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三月三,古人都在做什麽

2024-01-17文化

「三月三,驢揭鞍」。流傳關中的這句諺語意思是,天氣轉暖,脫去厚重的冬衣。

三月三,又叫重三,指農歷每年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古代設立上巳節。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這一天,人們結伴出行,去水邊沐浴,洗去整個冬天的寒氣和灰塵,驅除疾病和災難。柳枝沾露,祓禊(fúxì)去災,祈願祝福。

普都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 到了農歷三月初三,春天算是真正到來了,野草青青,百花爭艷,燕子北歸,正是人們踏青郊遊,挖野菜摘野花的好日子。這不魏晉朝以後,廣袤的中原大地上又多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人們的身影。

蘭亭席上酒,曲洛岸邊花。 曲水流觴,如擊鼓傳花,只是古人玩樂子的一種方式,因一篇【蘭亭集序】而廣為流傳。公元353年,會稽山下,書聖王羲之約了一幫子朋友在他的住所蘭亭聚會,祓禊去災,飲酒賦詩。

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 王羲之酒至半酣,揮毫作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修禊事也。

如此雅趣,豈能缺了對對子。

飛觴共醉天邊月

曲水同眠松下風

宋朝之後,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盛行,禮教制度逐漸森嚴,三月三上已節的習俗漸漸地從中原大地消失盡。但在西南邊陲卻保留下來。

忽漫歌聲風外起,家家兒女靚新妝。 歷史上這樣記載壯族三月三,「交阯俗,上巳日,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沿江上下,數裏之內,士女如雲」,儼然成了聚會交友、以歌為媒的盛大節日。土家族三月三「女兒節〞,青年男女以趕集的名義,相互交流,選擇佳偶。在西南地區,三月三同樣也成為瑤族、侗族、苗族、白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海風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