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談談飲食中的調味料

2023-12-27美食

飲食中的調味料是中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同地區的人們透過追求五味,找到了屬於本地區的味道。這種味道的來源除了人們的口味偏好和當地氣候的影響外,還有調味料的易獲得性,也就是價效比。

口味偏好主要由當地人從事的生產勞動內容決定。一般來說,南方人偏愛甜味,主要原因是南方濕氣大,容易影響脾的運化,而甘味可以入脾;北方人則喜歡鹹味,因為北方地域廣闊,對體力要求高,而鹹味可以入腎,增加筋骨的疲勞恢復。

調味料的易獲得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四川人的麻辣口味除了氣候原因外,還與當地隨處都有出產的麻辣料有關。

隨著人口融合的過程,各地的基本味道逐漸豐富起來。人們將來自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與當地的飲食相結合,創造出更多豐富的味道。這些味道可能不符合營養規律或養生規律,但它們已經能夠潤澤一方人文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客家人的飲食。客家人將北方、南方、中原地區等地的風味融合在一起,再由嶺南美味調和,創造出了更多具有「和」這一華夏特征的美味。

現代社會中,無論東南西北中,各地的味道都透過調味料傳播到天涯海角。唯一不變的是中華飲食文化精神的延續。從美味到健康的轉變是飲食從簡單美味到更高一層的健康轉換的重要體現,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註健康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這種觀念的轉變也讓中華飲食的本質重新回歸大眾視野。陽生、陰長、五味調和成為健康飲食的法則。與此同時,源自西方科學體系的現代營養學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這門脫胎於生物化學的學科從分子層面上分析食品,並合成了如今大家所熟知的食品工業添加劑。那麽如何定義這些添加劑呢?是否可以稱其為調味料呢?

爭議也源於此。這些食品添加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稱為調味料,因為它們具有調節食品口味的作用。然而,與傳統的調味料相比,它們存在明顯的區別:首先,它們不是自然產生的;其次,它們是工業產物。對人體健康是否有負面影響需要透過人體實驗來確定。通常來說,健康負面影響是存在的,只是使用量多少以及人體能否完全代謝掉的問題。

這讓很多人感到困惑:既然有危害,為什麽還會被普遍使用呢?這就需要從食品工業的特點來解釋了。添加劑的加入有兩個目的:一是增加食品的保質期;二是增加味覺上的接受度。在規定範圍內,添加劑是可以被人體代謝出體外的,這也是會標註無公害的原因。然而,也存在一些人因為身體功能問題可能產生危害的結果。

中華飲食文化中一直使用的調味料都是自然生長的材料加工而來。從微觀上看,它們是大分子物質,容易被人體自然代謝。部份有益成分還能促進身體健康。

相比之下,食品添加物的效果則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