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中國正在消亡的5個老行當,見過3種以上,說明你已經老了

2024-02-05美食

文 | 編輯:栗子

前言:從補鍋匠到彈棉花,從賣貨郎到絞面師,一批曾經走遍大街小巷的老行當, 見證了這古老國度的點點滴滴。他們用雙手傳承著古老技藝,以實際行動弘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下面這5種老行當,看看你經歷過幾種!

補鍋匠

多年前,在中國普通人家中,使用得最多的烹飪工具是鑄鐵鍋。 這種鍋子堅韌耐用,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底部就容易磨損出現小洞,鍋裏的湯水往外漏,無法正常烹飪。

這時候百姓就需要請來一位叫「補鍋匠」的手藝人,給老舊的鐵鍋進行修補。

補鍋匠經常背著一個大挑擔,擔子兩頭分別挑著他們的活計工具和備用材料,像生鐵片、小錘子等, 他們濟濟一堂從村到村走, 高喊「補鍋啦,補鍋啦」, 用特殊技法修補破損的鍋具。

補鍋匠先用小銼刀把鍋底磨損的部位磨平,然後在磨損處墊上一層鐵屑或布,接著取出熔爐用風箱把生鐵燒紅,用長柄勺將液態生鐵倒在破損處,最後用錘子捶打填平。

這樣,老舊的鐵鍋就又可繼續為家家戶戶服務了。

在物質短缺的年代,大家舍不得換掉還能補救的舊鍋,尤其是經濟條件不好的農村和城市邊緣,更需要補鍋匠的技藝。

村裏的主婦們一聽見「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就知道補鍋匠來了,連忙把家中的破鍋拿出來修補。

小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補鍋匠到來,圍著他們觀看錘鐵的過程,被撲撲作響的火光和錘擊聲吸引。 等補鍋匠修好鍋底的破洞,孩子們還跟在後面模仿他們的叫喊,一起在村裏巡遊。

如今提起「補鍋匠」,已經成為一種久遠的回憶。當今社會,人們更習慣用完即棄,很多東西壞了直接扔掉。

彈棉花

彈棉花,其實源遠流長。 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祖先就已經懂得利用彈力將棉花松軟。到了元代,有文字記載起用竹制的工具彈擊棉花。

明清時期,走街串巷彈棉花謀生的「彈棉郎」出現,他們用木頭自制工具,邊彈唱邊為路人將舊棉花打松。

改革開放後,許多彈棉花匠人南下謀生,每逢冬日便在街頭用木工具為路人「舊棉花彈成新棉花」。

熟練的手藝人每敲一記,都發出悅耳的音符,寒冷的冬日,這熟悉的「嘭嘭」聲,預示溫暖即將到來。

隨著時代發展,棉花被逐步用化纖等新材料取代,機械生產的被褥也日益普及,手工彈棉花漸趨雕敝。 現今,偏遠鄉鎮雖依稀還有彈棉花的作坊,但大多已用機械取代了手工。

也許未來某天,這響徹鄉野的「嘭嘭」聲,只能在記憶中回響。

彈棉花,這項古老的手藝,承載的不僅是一床蓬松的棉花,也是一代人的記憶。即使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也值得我們珍視和傳承下去。

如今,彈棉花這門手藝已然蘊含著深厚的鄉愁。 每每見到匠人拿起木榔頭,有節奏地敲擊羊腸線,身後就是一大堆蓬松的白棉花,總會勾起人們對從前時光的回憶。

談起彈棉花,很多人一臉茫然,他們大多不曾體驗過這手工藝的魅力,有人甚至問我,彈棉花不就是敲幾下被子嗎,有什麽意思。

其實,我時常懷念起過去的冬天,懷念門前炊煙,懷念鄉間小巷,更懷念那熟悉的「嘭嘭」聲, 它就像一首歌謠,勾起了我難以割舍的兒時記憶。

也許,彈棉花無法在今天的社會占有一席之地,但它承載的,是一代人的回憶和鄉愁。

釘秤

釘秤,是中國古老的計量工具,它見證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積澱,釘秤起源甚早,可追溯到遠古時期,據說大匠魯班便已能制作精良的釘秤。

他參考北鬥七星、南鬥六星的分布,在桿秤上雕刻星宿花紋,奠定了桿秤的雛形。 釘秤上精美的花紋,寓意著制秤人對天地萬物的尊重與畏懼。

制作一桿好秤,匠人付出巨大心血,他們選擇上好的木材,反復打磨拋光,制作秤桿,用鉆頭鉆出無數孔眼,一根根鐵絲插入,作成秤星。

其中最關鍵的是平衡點「定盤星」, 這決定了整桿秤的精準度,一位出色的釘秤匠,能制作出使用多年依然精良的好秤。

隨著時代發展,釘秤逐漸為電子秤所替代,很多釘秤匠不得不離開這門古老行當。 然而他們與釘秤共度的時光並未蕩然無存,那份匠心和精神已融入匠人的骨子裏。

盡管歷史潮流不可逆轉,釘秤匠們仍在堅持自己的手藝,守著這份千年的傳承。他們相信,真工匠的精神不會被歲月湮滅。

釘秤的制作過程極其復雜和繁瑣,需要匠人具備精湛的手藝和豐富的經驗,選擇材料便是一門學問, 楠木和紅木因其質地細密堅韌,是制作釘秤的上乘木材。

取得優質木材後,還需仔細檢查,確認無蟲蛀、裂痕等缺陷。 然後經過反復打磨拋光,將木材磨制成光滑細膩的秤桿,這一過程極其漫長費力,匠人要付出極大耐心。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制作秤星環節,匠人用鋒利的鉆頭在秤桿上鉆出數以千計的小孔,再將一根根細鐵絲穿入其中,逐個打造而成秤星。

每個秤星的位置都要精確計算,否則秤的準確度將大打折扣。 尤其是 平衡點「定盤星」 的位置直接決定了整個秤的靈敏度。

制秤匠靠豐富經驗和精湛技藝,調整每個秤星的位置,使整個秤達到精細的平衡。

一桿好秤制作完成後,還需進行反復校驗和偵錯,確保秤兩端能夠精確地達到平衡, 只有透過層層檢驗,才能成為稱心如意的作品。

如今,電子科技飛速發展,很多傳統手工藝逐漸衰微。釘秤匠這個行當也日漸冷清,許多匠人離開了這門古老傳承。

賣貨郎

每個村莊都會非週期性地來一位叫貨郎的小商販,他們推著小車或背著大包袱,用撥浪鼓吸引孩子們的註意力,還記得小時候每當聽到鼓聲,都會激動地跑出門去迎接貨郎的到來。

貨郎車上和包袱裏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應有盡有。

除了我們孩子最愛吃的各種糖果,像花米團軟軟糯糯,芝麻糖香噴噴,糖豆子甜絲絲,還有一種叫「糖精」的小包裝糖,個個小如米粒但吃起來甜得牙酸。

我們經常拿自己找到的寶貝,比如 舊布頭、金蟬殼,去跟貨郎換取心儀的糖果吃。 貨郎計算得很快,能判斷我們物品的價值,告訴我們可以換取的糖果數量。

不僅我們孩子喜歡貨郎,婦女們也經常買些日常需要的物品,像針線、紅頭繩、橡皮筋等日用針織品,還有一種叫「蛤蜊油」的萬金油,裝在海膽殼裏,深受她們喜愛。

貨郎的商品種類繁多,除了食物和針織品,還有我們玩具裏經常用到的小五金件,像塑膠扣環、金屬彈簧、各種配件等。

有時候貨郎甚至會帶些簡單的藥品,像雲南白藥之類的熱銷產品。

雖然時代變遷,我腦海裏卻永遠留著童年對貨郎的記憶,他們遠去的身影和撥浪鼓聲,至今依稀可見。

絞臉

絞臉,又稱開臉、揪臉,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美容技藝,這項技藝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在農村地區尤為流行。

絞臉需要一根細軟的棉線,絞面師一端咬住線,兩手各拿一端,將線絞成八字形,然後用線在女子臉上輕輕捲動,同時用夾拉的方式將臉上的細毛一根根拔除。

為減輕皮膚摩擦,面部先塗抹滑石粉等物質,經過10-15分鐘的反復絞拉,臉部就會變得光潔無毛。

絞臉的歷史相當久遠,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 據記載,當時宮廷裏就有專門的宮女負責為皇後和公主們進行絞臉。

到了宋代,絞臉已經從皇室傳播到民間,成為平民婦女美容的一種方式。 明清時期,絞臉更加普及,一些遊方藝人和女醫開始沿街邊為本地女子開臉,頗受歡迎。

在中國的傳統裏,絞臉代表一個女子即將嫁為人妻。 新娘在出嫁前一天會請資深的絞面師為她「開臉」,除去鬢角及額頭的細毛,也會修飾眉形,祈求美滿幸福的婚姻。

絞面師多由熟識的左鄰右舍或親戚擔任,新娘也會準備紅包以示報酬。

絞臉需要極高的技巧,絞面師必須在不傷皮膚的情況下將面部毛發拔除。她們會用嘴輕輕叼住一端棉線,雙手靈活地運用八字絞法,一次只拔一兩根毛發,反復絞拉數百次才能完成。

全程要輕柔地按摩面部,幫助新娘放松,一個熟練的絞面師通常需要接受多年訓練,才能掌握正確的技巧。

隨著時代發展,這項手工技藝漸趨衰微。 20世紀60年代之後,各類化妝品和專業美容儀器開始普及,提供更方便無痛的美容方法,逐步取代繁瑣的絞臉術。

現代女性已經很少采用這種傳統方式,即使在少數民族地區,掌握絞臉手藝的婦女也日漸稀少,難以將這門傳統技能傳承下去。

筆者認為

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懷念,而要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傳承和發揚這些傳統元素,這需要政府、企業、公眾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設立相關的傳承基金,企業可以考慮將傳統手藝融入現代產品設計中。當然,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如何在保護傳統的同時又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