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弟是一位名表愛好者,專攻理察·公尺爾,我就以他為例,說說我的觀察吧。
原因一:非必要需求原理
人的需要可以分兩種,必要需求和非必要需求,必要需要因為大家都需要,所以成本是所有人共同分攤的;舉個例子,現在超市一包泡麵三塊錢,這個價格不貴,因為它是上億人共同分攤生產成本和裝置投資的結果。如果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吃泡麵,一年就生產三五包,統一或康師傅需要為你一人打造生產線,那它的價格不一定比理察·公尺爾便宜。名表就是這樣,因為它屬於非必要需求,所以每款產品的設計、研發、制造都是幾位、十幾位消費者在分攤,所以分攤到每人頭上,勢必是個大數位。
原因二:無參考,自主定價權
中國人有個消費習慣,叫貨比三家,但貨比三家是要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的,就是東西能比。換言之,如果我能制造出你比不了的東西,其實我一定程度也就掌握了自主定價權。這事我特別有感觸,2018年時我想買一個小包,逛了三次街,我發現泰國市場上的小包其實就四個區間;
(1)500泰銖的,這是多數人用的,沒品牌(水門市場、火車夜市),滿足的是最基本的使用需求(材質尼龍布)
(2)1000-1500泰銖的,國際運動品牌(愛迪達、耐吉),滿足年輕人需求(材質尼龍布)
(3)5000-8000泰銖的,時尚品牌(菊池武夫),滿足時尚人群需求(材質人造革,尼龍布)
(4)35000-55000泰銖的,奢侈品牌(巴黎世家、楊樹林、古馳)滿足有錢人需求(材質真皮、塗層布)
總結一下:一、二、三的定價基本是循序漸進的,人開始買一,後來換二,再升級三。但四與三之間,跨度特別大,可能多數人一生都跨不過,特別是對於泰國人。 買包其實就看兩樣東西,材質和設計, 一與二無論材質和設計都差不多,區別就是牌子;二與三設計有區別,但材質又差不多。只有到三和四這裏,才是設計和材質都不一定了。當市場沒有接近的替代品時,你就可以自主定價了。表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