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止庵:40歲我就辭職,回家過我的讀書生活

2024-01-26文化

有多少人希望將自己的愛好過成完美的一生,不緊不慢,日有所成,而不是將理想淪為一種為工作、為生活的工具。 然而,很少有人能夠做到。而著名作家止庵,卻做到了。

止庵出生於1959年,他13歲開始寫作,20歲發表了自己的作品。1977年,止庵考入北京醫學院口腔系,畢業後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做了一名口腔醫生。後來他又做過記者、在外企上過班,還做了一家出版社的總編。但是他始終不忘年輕時許下的願望: 「40歲的時候,我就辭職,回家過我的讀書生活。」

他確實做到了。40歲那年,止庵辭了職,專心回家讀書、寫作、做研究,他的書評、隨筆、作品相繼發表,收獲了一大批粉絲,成了一名炙手可熱的當紅作家,也成了國內研究魯迅、周作人、張愛玲的一名專家。他的著作【周作人傳】【張愛玲事跡】已成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繞不開的著作。

◎讀止庵的文字,以為這是一位早已「作古」的老作家

止庵做客節目【鏗鏘三人行】時,主持人竇文濤笑著說: 「很早就讀了止庵老師的書評,也頗為喜歡,可是一直以為止庵是已經‘作古’的人。」

這不怪竇文濤,其實,這是許多讀者相同的閱讀體驗。究其原因,無外乎止庵老師文字的典雅、老派,頗有民國遺風。這可能與他多年研讀魯迅、周作人、張愛玲等民國大家有關,更與他長期堅持對文言文的研讀有關。

◎現代很多作品,問題在於情感誇張到令人無法忍受

止庵的文字,簡潔典雅,情感與留白處理恰當, 他曾說「感情有七分,寫出三四分就夠了,如果非要寫到十分,一切都給破壞了。 事實的誇張已經讓人接受不了,情感的誇張尤其令人無法忍受。」業界流行說:「止庵行文清淡如茶,無喧嘩矯飾,落實細節處見其幽微,耐人尋味,卻不故作高深。」

止庵自己也說:寫文要像【詩經】那樣,字句精煉,有所局限,一個字就是一個意思,不能盡情描繪。

◎搞中文工作的,文言文不能丟

止庵文字的魅力,還來自於他對文言文的堅持。 他說:「我一向的看法,如果工作稍微跟中文沾一點邊的話,應該學會閱讀文言文。因為中國文化有一部份確實是由文言文所承載,這是別的東西替代不了的。」

止庵對文言文的堅持,也體現在他的多部作品中。其悼念母親、討論生死的散文集【惜別】,書名來自南朝文學家王融的詩句「徘徊將所愛,惜別在河梁。」他創作的個人第一部長篇小說【受命】,書名來自【莊子·人間世】「今吾 朝受命 而 夕飲冰,我其 內熱與?」其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令顏】,書名來自曹植【美女篇】「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並且,止庵把這些古文詩句都印在了書籍的扉頁。

讀一段典雅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人類發明了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更別提文字背後承載的深刻思考了。而止庵老師,則在中文中極盡美的語言與人性的展露。多年來,止庵老師的文字已收獲眾多讀者,然而他的長篇小說還沒有得到更多讀者認識。其於2021年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受命】,出版後好評如潮,之後推出的【受命:終局版】,更是延展了這個驚心動魄的復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