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雜感隨筆|拒接電話:通話緊張為哪般

2024-10-19情感
□孫慧琳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前的年輕人對電話產生了排斥心理。例如,有人吐槽導師直接打電話聯系,或在點單時備註「外賣/快遞放門口,請不要打電話」,甚至等來電結束後再透過微信聯系對方。人們為何在標榜「松弛感」的同時拒接電話呢?
首先,拒接電話的本質是逃避。當下,人們越來越追求「松弛感」,但刻意追求松弛往往會產生「假性松弛」,反而讓人更加緊張。真正的松弛允許不穩定因素的存在,是一種能夠平穩面對應激事件的心態。接通電話意味著與對方建立了聯系,並需要以口頭形式完成資訊傳遞,而拒接電話則是一種逃避交流的表現。因此,追求「松弛感」的心理與實際行為往往背道而馳。
其次,這種逃避心理的產生,實際上是人們自主構建個人空間的結果。與文字形式相比,電話這種口頭形式能夠高效地完成資訊傳達,也有助於情感的傳遞,但人們為何寧願放棄資訊觸達的準確性而進行文本交流?一方面,急促的電話鈴聲打亂了平穩的生活節奏,帶來強烈的情緒壓迫。在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往往追求平穩,而急切的來電鈴聲催促機主即刻采取行動。多數人選擇掛斷,以結束鈴聲帶來的緊張與壓力;如若接通,電話則以聲波的形式沖破了兩人之間的空間邊界,個人的生活狀態被打亂。另一方面,接電話意味著要面臨未知的任務與資訊。在後疫情時代,未知是主要的壓力源。不同於文字的視覺化,接電話時需要全神貫註地處理資訊,並做出準確判斷以回應對方,還可能面臨額外任務。基於以上兩種心理,人們不僅逃避接電話,甚至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中也出現了斷連的趨勢。不同之處在於,微信是一種延時社交,推遲回復訊息帶來的負擔遠小於接電話。
最後,在當前的社會語境中,我們應客觀看待拒接電話的「緊繃感」。一方面,要理解拒接電話背後的心理動機,認識到轉變心態的長期性,不能以「松弛」為名進行情感綁架,否則會引起更深程度的焦慮。另一方面,嘗試接通電話進行及時交流,根據場合、事由和來電者身份等要素判斷接聽的必要性。
媒介有其獨特的時代烙印。回顧過去,電話是促進交流、增進感情的高效工具;放眼當下,微信已成為日常交流的主要空間,能夠實作文本、音訊、視訊等多種交流方式;展望未來,電話存在被「拋棄」的風險。但樂觀地看,電話在沈寂之後,也可能像底片機、CCD等復古物件一樣迎來懷舊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