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中國到底哪裏的豆腐最好吃?

2024-04-09美食

若是你問一個剛去歐美生活的中國人,什麽食材在中國很普遍,在當地超市卻很難買到。你也許會聽到他們來自靈魂的吶喊—— 「豆腐也太難買了!」

公元9102年了,作為國家二級吃豆腐運動員(嚴肅臉),我真的為他們吃不到豆腐感到惋惜,畢竟在中國,最早關於豆腐的文獻記載在五代就出現了。在陶谷的【清異錄】中提到, 「日市豆腐數個,邑人呼豆腐為小宰羊」 ,可見當時在淮南一帶,豆腐已經是「熱銷單品」。與此同時,當地人拿豆腐與羔羊肉相媲美, 豆腐的魅力可見一斑。

▲ 看這圖,我已經聞見香味了。圖/soogif

各地文人墨客當然也不能錯過這個「時尚icon」。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寫道, 「嘉興人……開豆腐羹店」 ,遇到美食必記錄的蘇軾甚至自己做起了豆腐,還一邊作詩道, 「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

如今,這個來自東方的神秘食物,在中華大地上 「花開數朵」 ,各地人民根據當地的原料和當地人的口味制作出了不同風味的豆腐,按照點漿方式的差別可大體分為: 鹽鹵豆腐、石膏豆腐、酸漿豆腐和內酯豆腐。

▲ 是豆腐的香氣,行家啊。圖/soogif

「鐵漢」豆腐也能給你柔情

用鹽鹵點出來的豆腐被統稱為 鹽鹵豆腐。 此種豆腐色澤略微偏黃,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可含水量一般,在北方地區尤為常見,因此也會被稱為 「北豆腐」、「老豆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產一方豆腐。

在漠河,-50攝氏度的冬天都沒能抵擋東北人民對於豆腐的熱情。漠河雖然天氣寒冷,但那裏的土壤卻是汙染極少的「天然凈土」。用如此環境下種植的早熟型大豆制作而成的 漠河豆腐 可能還內建一股冰霜的 「韌勁兒」 ,它常被用於燉菜之中。若是在凜冽隆冬,能吃上一頓 鱈魚燉豆腐 ,仿佛能驅散一整年的寒冷。

▲ 鱈魚燉豆腐,續命法寶。圖/匯圖網

而在與北方相距甚遠的四川高縣卻也盛產一種鹽鹵豆腐—— 沙河豆腐。 這裏制作豆腐用的水是來自上龍山的山泉水,鹽鹵則是大山深處的巖鹽,這兩樣「利器」促成了沙河豆腐成為 豆腐屆的「葵花寶典」。 沙河豆腐的做法講究一個字「重」: 用油重,用料重。 將豆腐伴著足量的豆瓣、蒜粒、蔥頭等進行煎炸,豆腐充分吸收了佐料的味道與香味,外酥裏嫩,鮮香誘人。

▲ 重口味兒的豆腐才帶勁兒。圖/圖蟲·創意

還有一道典型菜肴就是 「釀豆腐」 ,這道客家名菜,在沙河也被發展出了特別的風味。將剁好的肉餡放入一寸大小的方形薄塊沙河豆腐中,可油炸,可紅燒,可煮火鍋,肉、豆腐與調料在鍋中翻滾,一口咬下,肉與豆腐已經融為一體,它們相互激發 香、鮮、酥、辣 定讓你拜倒其下。

▲ 釀豆腐,完全滿足了想吃肉又想吃豆腐的需求。圖/圖蟲·創意

與鹽鹵豆腐分不開的還有一道重口味豆腐的神作—— 麻婆豆腐。 許多大廚認為,唯有用鹽鹵點的豆腐才能作出正宗的麻婆豆腐。這道口味 麻、辣、燙、鹹 的菜品如今已遠渡重洋,一躍成為國際名菜,在各地的做法各有不同,但有些人依舊想念在 太白粉勾芡 的包圍下,在 花椒粉和麻油 的點綴下的鹽鹵豆腐的滋味。

▲ 你喜歡吃加了豆瓣醬的麻婆豆腐麽?圖/soogif

老舍對 北京老豆腐 可以說是情有獨鐘,在【駱駝祥子】就有描寫,祥子從城外逃回,第一樣吃的東西就是橋頭的老豆腐,醋、醬油、辣椒油、韭菜末拌上豆腐的香氣, 香得要使祥子閉住氣 ,他一碗吃完已經濕透腰褲,趕緊地說了一句, 「再來一碗!」

▲ 這種老豆腐和豆花可不一樣。圖/圖蟲·創意

能嫩能韌能長毛


相比於鹽鹵豆腐,以石膏為凝固劑的 石膏豆腐 會將水更多地包裹在豆腐中,因此其含水量較高,也因此會被稱之為 「南豆腐」、「嫩豆腐」。

在部份南方地區,還偏愛用石膏 豆腐燉鯽魚 ,不僅魚鮮與豆鮮是天生一對,當魚肉的纖維感和豆腐的彈滑感同時入口,有著一種 說不出的幸福感。 要是說什麽食材與豆腐搭配口感最佳,那蟹黃肯定是要摻一腳的,在 蟹黃豆腐 中,「磨砂」的蟹黃與「拋光」的豆腐形成了華麗的平衡,簡直是 食物間的大和諧。

▲ 鯽魚豆腐,咕嚕咕嚕咕嚕。圖/圖蟲·創意

雖然「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的說法並不靠譜,但安徽淮南八公山的石膏豆腐十分靠譜。 「白如純玉,細如凝脂,鮮嫩美味,清香可口」 是世人對 八公山豆腐 的盛贊。

現代有中國吃貨「拯救」丹麥,沒想到古代還有 「豆腐外交」。 在唐代,豆腐制作技術隨著鑒真東渡傳入日本,如今已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部份。若你仔細觀察,現在的部份日本豆腐制品上尚有 「唐傳豆腐幹,淮南堂制」 等字樣。

▲ 教練,我想學切豆腐。圖/圖蟲·創意

八公山豆腐有「三湯」: 「漂湯」 ,即豆腐入湯不沈; 「奶湯」 ,用該豆腐熬出來的湯呈乳白色; 「人造雞湯」 ,則是表明其味實在鮮美咂舌。 八公山豆腐宴 更是誇張,接連不斷的豆腐菜絕對會不斷沖擊你的視覺與味覺。

▲ 豆腐宴,可。圖/網路

安徽豆腐真的可以做一個省內大對決, 這也是一個離不開豆腐的省,甚至有些地區節日的食俗都與豆腐相關。例如在黃山黟縣在臘八節要吃 臘八豆腐。 這豆腐的形狀就很可愛,多為圓形中間有略微內凹,更有趣的是這豆腐就像魚幹一樣,需要 撒鹽和曬一曬 才行。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豆腐中的水分被蒸發,讓它的 質地變得堅硬 ,口感更有嚼勁,在制作時加入的 八角與辣椒的香味更為濃郁 ,同時,這也讓它能保存得更久。

▲ 這臘八豆腐的外型是模仿紅血球麽。圖/圖蟲·創意

更有名的是 徽州毛豆腐 。顧名思義,豆腐上是有毛的,這是在鮮豆腐制成後加入一些黴菌形成的可食用菌絲,根據菌絲長度還可分為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由於發酵的原因,毛豆腐內建香(chou)味,讓人能夠立馬準確定位。都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毛豆腐一定要趁熱吃,最好邊煎邊吃, 蓬松酥脆的外皮,紮實綿密的內瓤 ,俘獲了一大批「腦殘粉」。

▲ 請問這位毛發旺盛的毛豆腐先生,能把頭發分我點麽?圖/圖蟲·創意

「怪」豆腐,你會喜歡麽

酸漿豆腐 在豆腐中有點特立獨行。它的凝固劑是制作豆腐後瀝出的汁水,在自然發酵後,形成酸漿水,因此酸漿豆腐可以說是一種 綠色環保的豆腐。 此種豆腐色澤多呈白中泛黃的琥珀色,韌性較好,質地較硬。

對於河南開封的 洧川豆腐 ,「麻繩穿豆腐——提不起來」可不適用,你若在集市賣洧川豆腐的攤位邊上,也許就能看到 用秤鉤將豆腐鉤起來稱重,然後用麻繩系一下便可將豆腐拎走。 洧川豆腐最有名的做法當是 羊肉燴豆腐 ,纏綿的羊肉香加上濃郁的豆香直使你筷箸不停。

▲ 羊肉燴豆腐,大口吃肉!圖/匯圖網

「點豆腐不用富鹽水和石膏」 ,榆林「三大怪」的其中一句說的便是 陜西榆林豆腐 。相傳,在康熙途經榆林時,被一道「菠菜燴豆腐」征服,吟之 「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 。當地為了吃出豆腐的原味,榆林豆腐常被用來做 小蔥豆腐。 豆腐與蔥花相互依偎映襯,有著青青白白的美麗;豆腐伴著香油的芳香,蔥白甜中略帶辣意,還能吃出個平平淡淡的幸福。

▲ 平平淡淡才是真!圖/圖蟲·創意

提到酸漿豆腐不得不提的還有雲南紅河州的 石屏豆腐 ,它也是新編版雲南十八怪中的一怪—— 石屏豆腐烤著賣。 它的「酸漿」有點神奇,是來自於酸水井內。石屏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靠異龍湖, 城內有酸水井數口 ,真的可以說是天選之地了。

▲ 石屏豆腐型別繁多,一個攤位上就有三種的那種繁多。圖/圖蟲·創意

豆腐在許多地方都是作為一種輔菜存在, 但石屏豆腐絕對是要牢站C位。 因此石屏豆腐最多的做法就是煎與烤,然後直接食用即可, 根本不屑與其他食材搭著吃。 當你吃完一塊 嚼之有勁,清香四溢 的石屏豆腐後,你就會明白為啥這麽多人對石屏豆腐情有獨鐘。

▲ 石屏豆腐獨孤求敗。圖/Geethan

可甜可鹽,看我七十二變


其實在如今的市場上最常見到的是 內酯豆腐 的身影,因為以葡萄糖酸-δ-內酯作為凝固劑的點漿技術 減少了制作豆腐過程中的蛋白質流失,提高了大豆的利用率。 這種技術由日本發明,後傳入中國,並在國內激發了各類衍生做法。

內酯豆腐比嫩豆腐 更「嫩」 ,可也更易破損,若是你想做出一盤「有型」的豆腐,那它會告訴你什麽叫做人間疾苦。

▲ 一首【泡沫】送給這位選手。圖/圖蟲·創意

讓歪果仁聞風喪膽的 皮蛋豆腐 就是內酯豆腐的代表作。但是我只想感嘆,怎麽會有這種 「神仙搭配」,溏心皮蛋配上吹彈可破的內酯豆腐 ,若是再撒上點 蔥花、青椒粒 ,這時候菜品造型根本不重要,一口接著一口吃就是了。

▲ 皮蛋豆腐,夏日最愛。圖/圖蟲·創意

這類豆腐花式多到你不敢相信。 當我看到 菠菜內酯豆腐、蘿蔔內酯豆腐、雞蛋內酯豆腐 表示還能理解, 仙人掌內酯豆腐 出現的那一刻我整個人都不好了,吃著不紮嘴麽?勞動人民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的,中國人也真的是什麽都能吃的。

為了緊跟潮流, 綠茶內酯豆腐 應運而生。此類內酯豆腐制作的關鍵點就在於水、豆、茶汁、凝固劑的比例。一塊成功的綠茶豆腐,豆腐會由於綠茶的加入, 融入了特有的茶香味,被賦予了新的「靈魂」。

▲ 蔬菜豆腐不是把蔬菜放到豆腐上謝謝。圖/soogif

豆腐的風味實在難以形容,就連古人也只能說一句「豆油煎豆腐,有味」。地域性給豆腐的風味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攸縣豆腐 的柴火味, 劍閣豆腐 的「江湖氣」, 馬金豆腐 的細膩感、 客家豆腐 的儀式感……因此對於有些人來說, 豆腐的味道就是家鄉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