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他「棄醫從文」建立國家繪畫檔案,只為……

2024-10-21文化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金曉明,一位醫學出身的學者,近20年來致力於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 計畫,將數千年的中國傳統繪畫精品匯整合冊。

他和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全球搜尋並拍攝了大量珍貴古畫,使得這些藝術瑰寶得以保存並「飛入尋常百姓家」。

△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曉明

01

很多人知曉金曉明,是因為「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作為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大系」編委會委員,近20年間,他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 「大系」 是什麽?

紙壽千年,絹壽八百。為了搶救、保護早已進入暮年的古代繪畫精品,「大系」的編纂出版計劃應運而生。將戰國到清末期間的中國傳統繪畫以高品質、高精度的書籍形式出版,建立中國傳統繪畫的國家檔案,是支撐金曉明埋頭於案的信念。

如此規模的整理工作是中國藝術史上的首次,它緣起於2005年浙江大學纂集【宋畫全集】的設想,再往前追溯,或許是金曉明年少時第一次拿起毛筆的那一刻。鮮有人知的是, 長期從事高校藝術教育工作的他,其實是理工科出身。

幼時愛畫畫,20世紀70年代得到追隨浙江美術學院教授系統學習繪畫的機會,當1977年高考恢復時,金曉明得到的建議卻是:「你的學習那麽好,還是考其他的普通大學,讀書還是最重要的。」

1977年,浙江醫科大學錄取了一個懷揣美術夢的醫學生。在西子湖畔, 金曉明開啟了五年的口腔醫學專業學習。

金曉明的人生轉折點出現在本科畢業之後。1983年他在浙江醫科大學留校工作,一年多後,時任浙江醫科大學校長鄭樹鼓勵年輕教師開展交叉學科工作,金曉明抓住這一機遇,前往中國人民大學開設的助教班文科學習。

陡然變道,這場計劃外的改變卻暗合金曉明的初心。連他的父母也同樣沒想到,這把「柳葉刀」還有變成手中筆的一天。一句「認認真真讀書,認認真真工作」,正式開啟了金曉明的書畫之路。

02

南轅北轍的跨界,需要如何跨越?一年時間、十幾門研究生課程、2000多個學時,是金曉明最初的嘗試。對於二十多歲的他而言,中國古代書畫研究的門楣矗立在雲巔,一步一個台階,他還不知道自己要攀爬多久。

隨著專業學習的不斷深入,金曉明在母校教授的課程也從醫學美學拓展到中國書法史、篆刻史等專業領域。

2005年,「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編纂工作從【宋畫全集】開始,由並無幾張宋畫的浙江起步。金曉明作為團隊主要成員,全程參與編纂工作。

計畫啟動之初,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浙江能有幾件宋畫?」金曉明默默地根據零星流出的展覽圖錄和學者文章,在全球幾百家文博機構中找尋宋畫的身影。

經過一番大海撈針的努力,他發現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一件古畫,最好的保存方式是盡量不開啟,請求文博機構授權拍攝,洽談工作一年兩年、三年五載,都是尋常。「我們本著的目標就是應有盡有,應收盡收」,然而戰國到清代的時間跨度、國內到海外的空間跨度,都讓編纂工作分外艱難。

一張數位照片的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金曉明清楚地記得,計畫團隊曾四次扛著100多公斤重的裝置,遠赴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拍攝五代董源代表作【寒林重汀圖】時的場景。

他記得每一幅畫作重現於世時的剎那芳華: 「我們祖先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真的是達到人類的一種極限,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天花板’」。

△【寒林重汀圖】局部

△【女史箴圖】局部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千裏江山圖】如今已為大眾所熟知,而在入編「大系」時,這幅青綠山水長卷已有17年未曾被開啟過;同樣,流落海外100多年的【女史箴圖】唐摹本,也在「大系」中實作了首尾相連。

漫漫搜尋路,金曉明想盡了千方百計,道盡了千言萬語。有收獲,也留有遺憾。「還有個別畫作沒有最終收入成冊,我們還在不斷努力,也交代好年輕一代的人怎樣做好增補。」

65歲的金曉明於無人知曉處一直奔跑著, 只有快點再快一點,那些散落在天涯的畫作才能再早一點「回家」。

03

2010年,【宋畫全集】拓展為包括【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在內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計畫。

歷經艱難,全球搜尋, 「大系」先後編纂的五大全集共計60卷226冊 。自2021年5月起,「大系」成果巡展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傳世珍品由畫入書,再由書入展,一部著作,折疊了千年文明。

從「大系是什麽」到「大系為了什麽」,金曉明如今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標: 讓傳世瑰寶 「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中國人了解中華文脈何以磅礴生長。

如果將「大系」的畫冊一一壘起,足有三層樓高,這是一部書的體量。十七年,這是一部書集合成冊的時間。大量遠隔重洋、分散多年的珍貴影像因此匯聚到了一起。

對於金曉明而言,自己的每一次啟程都指引了一條國寶文脈的歸途, 這是一個修典人的使命,也是他的勛章。

透過玻璃窗內的典籍,時間的長河在水墨中流淌。是書畫讓金曉明第一次知道,薄薄的宣紙絹布上有廟堂之高遠,山河之遼闊,也有市井之煙火,甚至可以跨越時光,觸碰到一道道烙印於心的文化銘印。

「中國的傳統藝術不僅僅是藝術,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我們要從歷史經典中去感受和了解,逐步上升到認同和自信,這是如同春雨潤物一般的過程。我們在這樣的前提下培養新一代青年人,才能在他們身上嵌入、烙下中華文化的銘印。」金曉明說。

記者丨張國亮 王遠

部份素材出自紀錄片【盛世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