夏管文化的一些官員至今不知不悟:中國長城之祖固原西周長城被【寧夏古長城】埋沒了!固原西周長城被【寧夏古長城】錯說為戰國秦長城了!黃河兩岸的秦皇、漢武長城被【寧夏古長城】錯誤考證為明代長城以後弄丟了,等等!

新版【辭海】等著作出版了,被寧夏、中衛的歷史、文物、考古人員錯說、埋沒了百年的黃河兩岸秦皇、漢武長城終於重見天日了!彰顯了寧夏黃河文化、長城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的燦爛輝煌!

發於「寧夏周興華」公眾號的【不該埋沒的輝煌一一揭秘寧夏長城檔案】整理了大量的長城研究資料,供有心人參考:寧夏、甘肅長城研究的資料在這裏,對與錯的分辨依據在這裏!真學問與大忽悠也在這裏!

胡編錯說的羅哲文、董耀會「序言」

1988年7月,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許成出版了一本【寧夏古長城】。2014年,許成與馬建軍合作,在1984年版的【寧夏古長城遺跡】基礎上修訂出版了【寧夏古長城】(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在書前重印了羅哲文先生為1988年版【寧夏古長城】序為一序,並由現任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長城專家董耀會作二序。

董耀會在2014年版【寧夏古長城】序中介紹說:「【寧夏古長城】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後,其影響力不再局限於考古界和文物界,而是擴大到了更大的讀者範圍;也不再僅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地,而是擴大到了全國乃至世界。隨著【寧夏古長城】影響範圍的進一步擴大,許成先生實地調研取得的成果不斷得到證實和補充,許成先生及其寧夏長城考古調查研究成果得到了眾多學者和專家的認可,其書也逐漸成為長城研究的經典之作。」我看過羅哲文、董耀會先生涉及寧夏古長城的著述,認為他們對寧夏長城根本沒有研究,都是沿襲摘抄他人的錯說,所以才在其序言中暴露了董耀會等對寧夏長城研究的胡編亂造,才寫下了如此無據無證的胡吹亂捧,說什麽「許成先生及其寧夏長城考古調查研究成果得到了眾多學者和專家的認可,其書也逐漸成為長城研究的經典之作」「由此引發的其他影響力也在不斷顯現出來」雲雲。

從2014年版【寧夏古長城】對寧夏境內的戰國長城、秦漢長城、隋代長城、宋代長城、明代長城的研究觀點看,許成、馬建軍都是沿襲他人的錯說和編造自己錯說,沒有任何有史證支持的新見;在時代歸屬、傳承源流、始築與修繕等重大問題上,該書都是1984年版【寧夏古長城遺跡】、1988年版【寧夏古長城】的翻版。2014年版【寧夏古長城】與前兩本書不同的是,除了剽竊他人錯說外,還新增了寧夏文物部門及有關學者長城調查的許多新資料,這是新資料是很寶貴的,是國家投入了巨額資金的;可惜的是將這些新資料抄錄穿插在許成的書中,其時代歸屬多有錯亂,是被糟踏了的,起不到證史、補史、糾史的作用,埋沒貶損了寧夏長城的歷史文化地位,誤導了毗鄰地區的長城文化研究與利用,誤導了長城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播。

三四十年來,由於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許成等印行出版的以上三本書的特殊官方平台與羅哲文、董耀會這類對寧夏長城胡編亂說的「名人」包裝,好像真成了董耀會在序中所說的「長城研究的經典之作」。關註一下當今長城著述,可以說,寧夏長城研究的所有錯誤觀點,都源自許成等著的以上三本書,宣傳輿論界傳播的寧夏長城的所有錯誤觀點,都源出自許成等著的以上三本書,這些錯誤觀點嚴重貶損了寧夏長城文化的內涵,幹擾了寧夏長城研究的挖掘弘揚和保護利用。

按理說,許成等著的以上三本不及格、不靠譜的書籍所參照的史料與得出的研究觀點,業內人士只要查閱相關古籍記載與前賢研究,不難發現其錯誤連篇。但是,三四十年來,對許成等著【寧夏古長城】的連篇錯誤,多見長城專家、長城著述照抄錯說以訛傳訛,少見質疑批判與真知灼見。近年,見到新出版的封面為紅皮燙金的大部頭專著【中國歷代長城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計畫「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計畫。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8.12),發現該書關於寧夏長城研究的章節內容依然是抄錄許成、馬建軍著【寧夏古長城】的許多錯說,我深感驚訝與遺憾。

扯木峽舊堡河口不在寧夏中衛縣

許成將明代隆慶五年修築長城的起點「扯木峽舊堡河口」的所在位置,從今甘肅靖遠縣境內錯誤考證到今寧夏「中衛下河沿一帶」。於是,從寧夏「中衛下河沿一帶」到今甘肅靖遠縣境內黃河南岸的秦長城都被許成錯說成了「明代長城」。此後,特別可笑的是,三四十年來,凡研究、出版、宣傳、抄寫寧夏黃河兩岸長城者,包括國家文物局正式下達的什麽長城認定紅表頭檔,都將寧夏黃河兩岸長城統統錯誤地說成是明代始築的長城!許成一句信口開河的錯說,竟然遺患是如此的深遠!這不僅是許成著【寧夏古長城】一書的錯誤,更是學術研究、學術傳播風氣的不端!

董耀會、李並成將我們公布的九段秦長城錯誤認定為「明代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明長城,追根溯源,始作俑者還是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許成寫的【寧夏古長城】一書,許成在該書中寫道:「【讀書方域紀要】記載‘隆慶五年,督臣王之誥,請於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兒灣、白草墩增築邊墻、墩台、大小寨堡。駐將領於此,以遏胡虜出入要路,並築東西大小隘口’。扯木峽舊堡河口疑即今中衛下河沿一帶」(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第22頁)。許成將遠在甘肅靖遠縣大廟村西面仁和村黃河紅山峽南岸的扯木峽(車木峽)胡亂考證到今寧夏中衛下河沿一帶,故將寧夏中衛下河沿至甘肅靖遠縣境內的秦長城都錯誤說成是隆慶五年王之誥修築的明代長城。於是, 董耀會、李並成照葫蘆畫瓢,就說「明代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明長城「自中衛南長灘進入靖遠縣西北部,在靖遠境內全長32公裏」。隨便翻閱一下古今【靖遠縣誌】【中衛縣誌】的人都知道,扯木峽(車木峽)舊堡河口、五方寺(五佛寺)都在甘肅靖遠縣境內!寧夏中衛下河沿一帶何時有過什麽扯木峽(車木峽)舊堡河口?出處、證據在哪裏?

扯木峽舊堡河口在甘肅靖遠縣

王之誥修築的靖遠衛「扯木峽舊堡河口至五方寺」「三十裏」長城,其中所涉與長城有關的地名頗多,有扯木峽舊堡河口、五方寺、塔兒灣、白草川墩、大廟、嗦啰溝、馬尾、劉家寺兒、大碾子、水泉、急三灣、小紅溝、硝水、紅蟒牛、七裏口、紅柳樹、李智壩、李哈剌、一碗泉、叠烈遜。上述地點究竟在什麽地方?查閱明清【靖遠縣誌】【秦邊紀略】【甘肅新通誌·靖遠縣圖】【甘肅新通誌·黃河流域圖】靖遠段及新修【靖遠縣誌】等甘肅、寧夏史料,王之誥所修長城的具體地點均在靖遠衛黃河岸邊大廟村西側五方寺至扯木峽舊堡河口黃河內岸。再查甘肅、靖遠史誌,「扯木峽舊堡」「扯木峽」,清代地方史誌多寫作「車木峽。」「扯木峽」實屬車木峽」之同音別字,原本就是同一個地方的同一個地名。如【甘肅新通誌】在「黃河圖說」中寫道:黃河人靖遠縣界……經老龍灣、車木峽,出長城,又東北經上長灘南,人中衛縣界。」甘肅靖遠史誌及歷史地圖均標註清楚,「車木峽舊堡」「五方寺」 「塔兒灣」「白草川墩」「裴家川」「永安堡」「蘆溝堡」等均在靖遠衛黃河南岸古長城沿線及其腹裏要道,屬靖遠衛管轄。

再翻開清代梁份著【秦邊紀略】靖虜衛(今靖遠縣)附圖一看即知,上述地名皆標示在甘肅靖遠衛沿河地段及其腹裏要道,扯木峽舊堡河口、塔兒灣、白草川墩在今靖遠縣大廟以西的黃河內岸及其近側,永安堡城在今靖遠縣石門鄉東南雙龍鄉永和村,五方寺在今甘肅景泰縣黃河北岸。甘肅搞長城調查研究的人員將「扯木峽舊堡河口」錯抄、錯考在寧夏中衛南長灘,豈不知此「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實系今甘肅靖遠縣大廟西邊的黃河扯木峽(車木峽)。由於這一錯抄、錯考,董耀會、李並成等把明代隆慶五年(1571年)修築成的加強固原內邊防禦功能的今甘肅靖遠縣扯木峽至景泰縣五方寺沿河「三十裏」長城,錯誤的套在今寧黃河南岸「自中衛南長灘進入靖遠縣西北部的秦長城段上,還將明代隆慶五年(1571年)築成的靖遠縣境內「三十裏」明長城等同於寧夏中衛南長灘至甘肅靖遠縣界的「全長32公裏」秦長城!明代「三十裏」等同於今「32公裏」嗎?

董耀會、李並成等把今甘肅靖遠縣扯木峽至景泰縣五方寺沿河「三十裏」明代修繕的長城錯認成是寧夏中衛南長灘至甘肅靖遠縣界的「全長32公裏」秦長城,董、李先生連明代隆慶五年(1571年)修築成的「三十裏」長城在什麽地方都不知道,還說什麽新華社報道的此次發現的九段長城遺址「大部份是文物部門已經掌握的,已經被文物部門認定為明長城」!學術研究不能信口開河啊!董耀會、李並成連隆慶五年王之誥所修長城在靖遠衛的具體方位都不知道,將其錯指在中衛境內!這是典型的南轅北轍,「秦」冠「明」戴!

寧夏中衛黃河南岸長城與明隆慶五年長城無關

所謂 「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的說法,源自元代黃河流經地區地名的舊稱。【讀史方輿紀要】摘引元代史誌記載說:「元誌:自蘭州而東,過北蔔渡,至鳴沙河,過應理州,正東行至寧夏路。鳴沙河,即寧夏中衛鳴沙山南黃河也。」「北蔔渡」位於古陽武上峽尾段車木峽(今紅山峽)與陽武下峽首段大廟下峽(今蒙特內哥羅峽)交接河段渡口。按元代黃河河段劃分,黃河一過「北蔔渡」即入鳴沙河,鳴沙河即「寧夏中衛鳴沙山南黃河也(【讀史方輿紀要】)」,鳴沙河屬寧夏應理州境內的黃河段,故元代稱車木峽為「寧夏扯木峽」。

明朝取代元朝,明代九邊重鎮寧夏有二:先有寧夏鎮,後來將寧夏鎮所屬的固原兵備道升格為固原鎮。明代靖虜衛(靖遠衛)先屬寧夏鎮管轄、後屬固原鎮管轄。在固原鎮建置之前,寧夏疆域「南至平涼」「西南至涼州」「左距豐勝,右帶蘭會(舊誌)」。寧夏鎮所管邊墻西達蘭靖(【宣德寧夏誌】【嘉靖寧夏新誌】),故明代靖虜衛的一些地名在寧夏鎮管轄時有時冠以「寧夏」二字,與後世地名屬境不同,「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的說法即源於此。以今地言之,「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即今甘肅靖遠縣大廟村西邊二十多公裏之車木峽也。

明隆慶五年總督陜西三邊右都禦史王之誥、戴才修築的「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至五方寺」等處邊墻的位置所在。「扯木峽」古今均名車木峽,扯木峽系車木峽之同音別字;五方寺即今甘肅景泰五佛寺。車木峽、五方寺均在黃河紅山峽岸邊,明清時期屬今甘肅靖遠縣。王之誥、戴才新築的邊墻西南自扯木峽舊堡河口(今甘肅靖遠縣北城灘唐代古城堡黃河南岸),東至白草川墩(今甘肅靖遠縣北境雙龍鄉黃河南岸,其北岸即是甘肅景泰縣五佛寺),僅三十裏。很清楚,王之誥、戴才新築的靖遠衛扯木峽至五方寺長城及永安堡位於今甘肅省靖遠縣紅山峽黃河南岸至景泰縣五方寺對岸一線,明代屬固原鎮靖遠衛管轄,不屬寧夏鎮管轄,更不在今寧夏境內,這與修築寧夏黃河兩岸長城毫無關聯,純屬誤引誤考(【明穆宗莊皇帝實錄·卷五十六】【明許用中建設永安堡碑記】【甘肅新通誌】)。

請董耀會、李並成先生註意:「明代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三十裏」長城位於甘肅靖遠縣興隆鄉大廟村西面的車木峽至景泰縣五方寺黃河對岸,我們公布的九段秦長城位於大廟村東面至寧夏中衛市黃河南岸南長灘喜鵲溝,這兩處長城以大廟村為中心,一西一東,相隔甚遠。「明代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三十裏」長城在甘肅靖遠縣大廟村西面的車木峽至景泰縣五方寺黃河對岸,東距寧夏中衛南長灘喜鵲溝約四五十公裏,它與我們公布的大廟村以東至南長灘喜鵲溝九段秦長城不在同一地區。

所以,我們公布九段秦長城之前,文物部門及董耀會、李並成先生並不知道大廟以東至中衛沿河有秦長城,更不知道其具體位置所在。我們公布九段秦長城之後,董耀會、李並成先生將新發現的這九段秦長城錯指為「明代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三十裏」長城,豈不知「明代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三十裏」長城還遠在靖遠縣大廟以西二十多公裏的扯木峽(車木峽)至五方寺(五佛寺),東與寧夏「中衛下河沿一帶」相隔約300華裏!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許成等著【寧夏古長城】書中所謂「扯木峽舊堡河口」在今寧夏「中衛下河沿一帶」等許多錯考胡說,將寧夏長城的時代歸屬「研究」的錯誤連篇。就是這麽一本錯誤連篇的【寧夏古長城】,許多控制話語權的長城研究者、傳播者、管理者不查閱史籍,不實地考察,不負責任的盲抄爛說,其惡果是將在中外長城史、文化史上本應占據極高地位的寧夏等西北地方的許多長城「研究」的一蹋糊塗,令人汗顏!

長城遺產的傳承保護包括科學保護長城,深入開展長城文化研究,合理利用長城文化資源,大力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誌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

寧夏影視片【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辨對錯,以訛傳訛。

甘肅靖遠縣扯木峽(車木峽)舊堡河口

周興華註:明隆慶五年(1571年)修築的長城位於今甘肅靖遠縣大廟村西面的仁和村黃河紅山峽南岸扯木峽(車木峽)至五方寺(即五佛寺,位於今甘肅景泰縣黃河北岸,南岸是靖遠縣雙龍鄉仁和村)黃河對岸。此照片即明代隆慶五年(1571年)王之誥在秦皇長城遺跡上「增築」「復為補築」的三十裏長城起始的所在地——靖遠縣扯木峽(車木峽)舊堡河口。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許成著【寧夏古長城】一書將「扯木峽舊堡河口」錯誤考證在今寧夏「中衛下河沿一帶」,許多長城「研究」者、文物管理機關不負責任地盲抄致誤,將甘肅靖遠縣至寧夏黃河兩岸的長城均錯誤認定為「明代長城」。

甘肅靖遠縣龍荒水溝秦始皇長城

甘肅靖遠縣龍荒水溝秦始皇長城

甘肅靖遠縣黃天旗山秦始皇長城

周興華:甘肅靖遠大廟村以東至寧夏中衛黃河蒙特內哥羅峽南岸秦始皇長城遺跡

黃河蒙特內哥羅峽寧夏中衛南長灘秦始皇塹山石砌長城

黃河蒙特內哥羅峽寧夏中衛北長灘秦始皇塹山石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