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誰能稱得上「最後的明朝人」?

2019-09-30時尚

煮酒君:大明遺民,穿越300余年的歷史塵埃到今天

文/煮酒君

1644年,中國經歷了一場華夷變態,衣冠禮樂毀損的過程,最終傳統式的古典文明在宋代滅亡後第二次淪喪。這場戰爭不僅僅是戰爭的勝負與朝代的更叠,更多的是:我們民族的記憶、衣冠、精神的割裂。國民、民族、文化、思維,都因為那一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滿清的言論與意識形態的枷鎖下,並不能讓明朝的記憶從世界上抹去。在北韓、在日本、在越南、在東南亞、在果敢。明朝用特殊的形式傳承著。時間跨越了300余年,盡管遭遇不斷絞殺,可是明的思想仍然被延續著,直到今天。。

台灣——明鄭的遺產

台灣的抗清之路其實十分短暫,從鄭成功收復台灣開始到鄭克爽降清結束,對於台灣而言,明的記憶遺留時間十分短暫。但是台灣的抗清鬥爭卻很漫長,一點也不比台灣抗日鬥爭的過程短暫。有記載在明鄭結束時,就在台灣的監國攝政王朱術桂登基稱帝,以明朝正統的身份於永歷三十五年六月廿七日自殺殉國。(連橫【台灣通史】有傳)。

明朝停留在台灣的時間就此結束,但是台灣思明之心並未斷絕,1721年台灣爆發朱一貴起義,恢復大明,年號永和。清政府派兵鎮壓。朱一貴為叛徒出賣,被俘就義,但台灣各族人民繼續鬥爭達兩年之久。乾隆年間台灣又有天地會林爽文起義。期間雖然台灣對於清廷的統和搖擺不定,但是台灣人普遍遵循了穿著木鞋,戴鬥笠的習慣,以示「上不頂清朝之天,下不踏清朝之地」的決心,台灣民族對於滿清的仇視直到劉銘傳督台後才逐漸趨於緩和,但是與大陸之間形成隔閡的心態卻已經有了,台灣在中法戰爭之後發展迅速較之內地尤為不同,因此認同度逐漸淡薄。

1895年台灣被日本殖民後,日軍推行「皇民化運動」大肆宣揚鄭成功之母系為日本人的血緣關系。因此在台灣日治時期,在台灣公學校曾教學童唱「鄭成功之歌」。台南的延平郡王祠被改為日式的「開山廷社」,並整修為神社樣式,但其福州式建築格局大致保留。戰後國民政府再改為延平郡王祠,並將原福州式建築全部拆除,改建為中國北方式宮殿式建築並於入口牌樓加設國民黨徽,以示為中國正統政權。

由於蔣中正先生推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華民國參考大明會典部份恢復了祭孔禮節與服飾,終讓絕跡百年的台灣再度看到了明朝的身影。毫無疑問‘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影響也將繼續下去。

雖然日本這一舉動無外乎是希望借用鄭成功來證明其殖民的合法性,但這種手段其實效果並不好。引發了十分不良的後果,台灣為了對抗「皇民化」逐漸產生了漢民化與本土化兩種趨勢。鄭成功在台灣的地位也一直受到質疑,由於鄭成功統治時期曾命劉國軒剿滅了台南原住民建立的大肚王國。因此在原住民心中評價十分不好。近幾年隨著李登輝不斷加強‘本土化’運動的思維,台南鄭成功的雕像也被推倒。

中國大陸——地緣抗爭下的苦苦生存

從1644年開始到1683年結束,在漫長的近乎39年的戰爭中,明朝人依托其地緣戰略而苦苦抗爭著。尤其是由於剃發令的頒布,掀起了數次抗清高潮。39年中雖然遭遇了屠殺與淪陷,可是明朝遺民仍然死死抗爭,不肯放棄。

據記載,到了後期階段,即永歷末年。明朝的抗爭只剩下中緬邊境與福建廣東沿海的零星抵抗了,復明的希望已經大勢已去。各地自己的抗清武裝,或躲或藏。已經不再存在了。一直堅持到最後的就剩下了以農民領袖劉體純、李來亨等與明將王光興等聯合抗清的夔東十三家。但是這只孤單的義軍根本不可能在清軍的進攻中存活,1664年,李來亨舉家自焚,抗清長達21年的最後一支義軍解散。

至此,大陸的抗清戰爭徹底結束。當然對於明的記憶卻沒有因此斷絕,直到同治四年(1865年),貴州朱明月仍然以明朝皇帝的身份起義抗清。1868年前後清廷才將這只義軍撲滅。

但是雖然有組織的抗清已經結束,但是地方上不承認清朝的自守策略仍然,持久;由於清軍入關後的數次大屠殺,江陰、揚州以及廣東等地,都奉行了不合作態度,當地人員不願參與科舉,不願為清朝服務,完全自強自守。

這種態度,直到康熙後期到乾隆初期才有所緩解,一方面,清朝經過文字獄抹除華夷之辨,尊明思想等對於清朝統治的不利思維。同時肢解士紳階層和自耕農以實作分化瓦解地方自治的目的。另一方面清廷被迫數次予以撫恤給予福利規勸合作並且開放博學鴻瀘科重用漢臣。

在這些方式的引導下,地方自保的措施逐漸趨於瓦解,漸漸地從明代建立的鄉約制度也被廢除。但根據廣東諸縣誌記載:嘉慶年間廣東仍有縣城不承認滿清統治,堅持自治。到了鹹豐年間基本已經全面瓦解。

忠明村近些年來被人屢屢提起。在如今江西地區的一個小村莊,那裏的村民自稱是「明朝遺民」,他們至今保存著明朝的傳統服飾以及不少習俗。當初十三家的抗清鬥爭失敗後,少數人輾轉流落至江西圭峰山地區,躲入山中,誓死不剃發,與世隔絕,直至抗戰後期才被發現,誤以為是「道士莊」。這個村子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近些年也有人尋找過忠明村,卻沒有人再發現,忠明村的存在與否一再成疑。在此我們不予置評。也許忠明村只是像‘桃花源’一樣,一個衣冠古裝,男耕女織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背後堅守的意義,卻還是很重的。

北韓——九義士之土

明亡後,有大量遺民逃往北韓,如石氏始祖石潭(明兵部尚書之子)。北韓為明朝後裔設忠良科,盡力為其提供入仕機會。禁止士大夫庶子參加科舉的「庶孽禁錮」也不施用於明人後裔。

北韓無疑是保留明朝制度最好的地方,在明朝滅亡後,北韓仍然堅持明朝衣冠制度,北韓國王數度建立大報壇,萬東廟以紀念明朝。因此北韓一時成為了明朝遺民駐留的第一選擇,其中尤其以明國九義士的典故最為著名。

每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稱帝日)在南韓的朝宗巖都會聚集一群特殊的族人,來祭祀明太祖、明神宗、明毅宗三位皇帝。他們是南韓人,卻自稱「大明遺民」;他們不同姓,卻同心同德三百余年。這一切,只因為他們是「明國九義士」的後人。

所謂「明國九義士」,是明亡之際隨鳳林大君避難於北韓的九位文人,因為「義不事清」,故稱「九義士」。他們大多是清軍歷次搶掠後分派給質子館充作仆役的。

順治二年三月,鳳林大君被獲準回國,將九人及其家眷自質子館贖出帶去北韓。「九義士」到達北韓後,寄居於漢城王宮南面的明人聚居地——「皇朝人村」

1649年,鳳林大君繼位,世稱孝宗。孝宗一生圖謀明朝恢復,念念不忘「丁醜之恥」,起用西人黨宋時烈清除朝內親清派系,也時常找「九義士」入宮談論時政。孝宗大王曾準備授予九義士等人官位,因明人不願在番邦為臣,被婉拒。孝宗欲聯合南明伐清,並擬準許日本幕府借道北韓攻打清國的要求,事未成即被清廷發覺,受到清朝的調查和警告(「六使詰責」)。北韓孝宗十年孝宗大王於昌德宮大造殿內含恨而亡,享年四十一歲。

孝宗大王去世後,北伐清廷的計劃隨之擱淺,旅朝九人陷入憂憤與絕望中。九義士中王美承絕食五日而亡,裴三生悲泣憂憤而卒,柳溪山悲憤成疾而終,余下王以文、馮三仕、黃功等人也「惚惚無生世意」。馮三仕臨終之際言道:「吾不及見中原之清明,羈死異國,誠先祖之罪人也。我死,飲以常服,勿用玄娶及撐,勿使增罪決也」。黃功臨終道:「吾事親未能盡孝,事君未能盡忠,罪莫大矣已焉哉,誰與歸,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並「遺命勿祭」。

「九義士」亡故後,其後人衰替不振,對其祭祀逐漸廢弛。直到1825年,王以文後人王德一(大報壇守直官)、王德九在皇朝人村建置九義行祠,開始將九人合祀。並建立大統廟,祭祀明朝三皇。與萬東廟、大報壇合稱北韓祭祀明帝的三大壇所。北韓末年關閉。

但是九義士對於思明的心並未結束,1875年,朝宗巖大統行廟復享,開始將明太祖、明神宗、明毅宗三皇並祀。1934年,大統廟的祭祀活動第二次被廢止,直到1958年才恢復了祭享。延至今日,大統廟的祭祀活動已斷斷續續近二百年了。

據1985年南韓調查統計局,九義士後裔現有2830人。他們至今仍使用明朝年號,祭祀明代皇帝。陳立夫曾題詞頌道:民族正氣,華胄所宗。

明亡後,日本竟然也自稱中華

由於日本在歷史上大部份時間都處於以中國為中心的華夷秩序之外,保持了很強的獨立性,同時也系統地接受了中國文化,因此其自稱「中國」最為理直氣壯。且與北韓不同。另一方面,日本與中國的文化差異性又比北韓、越南大,所走的發展道路也與中國迥異,因此以儒家華夷觀為基準的「中國」一詞並非詮釋日本民族自尊和優越感的唯一選擇,此外還有「神國」、「皇國」等。所以,自居「中國」在日本不像「小中華」在北韓那樣深入人心,但這種本民族中心主義所形成的神國思想和皇國史觀對日本影響深遠。

明末大量明朝遺民避居日本,請求日本出兵協助,出以錢糧資助者也很多,黃宗羲、朱舜水都成旅日‘乞兵’。但是最終都無疾而終。有記載鄭成功在經營台灣期間,也向日本借兵,並廣泛開展與日本的貿易。但這都沒有奏效。

日本的明朝遺民有一個人是絕對代表,那就是朱舜水。作為明末清初十二位誓死不降清的先生中的一位,朱舜水最為鐵骨錚錚。無論是安南,還是清廷數次白刃相加,朱舜水都談笑風生,毫不畏懼。他數次前往日本借兵亦數次回國參加起義。有記載朱舜水先生武功不敵,數次抗清皆在敵陣之前。可見朱舜水先生並非文弱書生。

明朝滅亡後,朱舜水的好友王翺的死亡對他影響極大,王翺誓不降清,以明服斥韃虜而被割喉處死,使得朱舜水痛苦異常,此後張煌言又被捕遇害。朱之瑜鑒於復明無望,又誓死不剃發,「乃次蹈海全節之誌」,學魯仲連不帝秦,再次淒滄渡日,永不回故國。在此留在日本,教書授課。朱舜水和王夫是少有的幾個可以保留漢家服飾和發髻的先生。而堂堂正正穿著明朝服飾的朱舜水是唯一一位,他對於日本的影響十分久遠,比如日本拉面據說就是朱舜水先生帶過去的。

由於朱舜水德高望重,很快受到德川光國的邀請前往江戶講學,在日本初造學宮,繪畫圖紙,度量尺寸,親臨施工現場指導,事後撰【學宮圖說】。又造古祭器簋、籩、豆、登等,率學生習釋奠禮,改定儀註,詳明禮節。永歷二十六年,德川光國設定彰考館,由朱之瑜門生安積覺任主編,聘請朱之瑜指導,編纂鼓吹「尊王一統」之說的【大日本史】。

日本受到唐化水平極高,因此以唐代思想為主是當時日本的主流,唐代儒家衰弱而佛教興盛,因此日本佛學思想極盛,朱舜水的前往使得日本第一次接受全面的儒家教育,因此這場教育影響深遠。由於朱舜水的思想以最激烈的春秋思想為核心,屬於最純正的朱子學思想,因此對於德川幕府影響極大,朱舜水死後,以其學問形成了‘尊王攘夷’為核心的水戶學,與蘭學、陽明學一起成為推動明治維新的三學。

康熙年間在大陸的家人偶然聽到祖父在日本的訊息,便出海前往日本尋找,朱舜水避而不見,要求後人必須著明裝,蓄發髻方來,否則絕不相認。待到第二年,朱舜水後人到來時,朱舜水先生卻已經去世了。朱舜水死前遺言:「予不得再履漢土,一睹恢復事業。予死矣,奔赴海外數十年,未求得一師與滿虜戰,亦無顏報明社稷。

自今以往,區區對皇漢之心,絕於瞑目。見予葬地者,呼曰‘故明人朱之瑜墓’,則幸甚。」朱之瑜一直企望中原能有恢復的那一天,為此,他滯日期間生活十分節儉,死時居然儲蓄了三千餘金。這是他希冀恢復國家的經費。後人帶回了一幅他的畫像,掛於堂前。墓地留在了日本一直保存至今,民國初年梁啟超曾對日協商意欲遷朱舜水墓回國,被拒絕。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略余姚,沖入朱舜水祠堂時,見其畫像,恭敬而退,此後再未劫掠,朱舜水在日影響可見一斑。

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在康熙年間只有少量中國和荷蘭的船舶可以在長崎停留,不少明朝遺民都見過剃發易服後的中國人,只是兩種人的見面,卻發現,他們已經完全一樣了。如今這些遺民大多日本化了,忘記了自己的故國,但是朱舜水留下的祭孔禮儀還在流傳著。

果敢——至今不屈服的明土

在所有明朝的遺民中,果敢無疑是表現得最堅強的,永歷末年,永歷皇帝與與少量親信逃往緬甸,失去了國家的皇帝一文不值。面對清廷的壓力,緬甸將永歷看做一塊邀功清廷的‘肥肉’。終於在永歷十六年,釀造咒水之難,黔寧昭靖王沐天波見有變故,立即奪刀反抗,終因寡不敵眾,大小官員42人全部被殺。隨即緬軍趕往朱由榔住處,追殺隨從300余人。將永歷帝送往清廷,最終在雲南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明朝大統最終滅絕。

但是明朝的遺民卻未曾放棄,留在中緬邊境的明朝人持續堅持著抗擊的旗幟,只是這個旗幟從抗清變成了抗緬。

這件事一直要追溯到乾隆年間的清緬戰爭,這場戰爭無疑是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的一場勝利。乾隆皇帝雖然擊退了緬甸對於雲南的侵略,卻不能阻止緬甸對於邊境的蠶食,最終戰爭的結果與後來的清法戰爭類似。

清廷獲得了名義上的勝利,緬甸得到了土地的實際優惠。而果敢本是雲南楊氏土司管轄的土地,至此被緬甸奪取,此後英軍殖民緬甸強制吞並了果敢,因此緬甸一直堅持果敢為其土地而對此緊咬不放。但是果敢人的心中自己的祖國是中國因此一直不肯臣服於緬甸。

雙方的戰爭大的日久彌堅,從明末開始一直到今天,果敢仍然不肯屈服。他們將明朝的旗幟舉到1960年。時至今日,果敢的民眾仍然有不少人是明朝後裔,他們世代遵循【皇明祖訓】並且將其視為金科玉律。今日的果敢已經很難再看到明朝的影子了,可是明朝的文化還是停留在了這片土地上,一位在果敢做僱用軍的朋友曾對我坦言:果敢一日不歸,抗爭永不停息。

安南、東南亞——域外之徒與僑民之心

在明末還有另外一只南逃的明朝遺民,那就是華僑華商,他們在明朝滅亡前後已經在東南亞開拓了自己的土地,明朝的滅亡以及清廷對於他們的生死不管不顧,使得思明之心在東南亞華人之間仍然堅持不退,成為後來資助辛亥革命的動力。

海外華人實作了自力更生,在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地盤。此後西班牙、荷蘭殖民者在菲律賓印尼當地釀造多場屠華事故,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揮師征討,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恤安置從菲律賓逃到台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便到時可裏應外合,但尚未出兵便以病逝。

後來,鄭經也於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派艦隊征討馬尼拉,但因為三藩之亂而未能沒出兵菲律賓。

東南亞的華僑堅持了一種對明的認同這種思想綿延成為了華僑獨立自主的希望,最終,使得華僑建立了蘭芳共和國,雖然蘭芳並未打出明的旗號,可是華人建立的第一個共和國還是延續很多明朝的理念與思維。

時至今日,華僑仍然有一種對於中國的認同,這種認同雖然並不明顯,但是多多少少受到了明朝的影響也是肯定的。

明朝滅亡前後,即便是曾經的敵國。安南仍然對於明朝予以了一定的支持,越南無疑是個奇怪的國家,這個國家遵循自主的同時也有著一種獨特的中華認同感。明朝末年之時,安南使團朝貢為清軍所阻撓,安南居然發兵擊潰清軍前往雲南朝貢明廷。越南對於明朝的認同並不大,但是越南這樣的行為卻展示了自己獨特的華夷史觀。

1696年,越南後黎朝頒布禁令稱:「自清入帝中國,薙發短衣,一守滿洲故習,宋明衣冠禮俗為之蕩然。北商往來日久,國人亦有效之者,乃嚴飭北人籍中國者,言語衣服,一遵國俗。 ……沿邊之民,亦不得效其聲音衣服,違者罪之。」越南對於傳統衣冠的保持時間很久,基本上在越南擊退法國獨立後才宣告終止。當然如果時間漫長,也許越南會將東南亞諸國中文化也是有可能的。明朝滅亡後一些移民前往安南,融入了進入東南亞的華僑大軍中,因此成為了近代以來華僑組織的一個版塊。

說起哪個朝代的影響最久遠?有的人認為是漢,有的人認為是唐,也有人認為是宋,這些說法都沒有錯,漢塑造了民族精神,唐建立了四夷賓服的外交局面,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而明朝從1368年建國到1683年明鄭的消失,漫長的歲月沒有磨滅明朝在中國的銘印,它以各種各樣的獨特方式存在著,綿延至今。雖然跨越了三百余年,可是明朝的痕跡仍然有跡可循。(文/煮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