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釋迦果大揭秘!沒想象中美味,卻藏著與眾不同的種子秘密

2024-01-24美食

在我的印象中,「齁」字在形容食物方面只有兩個場景,那就是「齁鹹」和「齁甜」,對於齁鹹來說再平常不過了,只要你想隨時都能品嘗到,但對於齁甜,則不那麽容易得到了,因為只要說到齁字,那就是很、非常,是太過份了,甜得太過份了?笑話,那是什麽食物,是小時候的糖精嗎?

但是,今天我卻吃到了,還是一種水果,它就是北方不容易見到,我也是第一次見、第一次吃的熱帶水果——釋迦果!

兒子在廣東汕頭讀書,有一天在微信裏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水果,拳頭般大小,上面疙疙瘩瘩的,說它味道像是在芒果的基礎上再加一勺白糖,簡直是「齁甜」,這就是釋迦果。那裏是19元一斤,他舍不得,只是買了一個嘗了嘗。

這對於立誌要吃遍天下水果的我來說,怎能經得住誘惑呢,於是便立即上網買了一小箱,5個,39.8元。不到3天時間,它們便從溫暖如春的廣西南寧飛到了大雪飄飄的山東濰坊。

剛到時,它們還是綠綠的,硬硬的,好在裏面還有說明書。按照說明,我用報紙將它們包起來,灑上水,放到溫暖的地方進行後熟。急不可耐的我每隔一兩天便開啟看一看,終於在第六天的時候,它們的「小疙瘩」變黑了,表皮變軟了,輕輕一按就凹陷下去,甚至還會有糖汁滲出,果實基部也開始裂了開來。

我知道,我終於可以嘗嘗這「齁甜」的味道了,但是,先別急,我們應該還是先要知道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水果才行。

說實話,我第一眼看到釋迦果時,就立即說這不是大號的荔枝嗎!還真沒說錯,這釋迦果別名就叫番荔枝,這是因為它原產於美洲熱帶,後來被引到了台灣,有人覺得它像未成熟的綠色荔枝,因此取名為「番荔枝」,番的意思即外國的、外族的、外來的。

當然,它還有很多名字。如潮汕人覺得它像蘋果,所以叫它「林檎」(蘋果的古稱);外國人也覺得它像蘋果,吃起來又很甜,所以叫它「sugar apple」。

而釋迦這個名字則很有意思,這是因為它滿身的「疙瘩」,看上去就像是釋迦牟尼的頭型,這可是佛祖三十二相中最尊貴的「肉髻相」啊,因此釋迦果又叫「佛頭果」。

在生物學上,釋迦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屬的落葉小喬木,果實呈球形或圓錐形,黃綠色,單果重量150——350 克;表面密布凸起的瘤狀疙瘩,龜裂紋明顯,被一層薄薄的白蠟粉。

我買的這種叫「鳳梨釋迦」,這是1908年在美國佛羅裏達州育成的雜交種,引入台灣後,於1999年馴化成功的改良種,果更大,肉更厚,汁更多,味更甜,籽更少,風味獨特,品質比普通番荔枝更佳,果肉有鳳梨風味,故稱「鳳梨釋迦」。

這幾個果子,每個長約11厘米,直徑約7厘米,重約300克,應是中果吧。拿著果實,將果蒂稍稍用力往裏一推,它便凹了進去,然後輕輕一拔,果蒂便被抽了出來。

為了便於了解,我將兩個果實分別進行了縱切和橫切,只見果肉呈乳白色,烏黑發亮的種子鑲嵌其中,看上去汁水挺多的,遺憾的是第一次吃沒有經驗,熟得有點過了。

用勺子挖一口放入口中,嗯,味道是有點獨特,偶爾一口也有「齁甜」的感覺,但說它「香如茉莉,甜似蜂蜜」,或是「糯嫩純甜,軟滑爽口,在淡淡的鳳梨香氣中,能感受到多種水果的味道,甚至有冰淇淋的味道」,則實在是有些誇大其詞了。至於有人說它「吃一個上天,吃一堆膩到不行」,我則感覺吃一個雖上不了天,但吃兩個或三個倒真是有點膩。它瞬時口感強烈,但回味短暫,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在靠近表皮的地方石細胞太多了。留存時間長了的萊陽梨是梨核附近石細胞增多,但這些石細胞雖然較大,但尚且能夠忍受,而釋迦果的石細胞則是在表皮下面,小而密,吃到嘴裏令人難以忍受。

用刀子一分為二,切面雖然完整平滑,但有時卻掩蓋了事實的真相。如果你用手將釋迦果掰開,你就會看到它的果肉是一瓣一瓣的,呈囊狀,種子就在其中,這還真像鳳梨蜜,雖然個頭相差甚遠。

這是從內部看,從外部來看,這則表現在它表皮的瘤狀疙瘩上,這些疙瘩可叫它「鱗目」。釋迦果的雌蕊數目很多,但雌蕊群並沒有完全合生,只是不同程度的合生,彼此還算獨立,其下部藏著一顆胚珠,胚珠受精後發育成種子,雌蕊則發育成果實,當然,在果實發育過程中,花托也參與了進來,這是要被叫做假果的。

在理想情況下,有多少枚分離的雌蕊就能長成多少顆小果實,這些小果實緊挨在一起形成大果實,這就是釋迦果,而那一個個瘤狀疙瘩則為小果實的頂部。

沿著疙瘩之間的縫線,你很容易就能撕下一條一條果瓣來,每條果瓣就是一個小果實,裏面藏著一粒種子。植物學把這種由不完全合生的雌蕊群集體發育成的果實叫做聚合果。

總起來說,釋迦果味道還是很好的,但也不像宣傳的那樣吃一口讓人回味無窮,飄飄欲仙,它不是吃後就讓人念念不忘的那種,而是「知道就可以了」。也許是我第一次吃,未得真果,未識真味。

果了吃完了,不要忘了它那數量眾多的種子。我數了三個果實,分別有種子25、29和31粒,它的種子呈橢圓形,稍扁,三維長1.2厘米、8公釐、6公釐許,黑褐色或棕黃色,常伴有金色花紋,光滑堅硬,除去更光滑發亮外我看不出它與華山松子有什麽區別。

上圖左為釋迦種子,右為華山松子。

釋迦種子的一端有一個小孔樣的種臍,光滑堅硬的種皮使你想除去種皮得到完整的種內部份變得很困難,而種臍就是它的薄弱點。用牙齒輕咬種臍一端兩側的棱,它便裂開一條縫隙,再用鋒利的小刀就很容易從種臍處將它剖開或除去種皮。

在用指甲將種皮掀去時,你會感到很大的阻力。種皮脫落後,你會發現它的內種皮向內突出很多纖維質的薄片,怎麽來形容呢?如果取一截面,那一定是梳子!薄片斷裂之後部份還深嵌種子之中。

目光轉向種子本身,你會發現它的表面有許多大腦樣的溝回,雖然彎彎曲曲的,但很有秩序,那些內種皮內突的部份就嵌在這些溝回之中。

這真是奇怪,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那這白色的溝回狀的東西是什麽呢,子葉還是胚乳?查資料得知,這是它的胚乳!叫裂胚乳,之所以這麽叫,是因為在種子的縱剖面上,你還會看到中間一條長長的不分裂的未受精的胚乳。

A:丘腦周圍帶B:裂胚乳C:片層D:內種皮E:外種皮F:未受精胚乳G:胚H:種孔I:子葉J:胚根K:種臍

在剛剛成熟的種子中,你很難分辨出它的胚,如果將種子在水中泡上兩天,胚開始萌動,那就容易多了,它就在靠近種臍的中間部位。

這真是意外的收獲,吃個釋迦果,沒覺得它有什麽特別令人驚奇的地方,倒是它的種子給了我眼界的拓展和思維的啟迪。

大自然真是千變萬化,等待著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