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存之道】第8篇;上篇我們討論了個人生存策略,本章將討論一個決定我們立足於世界的重要因素:幸福與快樂。
本文要點: 一、情感起源;二、幸福快樂的本源;三、金錢、權力、健康與愛;四、人情淡漠的本質;五、短暫的快感和長久的快樂;六、主觀感受與清心寡欲;七、尋找自我。
一、情感起源
大約在2.25億年前的晚三疊紀,由古代爬行類動物中前進演化出了一個新的分支:哺乳動物。它幾乎與恐龍同時出現。
雖然哺乳動物在恐龍時代並不起眼,但它們卻在這一時期逐漸前進演化出了許多適應環境的特征,如胎生、哺乳以及發達的聽覺和嗅覺等,這些特征為它們在恐龍滅絕後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
尤其是胎生的特征。胎兒在子宮裏發育成熟,而後被排出體外,形成一個獨立的新生命。雖然它提高了成活率,然而卻也帶來了一個問題:與卵生不同,胎生幼體降生後,往往不能獨立生存,它必須依靠母體的撫育方能存活。
於是,為了保證幼體的存活,一套新的大腦系統在哺乳動物中出現。這套新的系統會促使母體產生對幼體關愛的情緒(即母愛),並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母體會充分的哺育和保護幼體,幫助它成長。
1878年,這套新的系統被Broca提出,賦予一種叫‘邊緣葉’的概念。新概念的提出源於Broca對哺乳動物大腦的觀察,他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馬蹄形腦回,它形成環繞於上位腦幹的邊緣,故命名為邊緣葉。
到了1952年,麥庫林正式提出‘邊緣系統’這一術語。
邊緣系統是由古皮層、舊皮層演化成的大腦組織,以及和這些組織有密切聯系的神經結構和核團的總稱。它影響著哺乳動物的動機、情感、學習,以及記憶。
自哺乳動物前進演化出邊緣系統後,情感也隨之產生。最早是為了繁衍而前進演化出的‘母愛’,隨後逐漸衍生出各種情感。到了距今大約3-7萬年前,智人偶然的一次基因突變(大腦內部連線方式),促使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出現,於是,人類至此擁有了更為復雜和豐富的情感。
其他哺乳動物是否也和人類一樣擁有情感?這一話題歷來爭論已久。其實早在19世紀,達爾文就在【人與動物的情緒表達】中探討了這個話題,並認為其他哺乳動物也像人類一樣,能夠感覺到快樂和痛苦,幸福和悲傷。
而德瓦爾則在【最後的擁抱】中表述:從演化的角度上講,我們的大腦結構、神經化學系統等方面,與猿類、貓狗、老鼠等動物有著共同的起源,所以它們的情緒一定與人類有某些共通之處。
但無論怎麽說,人類情感的產生源於2億多年前邊緣系統的出現,並在一次基因突變後,擴充了復雜度,以及豐富度。
二、幸福快樂的本源
除了生存權利外,追求幸福的權利對於人類而言,尤其是個體而言,同等重要。在今天很多的現例項子中我們看到,哪怕在能夠保證生存的條件下,但若幸福快樂感的降低,便會讓人做出相應的反應,甚至極端的言行。
2002年的全球數據顯示,在5700萬的死亡人口中,死於戰爭的是17.2萬,死於暴力犯罪的是56.9萬,而死於自殺的,高達87.3萬。在日本,近10年的自殺率已占到總人口的0.17%,其中男性占比約七成。而這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講,均源於在現實中無法獲得預期的幸福與快樂,甚至還遠低於預期。
那麽,幸福快樂的執行機制到底是什麽?是物質嗎?
經濟學家們或許會認為,唯有經濟獨立、自強自立時,人才能獲得幸福快樂。這種觀點得到了當前多數民眾的認可,因此,追求物質享受便等同於追求幸福快樂。換言之:物質,就是幸福快樂的源泉。
真是這樣嗎?
但民族主義者卻堅定認為:唯有政治自洽才是幸福快樂;而宗教人士卻認為:唯有虔誠信仰才是幸福快樂;而自由主義者他們認為:有了自由才是幸福快樂;然而對於好戰分子而言:戰鬥(戰爭)就是幸福快樂。
似乎不同的人或人群,對幸福快樂的看法並不一致;那幸福快樂的本源到底是什麽?
在當今,有兩種解釋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一個是生物學上的解釋,另外一個,則是心理學上的解釋。
從生物意義上來說,人能獲得幸福快樂的感受,是源於生化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催產素、內啡肽等,與神經、神經元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改變影響這些生化物質分泌的外部環境的話,便能制造出幸福和快樂。簡單來講,幸福和快樂,可以人為制造。
之所以能夠人為制造幸福快樂,是在於人類擁有超群的想象能力。好比看直播,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便會有強烈的代入感,透過豐富的想象,從而刺激生化物質的分泌,幸福快樂便由此而生。
而另一方面,從生理意義上來說,則認為:人只要達成了心理預期,滿足了心裏欲望,便能獲得幸福快樂。這些的心裏欲望主要包括尊重感、掌控感、成就感,以及滿足感。比如,快要餓死的人吃下一個饅頭,所獲得的幸福感並不比白領又賺了幾十萬來得少。
據說某次乾隆微服私訪,餓的快走不動路時,偶聞一股奇香,隨香氣步入一家酒店,吃到了讓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美味:叫花雞。並題下一副對聯:名震塞北三千裏,味壓江南十二樓。難道叫花雞真的這麽好吃嗎?非也。後世有人總結:叫花雞之所以好吃,完全在於‘叫花’二字上。
盡管生物學、心理學對幸福快樂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兩者基本都指向同一個內核,即:幸福快樂來源於,人類自身的想象,或者說:內心。
然而,是這樣的嗎?
三、金錢、權力、健康與愛
金錢自被人類創造出來以後,便成為人類三大追求之一(金錢、權力、信仰),而且在多數人的眼中,它亦成為了幸福快樂的代名詞。但,在各種實驗以及現實結果中,人們卻得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結論:金錢的確會帶來快樂,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限度之後效果就不那麽明顯了。
好比很多富豪總說:錢對自己而言,不過是一堆數位而已。這種論調普通人很難共鳴,不過也有相似的場景:剛搬到大房子後,享受著頂級美食,幸福快樂油然而生,但一段時間過後,就會覺得一切都普普通通,沒什麽新鮮感,更談不上幸福快樂。這些都說明,物質追求的確會讓人幸福快樂,但它存在一個閾值,而這個閾值,因人而異。
相比於金錢,權力帶來的感受就要復雜一些。
在‘授權-委托’賽局實驗中,人們得出一個結論,即:權力的擁有對自身的上進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並由此催生了快樂。這個實驗大約也解釋了為何自古以來,權力的追求,永無止境。
之所以無止境,不是說權力無盡頭,而是權力的盡頭,有些遠。從最底層權力開始,要經過建議權-做事權-決策權-賞罰權,最終才有可能達到一言九鼎;而每一層晉級,都不是那麽輕松簡單。這也造成了絕大多數人耗其一生,也未必能夠到頂峰。即便到了頂峰,權力所帶來的掌控感、成就感也並沒有消失,依然會讓人感到幸福和快樂。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們總是喜歡‘雞毛當令箭’,便是來源於此。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權力,也能在權力的使用中獲得滿足。比如保安胡亂行使權力的鬧劇;比如家長掌控欲望下的瘋狂;比如,從小就立誌當大官背後的誘惑等等。另一方面,由於‘有了權力便可更加方便和簡單的獲取財富’的原因,又加大了人們對權力的追求。
除金錢、權力外,健康,也能帶給人幸福快樂。或者反過來說:疾病,會降低人的幸福感。這對於生過病的人而言,體會尤為深刻,尤其是住過院的。多數病人在住院期間都會有一個強烈的念頭,即:等病好了,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生命。但遺憾的是,研究表明,健康帶給人的幸福快樂感並沒有那麽強烈,也沒有那麽長的時效。或者說,疾病,降低人的幸福感時間並不會太長。
這也解釋了為何面對健康飲食和運動,人們往往無法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同時也印證了‘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古訓。
除此外,毫無置疑的,‘愛’也能帶給人幸福快樂,尤其是來自於家庭和社群的愛。甚至在多數時候,‘愛’所帶來的幸福快樂感,會超過金錢和健康。比如我們常說的,漂泊已久,渴望找到避風的港灣;或者,在外遊子,總是念家。幾乎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會存在這麽一個神聖的地方,這個地方溫暖且讓人懷念,哪怕只是想想,也能感覺到幸福快樂。
還有一項有趣的研究表明,人們走入婚姻的殿堂不是因為婚姻讓人快樂,而是快樂產生了婚姻。這項研究大概能說明為何現在‘不婚主義’者越來越多。正因為人們預測到了婚後的不快樂,所以遏制住了婚姻的發生。另一方面,該研究也表明,天性開朗,容易感受到快樂的人,其結婚的機率遠超經常感受到不快樂的人。
而‘快樂的單身狗’對此或許便是一個明證;又或者,當前離婚率越來越高,也說明了不少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後,並沒有感受到幸福快樂。
四、人情淡漠的本質
對於70後、80後而言,他們總是懷念小時候的生活氛圍,總會認為那時雖然物質匱乏,生活貧苦,但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相處和睦,也總是批判現在人與人之間過於冷漠,真是到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同時,還把這一切歸結於‘物質過度追求、人們越發自私’的原因上。
事實是這樣嗎?
讓我們把時間回溯下。遠古時期,部族的成員必須抱團取暖才能生存下去,再加上當時部族人口不多,所以彼此間都知根知底,熟悉且和睦;到了農業革命後的古代,情況有所好轉但也沒好多少,家庭之間、鄰裏之間必須相互幫忙才能抵禦各種天災人禍,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非常緊密和諧。
再之後,到了工業革命後的近代,比如六、七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在那個年代,物資匱乏,資訊落後,缺點醬醋油茶都必須找鄰裏借,想打聽打聽哪個姑娘或小夥更出色,也得找熟人問問。總之一句話,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需得到周圍人的幫助才行。
最後,我們回到現在,情況似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物資極大的豐富,資訊高度的發達,我們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變得越來越少了;因此受其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逐步減淡下來,直到冷漠。是這樣的嗎?
不,還遠不夠。
為了我們的生存和生活,政府和企業操碎了心。政府積極成立各種行政組織,幫助我們解決生存、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企業則更誇張,天天為了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娛樂絞盡腦汁:生孩子不要慌,全套產育服務;學習考試也不要慌,網上學習、線下授課全面覆蓋;今天不知吃什麽?更不要慌,手機拿出來坐家等著就是;不知如何找物件?不要緊......
這些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便是:行政組織和企業公司化身為了‘大家長’,大部份或全部替代了過去的家庭、鄰裏的作用。由此,人人變得獨立,完全可不依賴周圍的人而生存下去,且還能活得有滋有味;於是,情感逐漸冷卻,人與人之間變得淡漠。當然,這裏有一個隱含的邏輯,即:獨立的代價,以金錢為目的。
而這一切隨著智慧時代的到來,將變得更加誇張,且沒有盡頭。
甚至可以想象一下,以後現實中所有的決策和需求的滿足,將由智慧系統以及相關企業全權負責。想找個最合適的物件,AI幫忙匹配,企業幫忙尋找和送達;想要制定一套最合理減肥計劃,AI幫忙決定,企業幫忙實作;想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AI幫忙篩選,企業幫忙達成......
如果真有那麽一天,當人們越來越信任智慧,越來越依賴智慧後,【我是機器人】中的那一幕會不會上演?人類會不會由此被智慧控制?還真不好說。
所以,如今人情關系淡漠的本質,用一句話總結便是:‘大家長’模式下,人越發獨立而越發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從而導致人與人的關系紐帶變薄,直至消失。
這種淡漠甚至也影響了我們的傳統家庭觀念。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固執的認為,今天自己遭受的罪,是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令人不安的現實卻是:在當今的現實社會中,年輕人透過越來越發達的資訊和服務,可以越來越不需要聽從家長的意見和教誨。但自身一旦出了問題後,卻又反過來責怪父母:為什麽不教育好我?!
還有一個深刻的問題是,越來越多的人會認為,當人老去以後,去養老院之類的更能享受貼心、全面的照顧,而不需要再像過去‘四世同堂’一樣大家擠在一起,而且也沒那麽多時間來照顧。
於是,世界變得越發的冰冷。
五、短暫的快感和長久的快樂
回到之前的問題,生物學認為:幸福和快樂,可以人為制造。為此,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了一部小說,名為【美麗新世界】。
這部小說刻畫了一個距今約500年(2532年)的未來世界,物質生活十分豐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人們接受著各種安於現狀的制約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標準統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隨時隨地得到完全滿足,享受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不必擔心生老病死帶來的痛苦。於是,人人都變得快樂,不再有痛苦。
雖然【美麗新世界】裏關於生活的描述讓人神往,然而,稍微理性一點的話便會發現裏面有一個邏輯矛盾點:如果沒有了痛苦(不快樂),那麽快樂還會存在嗎?如果再深入一點:快感等同於快樂嗎?
從科學的角度看,快感,屬於神經性活動,它是在神經受到興奮刺激時產生;而快樂,屬於思維活動,它是內心愉悅的表現。比如,我們在玩遊戲時,會體會到快感,一旦遊戲結束,這種感覺會很快消失;而與之對應的是,當我們在面對一項艱難任務,雖然在過程中會覺得痛苦,但一旦順利完成,則會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快樂,而且這種快樂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一生相伴。
於是,放棄短暫的快感,去追求長久的快樂成了一部份人的終生目標。而這,也是追求‘生命意義’的來源。尼采曾說: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幾乎什麽都能夠忍受。在這部份人眼中,生活有意義,哪怕身處逆境,也能甘之如飴;生活無意義,就算順境也度日如年。
這種生存態度影響了很多人。比如在印度,苦行僧阿馬爾·可傑在告別家人後,先是四處流浪,去宣揚印度教的真諦。但隨後他便發現,流浪並不能徹底的磨煉自己的意誌。於是在1973年,他選擇了向濕婆效忠的方式:高舉右手,並一直不放下,直到手臂壞死,無法動彈,形如枯木。
於是,有人便喊出,不要多巴胺,只要內啡肽。在多數人認知裏,多巴胺被視為‘短時刺激快感’,反之,內啡肽被視為‘延時快感滿足’。然而,科學表明,兩者都是人體分泌、調節的激素,想要健康身心,缺一不可。多巴胺低下時,會引起快感的缺失,容易導致抑郁癥的出現;而內啡肽則有助於我們保持年輕、活力的狀態。
所以,無論是短暫的快感,還是長久的快樂,都是人所必須的,唯有兩者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時才是最好的。所謂陰陽調和,中庸有度,概莫如是。這些古老的智慧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有很深的現實意義。但遺憾的是,現實中常常有人過度追求其中一個,而忽略了另外一個。
尤其對於快感而言,這種可以人為制造,且比快樂更容易獲取的感覺,往往將人們吸引其中而不能自拔。比如孩子們由於自控能力低,對手機裏的遊戲基本都毫無抵抗能力,家長如若放任孩子去玩,將會導致孩子們過度的追求這種短時刺激快感,使得學業荒廢,獨立生存能力減弱,甚至缺乏。
與之相反的,家長們完全不給孩子獲取‘短時刺激快感’的機會,他們透過‘家長的威嚴’,迫使孩子長時間、高強度的補課、寫作業,以此達到家長心目中追逐長久快樂的目的。然而,想法雖好,但這種‘長久快樂’並不是短時間就能獲取的,由於缺失了‘短時快感’的獲取,不僅‘長久快樂’沒有追到,往往還容易給孩子們造成抑郁。當前學生中抑郁癥患者增多,無不一而再的說明此點。
六、主觀感受與清心寡欲
然而,幸福快樂卻是個體的主觀感受。好比一個饅頭,對於饑餓者是快樂,但對於飽腹者就毫無作用了,甚至看到了還想吐。所以,若是想要知道一個人到底快不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問他自己的感受。
因此,多數人會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點無論是從生物學派,還是自由主義學派上而言,都是如此。尤其是當代的年輕人,他們能否感受到快樂,並不取決於提供的東西好不好,而在於他們自己認為是否滿足於自己。由此,個人化特質在他們之中表現得更加明顯。有時,他們甚至會脫離主流,而去拒絕接受‘大家說是好的,就是好的’這一類觀點。
事實證明,年輕人的這種個人化特質是正確的。今天很多人感覺不到幸福快樂,便源於‘人雲亦雲’,常常忽略掉自己的真實需求,而去追求所謂大眾的共同需求。這裏面,有‘社會性動物’的特性影響,也有受某些刻意宣傳引導的影響。尤其是後者,在資本的推動下,人們在狂熱中迷失掉自己真正的幸福快樂需求;於是,所有的努力不過是給資本的累積,添磚加瓦而已。
但多數宗教和哲學卻與這種觀點相反,他們認為,快樂不是主觀感受到了愉悅,也不是主觀覺得生命有意義,在他們看來,放棄主觀感受的追求,回歸清心寡欲,才是幸福快樂的。佛教便是其中的翹楚。
在佛教看來,人的主觀感受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反而因為太看重這種內部的波動,會變得太過執迷,太過焦躁不安,從而越發的不滿。所以,它提倡清除心中的欲望,增強自身的信仰,去追求內心的平靜,以此達到‘五蘊皆空,不悲不喜’的境界。
道教與佛教也類似,它提倡‘斬三屍’。三屍即:上屍名‘踞’好華飾,中屍名‘躓’好滋味,下屍名‘蹻’好淫欲。說白話就是‘私欲、食欲和性欲’。道教認為唯有斬掉「三屍」,方可恬淡無欲,神靜性明,積眾善,乃成仙。
西方哲學亦如是。如蘇格拉底說:快樂的秘密並不在於尋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於培養清心寡欲的能力。再如,伊比鳩魯提出‘享樂主義’,他說,物質上的快樂,是低等級的;而更高等級的快樂,是心靈上的快樂。因此遠離仕途,遠離經濟,透過節制,透過清心寡欲,這樣方能快樂。至於迪奧吉尼斯創立的犬儒學派,更是提倡放棄所有文明享樂,回歸原始形態。
但,無論幸福感受是什麽,是追求主觀上的感受,還是放棄主觀感受,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即:幸福快樂,源於內心。
七、尋找自我
因此,究竟什麽才是‘幸福快樂’,這個問題唯有問自己。
有人找到了某種特定的情緒狀態,便會找到快樂;有人追求到了真我,了解到自己後,便會覺得快樂。人人都想追求幸福快樂,都想避開痛苦,於是便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不停的從一種感受,跳轉到另一種感受上,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自己的不快樂,並不在於感受本身,而在於對感受的追求上。
但是,不管是何種‘幸福快樂’的追求,都是個體極具主觀的感受,它不取決於其他人怎麽想、怎麽看,也不取決於外部條件擁有的多與少,更不取決於是在逆境還是困境,一切感受,均源於內心。
所以今天的我們,不能主觀的就認為,遠古‘茹毛飲血’的祖先就一定比我們更痛苦;也不能主觀的去想,未來的人類就一定比我們更幸福;更不能主觀的去判斷,別人就一定比我們更痛苦,或是更幸福。
所以,幸福不遠也不近,快樂不難也不易;是幸福快樂,還是痛苦悲傷,終究自己體會,自己感受。唯有找到自己的內心所想,方能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