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兒時的味道:酵頭蒸饃

2024-07-09美食

(作者聲明:文章原創不易,請仔細閱讀或聽書,勿秒贊!如蒙不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裏鼓勵,支持,交流,探討!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中國北方盛產小麥,飲食以面食居多。面粉做成的饅頭是面食的代表,我老家那邊把饅頭叫蒸饃。在沒有零食的那個年代,蒸饃是我們小時候最愛吃的東西了。那時候蒸饅頭,還沒有超市裏買的那個酵母粉,酵頭是每次蒸饃時留一小塊面團,自然發酵風幹,等到下次蒸饃時,把酵頭掰碎放在溫水裏化開,大瓦盆裏再放上新鮮面粉,和化開的酵頭一起揉成團,靜置發酵。如果是夏天,氣溫較高,中午發的面,晚上就脹的胖胖的,能溢位面盆;如果是冬天,氣溫較低,可以把瓦盆坐在溫水裏,或是放在竈台上,增加溫度,提升它的發酵速度。

這種最古老的發酵面團的方法,蒸出來的饅頭暄軟,勁道,層層疊疊,越嚼越香,後味甜絲絲的,那是澱粉轉化為麥芽糖的結果,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這種酵頭饅頭在揉面時必須要搭一些堿面,而且量的多少有要求。搭多了蒸出來的饅頭顏色發黃,吃著發苦;搭少了蒸出來的饅頭顏色無差別,但吃著發酸。而且揉面時如果揉的不均勻,蒸熟的饅頭裏會有黃色的小點,那是堿面沒揉好,如果沒註意吃到嘴裏發苦趕緊吐出來,發現了及時摳掉,那個年代的人都懂。

放多少堿面全憑經驗,我爸媽在這方面是巧手,幾乎沒有失誤過,我家每次蒸的饅頭都特別好吃。剛出鍋的熱蒸饃就著炒菜,鹹菜,豆腐乳,簡直就是人間美味佳肴!蒸饃放涼了掛在籃子裏,我們放學回家飯還沒做好,或是大人不在家,就拿一個蒸饃啃,雖然啥菜都沒有,吃到最後甜絲絲的,心裏也美滋滋的。我一個鄰家嬸嬸就老是掌握不好這個量,每次都是找我媽去幫忙。有時候瞎逞強自己偷偷做一點,幾乎都是不成功的,因為那時候收獲糧食還很不容易,總是惹叔叔的罵,讓人哭笑不得。嬸嬸總說,她不應當投胎到北方。

其實我也很擔心,因為我小時候看爸媽處理這些,總是憑手感經驗,就像現在的菜譜,這個適量,那個少許,但做出來相差太遠,以後我要怎麽做才能做好呀!

還好現在有了替代品酵母粉,超市商店隨處可見,價錢也很實惠,關鍵是不用搭堿面,也不影響口感。記得這個酵母粉最早的牌子是安琪酵母,有個廣告記憶深刻:「老太太發面不著急,安琪酵母和面裏,轉眼間,大白饅頭上了席!」雖然有些誇張,但還是道出了這種酵母的方便。我給父母買了一些,可他們用慣了老酵頭有些抗拒,但嘗了我做的蒸饃後,也不再拒絕啦!

我老覺得我是傻人有傻福,當年做女兒家的時候,有父母罩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啥都不會做,啥生活竅門兒都不懂。可當我當了媽媽之後,社會發展了,人也變得越來越聰明了,好多原來需要生活經驗的事情,現在也都能用科技解決了,變得簡單便捷了。

而且除了傳統的麥面饅頭外,我還會適當添加一些粗糧,豆沙餡兒之類的東西,蒸一些奶香饅頭或者是雜糧饅頭,花樣兒,口感更多更豐富了,更能激發孩子們的食欲。

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不管生活怎麽發生變化,科技怎麽發達,永遠不變的就是家的味道,兒時的記憶。這是你不管走多遠,不管你長多大都會千萬裏要趕回家的原因!

(根據創作需求,圖片取自頭條免費圖庫)