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釣魚

陜西男子放生「泥鰍王」,1斤多已有「龍形」,網友:不該放的!

2024-10-02釣魚

資訊來源於阿果聊釣魚,@絮哥哥,中國泥鰍網,fishbase。

陜西男子放生「泥鰍王」

2024年9月上旬,IP地址是陜西的一位視訊博主@絮哥哥釋出了一條關於放生的短視訊,他的配文是:「你還是適合在更廣闊的水域!」

聽起來就是很簡單的放生視訊,但這條視訊卻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原因並不是他放生的是外來入侵物種,或者是無視生物生境的瞎放生,也不是放生的地點有啥特別,而是他放生的這個魚看起來實在太特別了。

視訊中可見,被博主裝在塑膠桶中的魚似乎是泥鰍,博主稍微拍攝了一下泥鰍的樣貌,我們可以看到這條泥鰍真的很特別,且不說它超過10厘米的大體型,最神奇的還是它的外觀,實在跟我們認知裏的泥鰍差異太大了!

這只泥鰍的魚鰭非常寬大,身體很很厚實流露出綠色的光澤,其頭部的須子仿佛特意擺放過一樣,對稱且完美。它在水中的姿態跟我們中國神話中的龍還真有點相似!也難怪會引發關註。

評論區的人都也不約而同的說這只泥鰍已經有了「龍形」!甚至有一個浙江的網友表示:「道友,這可是大機緣,你就這麽放了?」很多插科打諢的評論一看就是在開玩笑,但大部份人還真的不知道這只泥鰍是怎麽回事,因為它真的確實反常規。有的網友表示自己的也釣到過這樣的泥鰍,當時不知道是什麽情況,也是非常震驚,而現在還是不知道這種泥鰍是啥。

我也是抓過泥鰍的,但真沒見過這麽大,長得這麽霸氣的泥鰍。

接下往下翻評論區,終於看到有人在認真的解答了,一位網友表示這是台灣泥鰍,體型20厘米級別的個體都很多!抓到了也不太敢吃。

我去查了一下,發現這位網友說的真沒錯,這只泥鰍跟我們常見的泥鰍品種確實差異很大,也難怪會吸引那麽多人的評論,可能評論的人都不是資深釣魚佬吧。

大鱗副泥鰍

台灣泥鰍的正式中文學名為大鱗副泥鰍。畢竟是體長隨便就可達10厘米,甚至有20厘米級別的物種,而且它跟普通泥鰍都是花鰍亞科,因此也被很簡單粗暴的稱之為「大泥鰍」。

它們並不是什麽罕見的物種,其廣泛分布於亞洲沿海的中國、日本、北韓、俄羅斯及印度等國,在中國多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和台灣島西北部的淺灘河流。它們被認為是很好的優良的品種,目前很多地區都開始對它們養殖的嘗試。最早是1992年由湖北省大泥鰍水產研究所進行培育和人工繁殖研究,其後於2000年在浙江湖州、順德、仙桃等水產技術站推廣養殖。

但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似乎大鱗副泥鰍至今知名度都很低。

大鱗副泥鰍是黃褐色的,身上有很多黑色的斑點,密布在身體後段和魚鰭上;魚鰭是淡黃色的,帶點灰色;雄性大鱗副泥鰍的頭頂和身體兩側還有白色的錐形點帶點;它們看起來很長,腹部圓潤;其頭部很短,呈現錐形,嘴巴位於下方;它們的胸鰭很寬,末端呈現圓形,腹鰭比胸鰭短,臀鰭就更短,尾鰭末端圓形,尾柄甚側扁;其鱗片很大,名字也是這麽來的。

大鱗副泥鰍的習性跟尋常泥鰍是很接近的。

它們是底棲物種,常見於10-30℃水域的泥土中。當水域溫度高到30℃,或者低於5℃,它們都會深深地鉆到泥土中來應對,也因此它們對低氧環境的耐受力特別強。除了常規的魚鰓呼吸,它們還可以用皮膚和腸呼吸。

其視覺非常差,但無所謂,它們覓食手段的關鍵是臉上觸覺敏感的觸須和自己的味覺。幼體階段它們會吃各種浮遊生物和昆蟲幼蟲,成年後食性就變廣了,會吃植物的各部份,各種昆蟲和藻類。

雖然這些跟泥鰍都很像,但它們的繁殖能力較為一般且警惕性更強,因此比普通的泥鰍要少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