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這項活動歷史悠久,釣魚老手層出不窮。再加上釣魚人的基數越來越龐大,總有不少釣友喜歡琢磨,一些簡單的小方法,可以為解決垂釣中不少大問題,這就讓一些小技巧非常多。一些方法雖然很土,但是效果不打折扣。圍繞著「土」,來看看高手如何在垂釣中使用土的。
如果出門釣鯽魚,帶了酒米沒拿打窩器怎麽辦?肯定不能手拋酒米,只要稍稍有點風就拋不出去,一下全扔腳面上。而傳統釣在野釣鯽魚時,打窩補窩都講究精準面積小,魚進窩之後分布更加集中,在配合上長竿短線精準落鉤,可以提升垂釣效率。這時候可以在岸邊找點土,加點酒米攥成團來打窩,雖然依然不如打窩器打的精準,好歹能扔出去不是?再說不少酒米被埋在泥沙之下,鯽魚只能聞到味道吃不到,還能有不錯的留魚效果,最後發窩情況可能比打窩器還要好。
而只要打窩就加土,這在野釣鯉魚的時候更為常見一些,這是因為鯉魚的天性如此。鯉魚生長迅速,但是腸道短,吸收營養物質效果比較差,這還能生長迅速可見胃口肯定很大。所以鯉魚算是淡水魚中食譜非常廣泛的一種,谷物、昆蟲、青苔、腐殖質全都吃。尤其是腐殖質,這東西就經常在泥沙之下,鯉魚喜歡拱開水底的泥沙尋找食物。所以野釣鯉魚的時候不管使用什麽型別的窩料,加點土攪拌一下效果往往都會更好。因為其他魚類都沒有鯉魚那麽發達的上嘴唇,無法拱開泥沙獲得食物,這個能力就只有鯉魚才有。
話說每年春分前後時,鯉魚就比較好釣了,可以選擇向陽的渾水大灣作釣,此時可以弄點小雞飼料、酒米,加點泥土加水攪拌成團,用這個打窩效果會非常好,幾團窩料下去從早釣到晚。如果是野釣黃顙魚,打窩還是不打窩,這是個大問題。因為野生的黃顙魚有築巢的習性,也就是有領地意識,這就導致一個窩點黃顙魚數量不多,一般就是3、4條,所以走釣也是可行的。但是想要提升上魚效率,建議還是最好打窩。雖然這個窩點進窩的黃顙魚數量未必多,但是上魚的速度會快很多。方法就是弄點蚯蚓碾碎,加上一些泥土弄成團打窩。適合釣黃顙魚,釣鯽魚的時候如果酒米都沒帶,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在野釣草魚時,也經常會用到土。如果釣草魚,你是如何打窩的?窩料的選擇非常多樣,比如嫩玉米打窩,老玉米泡軟發芽打窩,發芽的玉米泡啤酒打窩等等。或者幹脆弄點蘆葦葉子、嫩草打窩,都是釣草魚時比較常用的打窩手法。但是民間老釣友更喜歡使用牛糞打窩,尤其喜歡使用新鮮的牛糞。為何牛糞打窩適合釣草魚呢?有這樣的一個說法,科學家發現喜歡吃草的草魚腸道中並沒有消化纖維的酶。又發現草魚還會把排出的墨綠色糞便再次吃進去,難道說這就更好消化了?或許牛糞吸引草魚,就是這個原因。使用牛糞打窩時,也一般會加點泥土,不然不好好沈底,新鮮的這東西實在太稀。
部份釣友可能還會加點玉米粒進去,好歹增加點幹貨不是?最後這條口味太重,實在有點抱歉啊,希望不是吃飯的時候看。還有茅坑石頭打窩,據說很聚魚。敬請關註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