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香港討論傳承金庸文化「家國情懷」

2024-08-01文化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派記者 馮學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以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創造性表達,為全世界的華文讀者構築起「有情有義」的武俠世界,至今熠熠生輝。

2024年是金庸誕辰100周年,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近日在港舉辦「金庸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研討會。近百名香港政商界人士和學術界、文化界專家學者出席,共同探討金庸文學成就及其對中華文化傳播的深遠影響,呼籲建立永久性的金庸紀念場館。

「金庸小說以及衍生的影視劇和音樂等,是全球華人共同的語言,作品中所蘊含的中華文化精髓跨越國界,成為連線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橋梁,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李大宏致開幕辭時表示,透過深入的交流與探討,不僅能更好地理解金庸的創作,還能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以金庸小說人物為原型創作的雕塑作品「楊過」及「小龍女」。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致辭時說,金庸文化是香港一張十分亮麗的文化名片,對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文化從香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他認為,要提高對金庸文化在香港、全國乃至世界影響的認識,盡快建立永久性的金庸紀念館,擦亮香港文化「金字招牌」,令香港成為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視窗和平台。

研討會上,多名發言嘉賓以自身體會講述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贊嘆金庸作品蘊含著的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和價值觀歷久彌新。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何俊賢上世紀90年代在香港讀中學,當天特地帶了一本略顯陳舊的【射雕英雄傳】參加研討會。「中學時,同學幾乎人手一本金庸著作,那時我的願望是把金庸所有的著作買回家。」何俊賢說,在閱讀金庸作品的過程中逐漸被其濃厚的家國情懷所感染,構建起了他對中華民族的認知和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金庸先生創造的武俠世界,也曾使我熱血沸騰、激情飛揚。」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席塗輝龍感慨,金庸以豐厚的文學素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緊緊地吸引和抓住了讀者,許多海外華人新生代和其他民族人群透過閱讀金庸小說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甚至為此學習中文。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金庸小說誕生於香港、成名於香港,在新時代,不但要傳承好他的作品,更要發揮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優勢,助推金庸作品及其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表示,金庸作品對影視、動漫、舞台劇、遊戲等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強勁的推動力,業界應不斷探索與時代同步的傳播方式,以金庸武俠為支點,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立法會議員嚴剛呼籲,應趁今年金庸經典人物雕塑展所引發的新一輪「金庸熱」,打造永久性金庸文化館,展示金庸作品人物的正面形象。透過組織國際研討論壇、動漫和遊戲等多元化手段推廣金庸文化,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傳遞中華文化和愛國教育,進一步提升香港的文化軟實力。

「我建議梳理金庸武俠小說的時間軸,建立統一的世界觀和設定,透過香港國際化的影視制作技術,開發系列影視作品,構建一個極具中國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武俠宇宙。」全國政協委員、英皇集團副主席楊政龍認為,應以金庸百年誕辰為契機,繼續挖金塊庸作品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如開發金庸武俠小說周邊產品、舉辦金庸武俠文化國際交流節、在香港設立金庸武俠主題樂園等。

研討會上,香港【大公報】前主筆葉中敏、沙田區議員郭宣彤等嘉賓對建立金庸永久性紀念場館提出了具體建議,包括兼顧「武」與「俠」的元素、以人工智慧(AI)等最新科技豐富呈現形式等。香港小說學會榮譽會長楊興安、【亞洲周刊】總編輯邱立本等建議設立金庸文學獎,鼓勵中文寫作、培育中文作家,匯集全球不同國籍、不同背景的中文作家繼承和弘揚金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