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25歲以後,學會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2024-04-19文化

曾在【讀者】雜誌(2024.05)中讀到一篇名為【春香與小滿】的故事。

女兒名小滿,在把沒什麽文化的母親春香接到深圳工作後,她對母親生出了更多的理解。

也順帶著理解了那個曾經在大都市裏擰巴、不自在的自己。

「隨著慢慢長大,我不再把很多事情的原因歸結於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人都是被社會塑造的。」

攝影:柘林

這句話何嘗不是很多問題的答案。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

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概念越來越被關註,好像我們性格中所有的缺陷、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都能從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

但要知道,世上不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一些遺憾。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曾這樣解釋原生家庭:「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麽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

我們要認識到: 原生家庭雖然影響了我們的過去,但是卻不能束縛我們的現在和未來。

【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從小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但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從銷售人員做到公司高管,實作了經濟獨立,並且在母親去世之後,她依然選擇幫大哥找工作、給父親買房養老……

來源:豆瓣電影

雖然無法選擇自己有什麽樣的父母,但至少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如何去過。

25歲之後,我們應該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撰寫者,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那個。

沈溺於過去,毫無意義

朋友小苔,30歲,至今一事無成,他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怪父母。

別人升職,他說是人家父母有能耐;別人買房買車,他說是家裏給幫襯了不少;看到一起長大的小夥伴都過得比他好,他也會把不如意歸結到父母沒本事上面。

總之,他將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都歸咎到原生家庭上,他也一直沈浸在過去的「傷痛」中不能自拔,逢人就抱怨自己悲慘的童年。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他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作為自己不肯努力的借口。

但仔細思考,「原生家庭論」有時更像是一個偽命題,很容易成為我們推卸責任的工具。

就像【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寫的:「當你把父母的感受當作你大部份人生決定的基礎時,你正在放棄自己的自由選擇權。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遠占首位,那麽你的人生也將由他們駕馭。」

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抱怨和沈溺過去都毫無意義,我們能做的是正視過去,然後勇敢前進。

來源:視覺中國

原生家庭的影響,沒想象中那麽大

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概念——課題分離。

它主張要解決人際關系的矛盾,就要區分什麽是你的課題,什麽是我的課題。我只負責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只負責把你的事情做好。

關於如何與原生家庭「課題分離」,【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

首先,把自己的「人生課題」與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離開來,不幹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讓他人幹涉自己的課題。

比如,父母如何對待我們是父母的課題,我們無法左右,也與我們無關;而我們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分清哪些問題是自己的,哪些問題是他人的,這是我們自己的課題。

其次,我們在面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時,並不是要從與父母的關系中「逃離」出來,而是要實作與父母的「課題分離」。

即我們一方面要承擔起自己的人生責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從內心裏理解父母,感謝父母,逐漸從與父母的負面關系中解脫出來。

最後,我們需要放下對原生家庭的追逐和期待,主動把自己的人生課題與父母的人生課題分離開來,這樣我們才能踏上自己人生的新征途。

正如一位作家在書中說的那樣:「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麽樣的回答都沒有用。」

沒有完美的人,同樣也不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但生命的決定權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即使拿到一手爛牌,也要努力將它打好。

來源:視覺中國

成年人必修課:學會獨立與自愛

剛才提到的電視劇【都挺好】中,從小活在母親重男輕女陰影下的蘇明玉,雖然對母親心懷怨恨,但是她並沒有沈溺於過去,而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了原生家庭的傷痕,實作了經濟和人格的雙重獨立。

這就是一個成年人對待原生家庭傷痕的最好態度——獨立與自愛。

首先,你需要經濟獨立。

一個人只有先養活自己,才能在這個社會上挺直腰板,才有說話的底氣。

經濟獨立也許並不能馬上幫你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但至少可以讓你有選擇的機會。

喜歡的工作,就努力去爭取看看;向往的城市,也可以拼盡全力去試一試。

當你透過自己的努力滿足了自己的生活需求時,你會發現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正在慢慢減少。

其次,你需要精神獨立。

精神獨立,意味著你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體系、價值觀和人生目標,不再人雲亦雲,隨波逐流。

最後,你還需要學會自愛。

明確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珍惜自己的身體,確保健康,珍惜生命;同時也要珍愛自己的靈魂,安穩幸福地生活。

來源:視覺中國

寫在最後

尼采曾說:「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所以,對於原生家庭欠你的,你應該靠自己拿回來,努力追求經濟獨立、精神獨立,用愛和勇氣治愈過去的傷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25歲之後的人生,由自己決定。

作者:柘林,以文字為林,栽種智慧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