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替夫還債20年:錢雖然已經還完了,但人情還遠遠未還完

2024-01-08情感

2024年1月6日上午,因為前一天約好了本報記者要到家裏采訪,許愛玲特向她打工的九佰超市店長孟愛敏請了半天假,1月5日本報刊登了她苦幹20年替夫還債的事跡(點選閱讀),超市領導和同事們對她欽佩不已。「許愛玲大姐是去年八月來到超市上班的,她人很勤快,整天悶頭有幹不完的活,對工作很負責,不論是分內分外的活兒都積極主動去做,人很隨和、熱情,遇到上了年紀的顧客都主動幫著把東西拎到收銀台處。」孟愛敏說。

許愛玲家住在中牟縣萬灘鎮三劉寨村南,門口朝西,門前是一條南北大街。聽媳婦說家裏要來記者,許愛玲的婆婆佝僂著身子抱來兩條舊氈,很小心地鋪在地面有冰的大門裏,婆婆站在旁邊招呼記者:「走著慢點。謝謝您來看俺媳婦,俺家現在過得好,都是俺媳婦的功勞。」

三劉寨村退休老教師吳勝仕向記者證明吳瓊所言非虛,「愛玲和文尚(許愛玲的丈夫)是我的學生,他們的子女也是我的學生,我教過他們家兩代人,他們都是我的得意門生」。

2002年吳文尚患癌,許愛玲借錢救命,在三劉寨村前後借了50多家,吳少樂是其中之一,「我那時一個月薪資也就200來塊錢,文尚走了以後愛玲就開始打工掙錢還賬,她前後還了我2000塊錢。我當時說啥都不要,愛玲說啥都不同意,她說賬還完了心就踏實了。」

2003年底,經過多方治療,無奈已無力回天,丈夫竟撒手人寰。那時,年輕漂亮的許愛玲面臨人生的選擇,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日漸蒼老的公婆,一邊是一大筆欠債要還。許愛玲說:「我要守住這個家,守住鄉親們這份情,不能因為我的離開讓借給我們錢的鄉親們看不到希望,做人一定要誠信。」

走進許愛玲一家曾經住過的房子,斑駁的墻壁已經出現大面積脫落,出嫁多年的大女兒當年求學的一張張獎狀字跡模糊,其中一間屋子後墻出現塌陷,承重梁下沈,正下方臨時壘起了磚柱支撐。「還賬的十幾年間,房子年久失修,根本沒有能力修繕,每逢下雨天,外面大雨,屋裏小雨,我現在都不知道是怎麽熬過來的。」說話間許愛玲已淚眼模糊。

「那時候種一季麥子,一斤麥子賣六毛多,二畝地才賣1000多塊錢,背著繈褓中的兒子,懷揣著1000多塊錢,到開封也就買一盒治癌的藥,取回來不到一星期就吃完了。」提起為丈夫治病的那些年,許愛玲突然嘴角微微顫抖,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發出抑制不住的哽咽聲。

許愛玲娘家哥哥主動來送2000塊錢為丈夫治病;得知許愛玲的公公患有嚴重的動脈曲張,家中並不寬裕的鄰居也主動借出一百塊錢讓她為公公治病;好心的老教師也自掏腰包為許愛玲解困……這些人情許愛玲說自己這輩子都難以為報。

一個人的本分和執著,一個村的理解和寬容,都蘊藏著如春水初生般的人情溫暖。

從鄭州到北京,輾轉千裏求醫看病,吳文尚從得病到去世不到兩年時間,許愛玲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又借了表姑和親友鄉鄰的錢,家中的記賬本上記錄著這五十多家的救命錢,總共11萬多。

命再苦,錢要掙,債要還!從最初的摘一斤一毛多錢的棉花,到抽一斤三毛的蒜薹,每天起早貪黑地打工掙錢。「天不亮就下地去鋤蒜,有時候去得太早,天太黑,都看不清那些莊稼。」冬季許愛玲白天打工,晚上到快遞公司分揀和裝卸物件,累得渾身濕透,淩晨從快遞公司出來,頭發裏的汗水很快又凍成了冰淩碴子。回憶過往,許愛玲雙唇緊抿,極力抑制那即將湧出的淚水。

「愛玲不容易啊!這種事就是擱在一個男人身上都不一定扛得住。」三劉寨村村委委員許書田說:「文尚2002年得病,2003年離世,為了還賬愛玲農忙種地,農閑打工,種麥種玉米種大蒜,糧食不值錢,大蒜價格也賤,一年到底幹下來掙個仨核桃倆棗。收入小,開銷大,收不抵支。她公公又身子弱,做過兩三次手術,常年靠藥物維持,連公公看病取藥的錢都是愛玲跑東跑西借的。」

「愛玲是一個善良、堅強的女人。」吳勝仕說,農忙期間,公公因年邁體弱無法勞作,在家常常溫飽不定,她也會在中午空閑期間匆忙趕回家為公公帶一個饅頭、一杯溫水,接著自己要馬不停蹄地趕去幹農活。

「愛玲一家子都是大好人,我說這話一點都不誇張,你們可以在村裏排家挨戶地打聽。」三劉寨村村支部書記吳文琪說,「愛玲她公公原來是俺村的會計,那是全村老少爺們兒公認的好會計,文尚性格靦腆,不愛說話,但是能幹,品行善良。兩口子在家裏孝敬老人,在村裏鄰居和睦,你再看看人家愛玲教育的孩子,個個品學兼優。」

許愛玲說村支書吳文琪那些年可真是沒少幫助她,那時的吳文琪還不是村支書,也不是村幹部,是一個個體運輸戶,手頭有倆活便錢,前前後後借給許愛玲有五六千,「借給她時我就沒想過要她還錢。」吳文琪說,「可是她還賬時比要賬的還急,她掙點還點,每次還錢總是很歉意說別嫌少,最後一定一份不欠。說實話接過她的錢我都想哭。」

盡管從未有人主動提及還錢的事,但許愛玲也要堅持還錢。「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知恩圖報做人本分。就算是已經失去聯系的人,我也要想方設法找到,一分不少把錢親手送到他們手中。」為了還錢,許愛玲曾大熱天坐公共汽車到鄭州,走街串巷終於找到「恩人」,她常年吃穿節省、克勤克儉,每掙一筆錢就先還一筆錢,每還一筆她就在賬本上劃掉一筆。

小錢大愛,歷經20年的苦熬苦幹,許愛玲終於還清了債務。在劃掉最後一筆欠款,合上賬本的那一刻,她仍感慨道:「錢雖然已經還完了,但人情還遠遠未還完。」

至今令許愛玲深感遺憾和內疚的是,她沒有保護好那本賬本,雨太大了,老屋房頂漏雨,墻縫滲水,屋子裏進水了,挨墻的煤球都泡塌了,賬本找不到了。

對於鄉親們曾經無私的幫助,許愛玲內心充滿了無限感激,「賬還完了,但是人情還沒有還完,我將永遠銘記在心裏」。許愛玲說還要應該感謝黨和政府,丈夫去世後,她家被辨識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經濟上給予了很大支持。「現在俺公公被村萊恩排在村口街頭掃地,一個月能有七八百的薪資。」

2015年,她把外債還完並修葺了十多年漏雨的房子,主動找到村裏結束了貧困補助名單。

新家是兩層樓房,墻壁通體白瓷磚,院子裏種了3棵杏樹,1棵核桃樹,1棵桃樹,1棵石榴樹。「俺娘(婆婆)喜歡吃杏和桃子」。院子裏還有菊花和冬青。

對於子女的愛護和教育,許愛玲有自己的理解:「不是子女離不開媽媽,而是媽媽離不開子女,生活再難,對子女的教育不能有絲毫懈怠,勤奮學習,孝敬老人的好習慣從小就要養成。」

當問到許愛玲的大女兒吳瓊時,她紅了眼角:「小時候還不理解媽媽的苦,現在長大真的覺得媽媽很不容易。」

每天早上5點,天不亮許愛玲就悄悄地起床做飯,自己吃過後就把飯菜蓋好叮囑公婆記得吃飯和吃藥,然後匆忙騎電動車到30裏外的綠博家苑九佰超市上班,她主要擔負超市蔬果區域的理貨,該區域人流量較大,需要每天馬不停蹄地開始接貨、上貨、整理排面。因常年打工患上了腰間盤突出,許愛玲頂著勞累的身體穿梭於人流之間,她說:「年紀大了,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同事流著淚悄悄告訴記者:「愛玲姐一個月兩千多塊錢,孩子上學以及公婆患病的花銷,不會有余錢了,中午輪換吃飯時我總見她接杯熱水一個人偷偷地躲在一邊吃從家裏帶的饃,我都不忍心打擾她。」

「愛玲姐是店裏公認的標桿。」九佰超市店長提及許愛玲時贊不絕口,「即使是下班時間也沒有絲毫懈怠,她也會主動打掃地面、整理超市雜物。」

萬灘鎮副鎮長賈曉蕾說:「人無信不立,許愛玲的事跡,是萬灘鎮道德模範選樹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萬灘鎮始終把選樹先進典型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積極開展以選樹「道德模範」「鄉村光榮榜」「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為代表的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選樹出先進典型,成為群眾身邊正能量的傳遞者,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建設貢獻力量,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踐行新時代核心價值觀提供不竭動力。」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張朝暉 通訊員 劉月鳴 趙曉彤

來源: 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