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回鄉記47

2024-02-22文化

回鄉記20240221

文並圖/老郭

(猜猜這有啥寓意)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然而,在工具理性的強勢進攻之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正在被摧毀,西方的各種流派大行其道。新儒家算是橫插了一杠子,但在以西方理論為基礎的各種流派的進攻下,雖然沒有完敗,但在公開的文獻中,其分量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我深深感到悲哀,最為擔心的地方。泱泱五千年文明,竟沒有自己的文明學,沒有自己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1990年代中期我上學期間,7年時間,接觸的中國文化內容,屈指可數,印象中只有【中國政治思想史】和【中國政治制度史】。那時,西方哲學和西方經濟學算是顯學。中國哲學,算還有一席之地,但也僅限於課堂。在日常話語中,幾乎見不到中國文化的影子。即便是中國文化中的數術,也讓位於西方的占蔔術。

大眾文化同樣不樂觀。或宏大敘事的主旋律;或資本推動的娛樂至死;或一些批判性的作品,很小眾,多出口轉內銷。

宏大敘事,真的讓人不感冒。人物的形象過於完美,言行過於正確,看起來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的大神,睥睨大地,處處透露著對蕓蕓眾生的蔑視。就像某些報道一樣,都是漢字,都認識,但讀起來就是那麽乏味無聊,滿屏滿篇正確的廢話。實在想象不出來,那就多讀幾篇領導的講話,估計就能咂摸出其中的味道。一言而避之:不說人話。

我不知道是哪位大神發明的這種敘事方式,沒有一點人間煙火氣不說,似乎有點故意惡心中國人的味道。讀讀【古文觀止】就知道,古漢語的文字那麽優美,韻律那麽流暢,意境那麽深淵,推理那麽有邏輯性,為啥偏偏選擇宏大敘事的呆板呢?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在這點上,我非常欣賞一個叫都德的法國人。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強行割讓的一所法國鄉村小學,在上告別母語的最後一堂課。這夥計喊出: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必須把它記在心裏,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

多麽感人的話語。再看看我們,語言的呆板不說,更可怕的是,居然把學習別人的母語,當作我們的必修課。對照都德的觀點,我們究竟在做什麽?

大眾文化走了兩個極端,另一個極端,就是資本推動下的娛樂至死。這種作品多了去了,一些所謂的賀歲大片,大都這樣。我不多說了,關鍵我怕得罪大佬,連碼字都沒平台,就慘了。

至於資本背後有沒有「陰謀論」,我不清楚,但割韭菜是一定的。尤其是美麗國大片,大眾在視覺享受中,把其國家精神種在自己的腦子中。這種作品,是成功的。無論經濟收益還是政治收益,俱佳。但不幸的是,國人接受的是他國的國家精神。意識形態滲透,就在大眾文化中。

聽起來像不像一個笑話?

說到此,我想起來一位老師給我講過的故事。說棒子國來推廣一部電視劇,想法是,如果能在中國的權威電視台播放,宣揚其國家價值觀,很樂意支付高昂的費用。此事被某電視台某領導知曉後,主動接觸棒子國,不但不要對方的推廣費,反而花高價買下對方的版權。棒子國的信使樂得開了花。

至於夾在大眾文化兩個極端之間的那點作品,我看過一些,大都很有批判精神,倒是符合我年輕時的審美,看完也會大呼過癮。但後來經的事兒多了,也就不那麽愛看了。陽光照不到的黑暗地方很多,問題是如何讓黑暗接受到陽光,而不是一味指責這種現象不公平不正義。就像吵架一樣,互相揭底,面紅耳赤,沒有一點爽快勁兒,不太喜歡。批判是為了縷清問題所在,建設方為上策。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最終的解決,才是我最關註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