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論勁力和筋膜

2024-08-26健身

勁力通常被認為是由人體肌肉收縮所產生。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人體筋膜也具有主動收縮功能,也可以給人體提供動力來源。有人透過考察古人拳經中的論述、個人勁力的發放體驗以及比較勁力的發放特點與筋膜的構造特性後發現,勁力的產生有可能來自人體筋膜主動收縮而非肌肉主動收縮。

勁力,古人稱之為「勁」,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根本要素之一,通常只在師徒之間口傳身授,是習練者終身所追求的目標。與西方拳擊等不同,勁力的習得似乎能突破時間的限制,沒有止境。習練者在練到高功夫階段時,甚至還會表現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能力,運用現代生物力學理論似乎也不能完全解釋清楚。因此,學術界關於勁力的研究充滿許多未解謎題和諸多爭議。但基本上,大部份學者都認為勁力的產生來自人體肌肉主動收縮。在此,本文將提出一個新的觀點,即勁力的產生有可能是來自人體筋膜主動收縮,而非肌肉主動收縮。理由如下。

一、最新研究顯示,人體筋膜也具有主動收縮功能,也可能會給人體提供動力來源

傳統生物力學理論認為肌肉收縮是人體動力的來源,而筋膜只起到傳遞肌肉力量、穩定腳部、限制脊柱活動度等作用,完全是一個被動的角色。也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國內學者普遍持勁力的產生來自肌肉收縮這一觀點。事實上,據近些年來的最新研究,人體筋膜也具有主動收縮功能,也可能會給人體提供動力來源。神經生物學家Robert Schleip關於筋膜的研究為我們揭示出了這一點。

他在2003年的論文中首次提出筋膜具有獨立收縮功能並可以影響肌肉、骨骼力學效能的假設。該文主要提到了以下三點依據:1、筋膜中存在大量的神經末梢(感受器)和自主神經,其中包括高爾基腱器官(感受肌纖維牽張)、帕西尼小體(感受壓力)、魯夫尼小體(感受剪下力)和間隙神經末梢(感受上述所有,尤其是疼痛)。2、筋膜中存在平滑肌細胞。3、筋膜受到按壓後的結構改變不符合其結構力學特征,推測其可能能夠透過神經控制而主動收縮。在這之後,Schlei又透過一些理論推導和相關輔助實驗證明了筋膜具有主動收縮並影響肌肉骨骼動力學特性的可能性。他說:「正如首次在本刊指出的那樣,幾行推理和實驗結果支持如下觀點:筋膜能夠積極收縮並因此影響肌肉、骨骼動力。這一新觀點最初只是作為合理假設提出來的,而現在它卻被幾個實驗室的研究反復證實。」

二、古人拳論中本來就有「勁由於筋」的說法

武學經典【易筋經·總論】說:「筋者,勁也。」【太極拳譜】說:「勁由於筋,力由於骨。如以持物論之,有力能執數百斤,是骨節、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體之有勁,似不能持幾斤,是精氣之內壯也。」能持數百斤者,是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力先傳遞到骨,再由骨作用於外物,所以是「力由於骨」,而以全身之有勁者卻持不動幾斤之重。用「力」和用「勁」所舉起的重物的重量要相差百倍之多,若勁是肌肉主動收縮產生,便很難解釋為什麽前後所舉起的重量有如此大的差別。

那麽,古代拳論中所說的「筋」是否就是指現代所說的「筋膜」呢?【易筋經·膜論】對「筋」這樣描述:「髓骨之外,皮肉之內,以至五臟六腑,無處非筋,亦無處非膜。」而現代解剖學認為筋膜是一個包繞全身的整體網路,它包繞骨頭,包繞肌肉且深入其中,包裹、固定、整合內臟系統等等。總之,筋膜遍布全身,「包繞、深入我們所有的細胞、組織、器官及我們自身」。所以從這一點看來,古人拳論中所說的「筋」與現代「筋膜」的含義是基本相符的。此外,由解剖學可知,除了在心臟中存在肌肉組織外,人體其他四臟是不存在肌肉組織的,這就排除了拳論中所說的「筋」是肌肉的可能性。

三、個人的用勁體驗也表明了「勁」是人體筋膜主動收縮而非肌肉主動收縮所產生的

一代武師李仲軒老人關於勁力的理解及發放體驗有如下幾段話:

「有人從力學角度分析尚式形意的架勢……可惜尚式形意用勁不用力,從力學上分析,是錯動了腦筋。」

「勁就好比一個網兜,將一堆散橘子似的人體拎起來砸出去……只有不用力才能練出勁,因為勁關系到周身上下,一用力便陷於局部。」

「跟常人的感覺不同,那時候出拳就不是出拳了,覺得兩臂下的空氣能托著胳膊前進,沒有了肌肉感;兩個胯骨頭,能牽動天地;一溜達,萬事萬物乖乖地跟著……」

李仲軒老人所謂「從力學上分析,是錯動了腦筋」,其意應該是說用過去傳統生物力學理論所認為的肌肉收縮是人體動力來源來分析「勁」是解釋不通的。而把「勁」比喻成「一個網兜」,這恰恰暗合了人體筋膜是一個包繞全身所有機體組織的纖維網的這一特點。「只有不用力才能練出勁」,這是練勁的基本原理,如果用勁是肌肉主動收縮產生的原理來理解便很難理解這句話,反之,若假設勁是筋膜主動收縮產生的便很好解釋:即在運動過程中至始至終讓肌肉保持松弛、不用力,而以筋膜主動收縮所產生的力來牽引四肢運動,這樣便能起到訓練筋膜也即訓練勁的作用。而所謂「沒有了肌肉感」可以理解為:由於用勁時四肢的運動是靠筋膜主動收縮來牽動的,而肌肉不再收縮用力,所以出拳時自然就「沒有了肌肉感」,以致會讓人產生「兩臂下的空氣能托著胳膊前進」的感覺。

四、勁力的發放特點與筋膜的構造特性是相吻合的

1、勁力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在於發力的整體性,拳論說:「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勁起於腳跟,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骨。」「……勁歸於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臟腑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而現代一些研究者指出:人體實際上是一個張拉整體結構,由筋膜這張連續不斷的彈性纖維網包裹在人體骨骼上,同時這張網又深入到五臟六腑中形成一個三維立體網路,其中筋膜是張力元件,骨骼是壓力元件。由此可知,筋膜網就像一個內部是蜂巢狀的彈性氣球,球體表面任意一處受力,該力都會傳導至整個球體。所以筋膜發力必然是通身整體發力,而這正符合勁力的整體性特點。

2、當勁力練至一定階段時,就能夠做到全身任意部位都可以發力,王薌齋先生所說的「遍體彈簧似」便是表達了這一原理。由前文可知,筋膜網類似一個蜂巢狀的彈性氣球,因此筋膜自然可以做到任意一處收縮發力。兩相比較很容易看出兩者的一致性。

3、與肌肉僵力相比,勁力具有更快的傳遞速度,所謂「力滯而勁暢,力遲而勁速」。研究者發現,筋膜這張纖維網是依靠「身體周圍的張力及收縮力聯系,在力學上透過'震動’以音速傳輸……比神經系統快三倍」。肌肉的反應依賴於神經系統的訊號傳遞,自然慢於筋膜的反應速度,所以正符合「力遲而勁速」的說法。

4、勁力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在拳經中勁力的這種敏感性被描述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現代研究發現,「在包裹肌肉的筋膜中本體感受器的數量可能會達到肌肉自身感受器的6倍之多……肌肉其實是比較不敏感的……」此外,筋膜是一個全身性的網路系統,在研究者看來,任何比羽毛還輕的觸碰,便能接觸到此網路的一部份,亦即不論我們有意或無意地,皆會對其產生影響。這正印證了拳經中關於勁力的敏感性描繪。

5、肌肉若長時間廢棄不用,或者隨著年齡增長等,便會出現體積變小、萎縮的情況,筋膜則不會出現此情況。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指出的:「在年輕時培育筋膜彈性很可能會幫助他進入老年期後仍然能夠擁有此特性。」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勁力一旦習得就可以終身保持不退轉。如果習練者練習不輟,功夫就可以一直長下去。老一輩武者就說過:「郭雲深這代、李存義這代,功純心純,功夫快過了歲數,撐到過世前幾年都是隨便打年輕人。武行常態,跟西洋田徑、拳擊不同,小輩人沒法跟老輩人競爭,晚生十年,就一輩子追不上了。」

最後,還需要補充兩點:(1)Schleip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人體筋膜可以在一個從數分鐘到數小時的時間周期範圍內透過主動收縮來調整其剛度,從而積極影響人體肌肉骨骼動力。這似乎與我們所認知的勁力是迅猛、快速、有力的印象不同。這或許是因為Schleip關於筋膜的研究數據通常都是來自未經過筋膜訓練的常人或是非健康的病人,因此其筋膜強度自然也就達不到像習武者那樣收縮迅猛有力了。(2)雖然本文努力試圖證明勁力的產生是來自人體筋膜主動收縮而非肌肉主動收縮,但這畢竟缺乏來自科學實驗上的最直接的證據,所以只能作為一種假說存在。但透過本文的論述,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即筋膜與勁之間確實存在著緊密的關系,這一點在過去是一直被研究者們所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