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一頓飯9塊錢,盒馬盯上「打工人速食」

2024-06-09美食

總第 3883 期

作者 |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盒馬也開了「打工人食堂」,

一頓午餐9塊錢

打工人的「窮鬼速食」又多了一個選擇。

9元的梅州腌面,19.8元的三菜速食、16.8的豬雜湯......最近廣州的盒馬推出了「平價速食」系列。商務套餐、潮汕粿條、客家腌面、老廣燒臘、牛排肉脯,品類應有盡有,客單價基本上都在人均30元以下。

◎一整排的「盒馬自營」速食,有商務套餐、麻辣燙、粿條等,客單價在9-30元左右 攝圖:內參君

午飯分時,位於保利時光裏的盒馬,就餐區滿滿當當,聚集了一大批在周邊上班的年輕人。吃面的、幹飯的,大家很高效地「搓完一頓」。

商務套餐區的工作人員告訴內參君,這些速食攤位營運有一小段時間了,所有菜品都是現做的。午餐比較受歡迎,可選擇的品類也比較多。晚餐也提供,菜品種類相對較少。

◎中午飯點,盒馬「小食堂」就餐的人非常熱鬧,一撥又一撥 攝圖:內參君

盒馬采購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盒馬平價午餐的品質有嚴格把關,例如,燒臘的合作商家供應商來自廣州有一兩百家連鎖門店的大品牌;各種食材、佐料都可以追根溯源。

跨界餐飲對盒馬來說並不新鮮,盒馬早期就入駐了大量的小餐飲商家,也提供海鮮加工服務等。這回的「平價速食」系列,既有品牌入駐的形式,也有 盒馬自營,一排小檔口都是穿著盒馬工作服的工作人員。

便利商店們「明搶」速食生意

「CBD的飯沒有靈魂,不如去吃便利商店。」

在午飯價格水漲船高的當下,「便利商店+餐飲」能更大程度發揮午餐「質價比」, 消費者青眼有加,便利商店們自然不放過這塊「蛋糕」。

去年年底,全家推出了全新的5.0店型,從現制紅燒牛肉面、熱壓三明治到烤腸、紅薯、抹茶蛋糕,根據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多元化商品。將餐食作為錨點的「熱氣小竈」,撫慰了不少「打工人」的心。

今年4月,7-11便利商店在廣州開設了一家「打工人專屬小食堂」(Food Bar),提供從輕食、卷餅到漢堡、炸雞等多種現制鮮食套餐,套餐價格也十分「美麗」:消費者花費9.9元即可獲得照燒雞排吐司三明治+豆漿,而豬排咖哩飯+可樂也僅需22.9元。

這家與眾不同的「七仔」甫一上市,就從「食堂」升級成為了無數打工人心中的「天堂」。

事實上, 「搶食」餐飲這塊蛋糕的,遠不止便利商店。

被譽為零售界標桿的胖東來,也是餐飲界的「隱藏大佬」。DL美食匯、DL鐵板燒、DL湘菜館、DL麻辣香鍋、DL麻辣燙……從速食、火鍋、燒烤到甜品、烘焙,豐富的品類配合真材實料、現制現售的透明服務,讓「DL」成為了無數食客心中「美食寶藏」的代名詞。

無獨有偶,今年2月,永輝超市在福州開出店內食堂,僅需15元左右,就可以完美解決一頓午飯。實際上,去年年底,永輝超市就在武漢的兩家門店內設定了「小輝食堂」,彼時就吸引了諸多消費者前去就餐,以其便宜新鮮的特點,被稱為「打工人的第二個家」。

從把義式肉丸配果醬的瑞典風味傳遍全球的宜家餐廳,到將在7000+家門店上線現制咖啡的安踏,乃至最近落地三裏屯的時尚品牌Maison Margiela Café, 跨行做餐飲,用食品吸引、留住消費者,正在成為更多賽道的共同選擇。

政策推動,各行積極跨界餐飲

「火拼」局面一觸即發

對便利商店、商超等零售業而言,餐飲無疑是塊「香餑餑」。

一方面,餐飲業務給便利商店們帶來了極高的利潤。日資便利商店40%-60%的營業額都來自於鮮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釋出的報告顯示, 7-11在中國市場的鮮食商品的銷售占比40%,毛利占比達60.4%。

為了獲取更高的業績,便利商店已經將觸角伸到了一日三餐。更有甚者,全家5.0版本甚至已經占領了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宵夜這5個時間段。

另外,商超借力低價餐飲來解決「流量之痛」。 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現在很多超市透過增加餐飲業務來解決困難。餐飲高頻且剛需,能夠解決客流不足的問題。「

相較於餐飲業本身,商超便利商店等零售品牌跨界做速食,一大優勢就是擁有 天然的品牌效應 。另一優勢就是供應鏈,比如在米面糧油方面已經擁有 成熟供應鏈 。還有一些便利商店企業甚至自建供應鏈,比如羅森自建了中百大廚房,Today便利旗下天翼鮮食食品有限公司等。

「說跨就跨」的背後,也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

此前,內參君在【重大訊號:「菜市場式餐飲」將席卷而來!】一文中提到,最近半年,國家相繼出台了多項針對餐飲的利好政策。

比如,5月10日,上海在2023年12月起施行的【食品經營授權和備案管理辦法】的基礎上,施行【上海市食品經營授權和備案管理實施辦法】,取消了對如拍黃瓜、泡茶等簡單制售行為的專間設定要求,進一步放寬餐飲企業限制條件,刺激消費活力。

各行各業積極跨界餐飲,首先入局的就是咖啡、甜品,以及速食等門檻較低,體量較輕的賽道。尤其是小成本、小利潤的速食門店們,正面臨「強敵環伺」的局面。

速食賽道何時能「卷到頭」?

一面頂著業內「處處9.9元」的極卷壓力,另一面又是各行各業的「跨界打劫」。速食賽道,難之又難。

一位從業者表示: 「餐飲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了,給一些沒有創意的剛需型餐飲,帶來很大的打擊。」 尤其在最近一年左右,許多速食店陷入了一味的價格戰,面對便利商店這類「低價強敵」時,更是乏善可陳。數據顯示,2023年1-4月,速食門店的存活率只有55%,低於大部份其他品類。

在「對戰」便利商店等跨界業態之時,傳統的夫妻老婆店,在產品研發、品控、價格等方面幾乎無「還手之力」。更遑論餐飲小白們,極有可能只能進場「送人頭」。用傳統的邏輯做速食,幾乎難有生路。如果不希望被「收割」,必須打破當下的價格圍城,做出差異化。

「價格戰不會停下來,只會更高級。」 一位速食老兵告訴內參君。

換句話說,如今速食行業的競爭維度早已升級,不是一家簡單的門店之爭,而是背後一整套供應鏈、營運系統的競爭。價格戰還會持續,無論是便利商店們的「平價食堂」,還是必勝客們的「平價餐廳」,都是一種降維打擊。

莎莉亞式的「極致價效比」受到了極大的推崇,不可忽視的是,它是建立在「極致的供應鏈」,以及「極致的營運模型」之上。也就是麥可·波特提到的 「總成本領先」戰略 。以高效且規模化的生產,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保證高價效比的同時,也保證了優質的體驗。

能夠在便利商店等跨界「強敵」的圍攻下闖出來的,一定是高品質、高價效比、有特色的「六邊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