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瞧見一則引人深思的訊息:
廣東有個租戶退租後,不光欠了一個月房錢,還把屋子弄得滿是垃圾。
房東把門一開啟,屋子裏頭亂得不成樣子,還飄出一股股難聞的味兒。
房東都快崩潰了,沒辦法,只好自己拿出一千多元錢,找人來打掃。
新聞底下有個熱評挺有趣:
「曉得為啥滿屋子都是垃圾他還能住下去不?那是因為他覺得有歸屬感。」
在生活裏,有的人表面瞧著光彩照人,然而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開始「放縱起來」。
就像【禮記】裏講的:「君子的行為,在細微處能體現,細微處也最能彰顯。」
就是說呀,透過一個人最不顯眼、最細小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性咋樣。
人生這一趟,其實就是修煉自己身心的一個過程。
先謹慎些,行動時敏捷些,這樣才能擁有做人的豁達與清醒。
人活在世上,得時刻牢記「四慎」,這樣才能把品德守住,收獲圓滿人生。
「慎獨」這個詞,指的是在獨處時也能保持謹慎、自律。一個人在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這就是慎獨的體現。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面對各種誘惑時,都要做到慎獨,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
【大學】講過:
「內心真誠,就會表現在外在,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會在獨處時也謹慎行事。」
就是說啊,一個人的內心咋樣,肯定會在外表上體現出來。所以呢,就算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那也得小心著點兒。
慎獨,就是一場跟自己較勁,實作自我超越的修煉。
不自我欺騙的人,就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實實在在面對自己的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穩穩地走在正路上。
清朝官員葉存仁有個挺有意思的事兒。
清朝乾隆那時候,葉存仁在安徽、河南這些地方,當了三十多年的官。
在其任職的時候,清正廉潔,毫無貪腐。
有一回,他在河南巡撫的職位上卸任時,手下的人安排船給他送行。
可船工說船壞了,得修理,所以一直沒動身開船。
到了半夜的時候,船才開始慢慢地動起來。
夜色之下,岸邊有另外一條小船飛快地追趕過來。
葉存仁挺納悶,仔細一瞧,船上居然是跟了自己好些年的師爺。
師爺拱著雙手,一臉誠懇地說道:
「葉大人對咱的恩情那是重如泰山啊,咱都不知道咋報答了,這點兒東西是咱的心意,葉大人您說啥都得收下。」
葉存仁在月光下,瞅見船上那幾個沈甸甸的大箱子,一下子就懂了。
下屬們清楚葉存仁平常不收禮,特意挑了個晚上的時間。
都覺得夜深了四下無人,葉存仁肯定不好拒絕這番盛情。
葉存仁瞧著下屬們費了番心思,不忍心數落他們,可堅決不收他們送的東西。
他叫手下把筆墨取來,隨手就寫了:
月朗風輕半夜間,小船送友走得慢。
謝君情意把贈還,不怕人曉怕己明。
詩的最後一句講得挺清楚:不是怕被別人知曉,而是怕自己心裏明白,做人關鍵得做到慎獨。
曾國藩講:「做到慎獨,心裏就會安穩。」
慎獨,那可是一種人生的高境界呢。
細微之處,不能違規;沒人之時,不可越界。
身處孤獨時要堅守自我,磨煉出一顆沈穩的心。
做事對得住天地,做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就像【格言聯璧】裏講的:
「對內不欺騙自己,對外不欺騙他人,對上不欺騙老天,這就是君子慎重對待獨處的原因。」
用慎獨之念,平復浮躁情緒;用慎獨之念,讓自己變得更出色。
甭管世間有多鬧騰,咱盡力把自己的事兒幹好,這樣才能瞧見更寬廣的世界。
要做到謹慎細微。這意味著在各種事情上都得小心留意,註重細節,不能馬虎大意。無論是面對大事還是小事,都要以謹慎細微的態度去對待,這樣才能減少出錯的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明太祖寶訓】裏講:
就是說啊:要是不把細小的事兒當回事,很容易留下大麻煩;不留意微小的地方,最後會損害大的品德。
做人吶,從細微之處能看出精神咋樣,也能看出品德如何。
註重細節,一絲都不馬虎,這才是聰明人的做事方法。
北宋那個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有個挺有趣的事兒發生在他身上。
有一天,歐陽修的一個朋友讓他家仆人過來,請求歐陽修寫篇文章:把他蓋房子建樓閣這事兒記下來,刻在堂屋前面。
歐陽修曉得朋友急著要,就關起門來不見客,開始寫了起來。
寫好後立馬就交給了來的那個人。
仆人離開後,歐陽修又讀了這篇文章,覺得「仕宦至將相,錦衣歸故鄉」這兩句,含義太直接了,連線得也不合適,念起來還很短促,沒什麽美感。
歐陽修琢磨來琢磨去,決定添上個「而」字:當官當到了將相,穿著錦衣回到故鄉。
這會兒他才覺著實作了「語意順暢,意境深沈」的成效。
這會兒,天已然黑下來了。
歐陽修趕忙讓人準備好馬,還派人去通知。
到了第二天傍晚,總算追上了朋友家的仆人,把這個字給補齊了。
快馬追字,可不是在瞎折騰,而是心裏明白,只有把細微的地方重視起來,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歐陽修之所以能被後人稱作「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是因為他有著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
小事得謹慎對待,小節要嚴格約束。
重視那些細微的不足,抓好那些微小的細節,這才是達成長遠目標的基礎所在。
就像漢代的哲學家王符講的那樣:
「小心細微之處,防範於未然,從而阻斷邪惡之事。」
一滴墨漬,能把一泓清水弄臟;一點汙點,能把一生清白毀掉。
細節,乃是決定事情成敗的要害之處。
凡是能把事兒做得特別仔細認真的人,最後也肯定會與眾不同。
和人交往,最不能丟的是底線,最該堅守的是原則。
就像魯迅在【朝花夕拾】裏講的那樣:
人生有時候難免會碰到難處,可人的可貴之處在於,在困境當中仍然堅守原則,絕對不能放任自己。
性子正直,不盲目跟風,牢牢守住自己的品德與氣節,這就叫慎守。
人這一輩子也就短短幾十年,只有守住自己的本性,才能挺直腰板做人。
中國畫藝術大師齊白石,不光畫功了得,還是個行事謹慎、堅守原則的名人。
1937 年,日本鬼子打進了北平。
齊白石立馬辭掉教授的工作,堅決不和敵人同流合汙。
日偽那邊喜歡齊白石畫的人,好多次上門求畫,可這位70歲的老人家,每次都堅決地給拒絕了。
氣得關上房門的他,居然在門上貼出:
「白石老人的心臟病又犯了,不再見客啦。」
「畫不能賣給官僚,我怕會不吉利。」
就算這樣,齊白石還是躲不開接連不斷的各種邀請。
有一回,中國留日同學會打算創辦個刊物,就請齊白石給畫一幅畫當作留念。
實在推不掉的他,當下就畫了一幅【螃蟹圖】
四只走得歪歪扭扭的螃蟹,出現在首頁目錄的上邊,還寫著「看你能橫行到啥時候」的話並落款。
日本人看到刊物後,氣得不行,直嚷嚷:「齊白石這人太倔了。」
齊白石正氣十足地講:
「齊璜是中國人,不會去日本。你要是非強求齊璜去,那幹脆把齊璜的腦袋拿走得了。」
一身正氣,不懼強權壓;人世起伏,謹守自身線。
人活一輩子,最該守住的就是氣節。
保住真性情,身子和心裏才能清爽;保住真品德,心靈才能有個安穩的地兒。
就像【莊子漁夫】裏講的:
「認真修養自身,謹慎守護本真,把東西還給別人,這樣就沒什麽負擔了。」
保持內心的從容和淡定,才能看到人生最美的景致。
咱得謹慎對待自己的欲望。別讓欲望沖昏了頭腦,得學會控制它。要是放縱欲望,那可容易出問題。所以,得時刻提醒自己,要慎欲,不能由著性子來。
世間事兒繁多雜亂,誘惑也是到處都有。
人這一輩子,始終都在跟欲望較勁。
欲這東西,本身沒啥可怕的,可怕的是不曉得去克制它,也不去管它。
「欲望不能放縱,一放縱必定釀成災禍。」
欲望就像烈馬一樣,要是任它隨便跑,那就很難再把它拽回來了。
那沒法控制的欲望,就好比一把火,能把沒完沒了的奢求給燒沒了,還會把本來的幸福給弄沒了。
明朝官員曹鼎的事兒,給咱帶來了挺不錯的啟發。
那時候,曹鼎是泰和典史,就跟現在的警察差不多。
有一回抓盜賊,曹鼎把一個女賊給逮著了。
因為縣衙離得挺遠,曹鼎就跟女賊在一座廟裏過夜了。
這女賊長得還算有幾分漂亮,因為想逃跑,就想方設法地用自己的色相去勾引曹鼎。
曹鼎為了能隨時警示自己別失控,把「曹鼎不可」這四個字寫下來貼到墻上。
過了一陣子,曹鼎琢磨著:「這荒郊野地的,沒人會知道。」
他將紙扯下來,準備砸門進去。
剛到門口,曹鼎就覺著不對勁兒:這是為了自己的私欲去廢掉公法的事兒,絕對不能幹。
接著,又往回走將紙給貼上了。
就這麽著,貼上又撕掉,撕掉又貼上,整鬧了一宿。
不過最後,曹鼎戰勝了自己內心的欲念,把任務順順當當給完成了。
慎欲,不是只在某一時段進行忍耐,而是要長久地保持警覺。
【荀子·正名】裏講:
就是說:欲望很難完全消除,但能夠對其進行控制。
人生挺長的,哪兒都有誘惑。
比起沒完沒了地去追求各種欲望,還不如懷著知足的心,好好享受當下擁有的。
心裏懂得知足,常有快樂的事,這才是人生的美好時光呢。
【老子】這本書裏講道:
「要是自始至終都能謹慎對待,那就不會有啥壞事發生。」
就是說啊:要是做人能一直保持不變,嚴格要求自己,那人生就不會有啥失敗的事兒了。
人生的進與退,關鍵就在於一個「慎」。
「四慎」,是做人的一項修養,一種層次,也是一種本真。
獨自待著時要謹慎自律,做事時要註意細節,做人要堅守原則,面對誘惑時要克制欲望,這樣才能保持清正本色,自在地行走於世間。
往後啊,願你能當個堅守自己內心的人,時常鍛煉自己的心性,持續提高自己,過上充實又美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