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為何很多人不管做什麽事,總是時不時地後悔?

2024-07-30情感

在寂靜的深夜,當世界都陷入沈睡,內心的痛苦聲音卻在黑暗中悄然響起。那是一聲聲沈重的自責,如同一把把銳利的刀,無情地刺痛著靈魂的深處。

「為什麽我會這樣?為什麽總是在關鍵時刻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每一次這樣的 自問 ,都如同巨石壓在心頭,讓人喘不過氣。

是命運的捉弄,還是自身的缺陷?是一時的疏忽,還是註定的悲劇?在這深不見底的自責 漩渦 中,仿佛有一雙惡魔的利爪,死死扼住了生活的咽喉,讓那原本璀璨的希望之光如風中殘燭,搖曳著漸漸熄滅。然而,這一切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又是什麽力量,將一個人推向了自責的深淵,無法自拔?

過度自責侵蝕著我們的精神

自責,指的是因個人的缺點或錯誤而產生內疚並譴責自己的心理狀態。

然而,令人憂心的是,過度的自責往往會將我們卷入一場劇烈的情緒風暴之中。我們常常會因自責而感到沮喪、郁悶,甚至陷入絕望。這些繁雜的負面情緒相互交織,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悄無聲息地侵蝕著我們的身心健康,給我們的精神帶來難以承受的痛苦。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 年的一項報告顯示,全球有逾 3 億人患有抑郁癥,而過度自責便是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之一。

曾在知乎平台上看到這樣一段令人揪心的自責經歷:有一回,公司承接了一個計畫,領導任命我為該計畫的主要負責人。我深知這個計畫對領導的重要性,因而極為重視。為了出色地完成任務,我準備了大量資料,每日埋頭苦幹,經常忙到淩晨,不放過任何一個資訊。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在領導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

然而,在與甲方溝通商洽的那天,由於部份數據未達對方期望,導致合作失敗。自此以後,我常常埋怨自己為何如此愚笨,為何如此粗心大意。要是當時再認真一些,結果或許會截然不同。我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厭惡。盡管領導並未因此責怪我,同事們也時常安慰我,但我卻一句話都聽不進去,始終難以釋懷。直至今日,我仍會因這件事時常自我責備,感覺壓力沈重得讓我直不起腰,總有一種沈甸甸的壓抑感。有時夜裏難以入眠,也會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這件事。

這個案例充分體現了過度自責對人的束縛。盡管努力完成了任務的大部份工作,但因為那一一點失誤,就陷入無盡的自責。

在這種時刻,我們其實心裏很清楚,不應讓自責的情緒肆意泛濫,我們也常常在內心深處告誡並安慰自己不要過度自責。

然而,事與願違,我們總是發現自己難以控制這種強烈的心理反應。然而,當我們了解了過度自責對精神的危害後,不禁思考,在面對成敗時,人自身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人不能真正決定成敗

美國心理學家尼塞特和沙克特透過實驗證明了人們對自身心理的誤解。他們對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實施逐漸增強的電擊,給部份被試預先吃一片假藥,並告知其可能導致的癥狀(與電擊癥狀相同)。結果,吃藥的人忍受的電擊強度是沒吃藥的人的四倍。事後詢問吃藥者原因,他們未提及藥,被告知藥可能起作用時仍否認,典型回答如「我甚至沒想到那片藥」。

為何當事後被告知可能是藥物的作用時,他們仍然否認這一影響,堅持認為是自身而非藥物的原因呢?這個實驗揭示了人們在認知和解釋自身心理及行為時存在的有趣現象:無論是自卑的人,還是自負的人,我們一貫認為:人是決定成敗的一切因素。這是我們一貫的認知模式,同樣也造就了人性的弱點之一。

例如,當一個人取得出色成就時,便自認為這是自身努力的成果。如此一來,在背後默默支持他的妻子、任勞任怨為他照顧子女的父母,以及公司所提供的資源等一切良好的支持環境所給予的幫助幾乎都被忽略。

那麽,從這個邏輯來講,如果他成功了,會將所有功勞據為己有,進而變得驕傲。反之,如果他失敗了,會把所有罪責都歸咎於自己,進而產生自卑和自怨自憐的情緒。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傾向,簡直就是給自己戴上了沈重的枷鎖,仿佛整個世界都得圍繞自己的意誌轉動,只要事情不如意,就全歸咎於自己的無能。這是多麽愚蠢又可悲的心態,讓我們在生活的洪流中迷失,不敢正視真實的世界和自身的局限!」

就拿上述案例來說,其實一個計畫能否成功,不單是專業程度足夠就行,這也是許多公司設立公關部的原因。如果關系處理得當,即便專業有所欠缺,也能達成合作。而公關環節,並非個人所能完全掌控。

另外,還有諸多其他因素,如財務是否支持分期結賬、售後的支持力度大小、是否有免費的配套服務等等。之前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辛辛苦苦做了很出色的標書,結果卻失敗了,原來是陪標,合作物件早已內定,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當然,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有上進心,這意味著對更好的自己有著不懈的追求,對未來有著積極的期待和憧憬。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在追求上進的道路上,存在很多個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可能是能力不足,也可能是一時疏忽。

總之,我們並非精準無誤的機器毫無疏忽,也並非無所不能的神。我們要正視自己的局限性,才不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從更深層次來說,以成敗論英雄本身就不公平,因為眾多看不見的外界因素幾乎占據了大半,比如運氣、背景等諸多因素。

在探討了人在成敗中的地位後,我們不妨轉換視角,來看看如何將自責轉化為積極的力量。」

積極地自責

很久之前,我好奇地向一位同事問道:「當你犯錯誤的時候,你會感到自責嗎?」

他微微皺了皺眉,一臉認真地說:「當然會啊,我想任何人可能都會這樣吧。」

我帶著幾分疑惑,說道:「那你的內心也不夠強大啊,我還以為你會很放得開呢?」

他輕輕搖了搖頭,目光堅定地說:「在我看來,內心強大與下意識的自責沒有任何關系。」

我瞪大了眼睛,詫異萬分地問道:「為什麽這麽說?」

他表情嚴肅,侃侃而談:「只要我們存在上進心,一旦遇到失敗,多半都會感到自責。然而,真正的內心強大,可不是剛開始的那點自責,而是不會長時間地陷入自責無法自拔,那叫破罐子破摔,那叫懦弱。就好像你感冒了,身體不舒服是正常反應,但是如果因為這點不舒服就認為自己命不久矣,這豈不是很離譜?自責是促使自己知恥而後勇,實作心智成長的方式。倘若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且高高在上,那麽終有一日,你必然會被打回弱小的原形。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恐怕任何人都難以承受。我們務必要認清自己的無知與弱小,如此,自責和反思才能切實成為我們走向成熟和實作成長的階梯。」

彼時,我對於自責有了另一種看法,是一種積極的看法,這是一種心靈的釋然,也是一種相當健康的成長方式,或者說是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

據心理學研究顯示,相較於消極的自責,積極的自責與反思能更有效地促進個人成長,同時對身心健康產生積極影響。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將這種「積極自責」以實踐的方式運用到生活當中呢?

  1. 正視自身的弱小:我們務必承認自身存在諸多的無知,如此才能從自責的情緒中掙脫,同時告訴自己:我當下需要改進和最佳化自身。

  2. 探尋自身的不足:復盤失敗的全程,從中尋覓錯誤所在,或許致使失誤的環節恰恰是自身的短板。我們要深知,成功案例能夠助推我們前行,失敗案例亦能如此。

  3. 分解短板,逐一攻克。困難之所以被視作挫折,是因其難度系數遠超自身能力,這種差距無法瞬間化解,我們需逐步擊破,方能真正駕馭,然而,這需要時間,要以勇敢的姿態慢慢消化。

  4. 立即行動:我們應當知曉,無論何種困難,不怕其龐大,只怕拖延。立即行動這一步,真的太重要了!曾經的我,面對困難總是猶豫不決,害怕邁出那那一步。但當我終於鼓起勇氣,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那種對自己逐漸建立起來的信心,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所以,朋友們,別再猶豫,勇敢地邁出那一步吧!」

  5. 為自己鼓勁:誠然,不可否認,解決困難時未必順遂。我們可能會灰心喪氣,進而影響執行力,所以,要持續為自己加油助威,時刻保持昂揚的活力。

  6. 不斷總結:孔子曾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任何進步永遠在學習、思考、再學習的迴圈中推進,缺少任何一環,我們都會停滯不前。故而,學與思、失敗與總結,才是通往成功的忠實捷徑。

  7. 尋求朋友的協助: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的觀點皆源自長年累月的經歷提煉,他人的觀點可能會成為你日後的經驗,當然,你完全能夠略過這段煩惱的經歷,直接吸納對方的精華即可。所以我堅信,朋友的觀點也是成功的捷徑之一。

以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為例,在其波瀾壯闊的職業生涯中,他多次公開坦承,每次比賽後的自我反思,尤其是對失敗的深入剖析,是他不斷突破自我、達成自我的關鍵。據詳盡統計,喬丹在其職業生涯中,有超過 300 場比賽的表現低於平均水平。在這些不盡人意的比賽後,他也會下意識地自責和不甘,但從未因此而氣餒。

比如在一場關鍵的季後賽中,喬丹在關鍵時刻投籃失手,導致球隊輸掉了比賽。賽後,他沒有找借口,而是深刻自責,反思自己在比賽中的決策、技術運用和心態問題。他將這次失敗視為寶貴的學習機會,在後續的訓練中,針對暴露的問題進行了高強度的專項訓練。同時,他也會虛心向教練和隊友請教,汲取他們的建議和經驗。憑借這種積極的自責和不懈的努力,喬丹在後續的比賽中多次力挽狂瀾,並成就了籃球史上的一段傳奇。

喬丹的經歷深刻地揭示了積極自責的強大力量。它告訴我們,自責並非是自我否定的泥潭,而是自我提升的階梯。只要能夠正確對待自責,將其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就能不斷超越自我,實作輝煌。

在人生的這場漫長旅途中,我們既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導演。成功與失敗交織,歡笑與淚水相伴,而自責則如同劇情中的插曲,時隱時現。但只要我們能以積極的心態接納它,讓它成為我們前行的助力而非阻力,就能在這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道路上,書寫出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或許,未來的路上還會有風雨,還會有迷茫,但只要我們懷揣著那份從自責中汲取的智慧和勇氣,堅定地邁出每一步,就一定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閃光的足跡,讓生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芒。所以,不要懼怕自責,勇敢地面對它,讓它成為我們成長的墊腳石,引導我們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